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品质光纤入户工厂
光纤光缆的主要类型与应用场景
单模光纤(SMF)适合长距离干线传输(如海底光缆),多模光纤(OM5)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短距互联。特种光纤包括抗弯曲光纤(G.657,弯曲半径可至5mm)、保偏光纤(偏振串扰<-30dB)和空心光纤(传输延迟降低30%)。电力系统采用OPGW光缆复合地线,耐温达150℃。军用野战光缆具备快速收放和防弹能力,可承受5000次弯曲循环。5G前传网络中,微型光缆(直径<6mm)成为主流,支持288芯高密度布线。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品质光纤入户工厂
历史对于后人不仅仅是一种追忆,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中得到启迪:只有不断,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历史已经明,电线电缆产品的发展是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会推动社会某一领域的突变。
一、发现“电”可沿金属线传输(1800年前)
公元前500年,希腊泰勒斯发现摩擦生电。
1729年,英国人格雷发现“电”可以沿金属线传输,人类有了“导体”的概念。
1740年,法国的德札古利埃规定了导体与缘的定义。
1744年,德国人温克勒用电线把放电火花传输到远距离,宣告了电线的诞生。
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并用电线接地,这是电线的首次实用化。
1799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电池,获得了持续电流。
二、“电报机”的发明推动了电报电缆的研发、应用(1875年前)
十九世纪初,丹麦的奥斯特、英国的法拉第、德国的欧姆、美国的亨利等大批欧美物理学家不断发现和创立了现代电学、电磁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电力、信息传输打开了闸门。
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成了部电磁指针电报机,用于1公里长的线路上,用了6年。
1835年,美国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促进了通信电缆的发展。
1839年,库克、惠斯登在伦敦建成了条21公里长的电报线路。1841年纽约港敷设了橡皮缘的海底电报电缆。
1851年,英国敷设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此后,欧美各国竞相发展;二三十年间,电报电缆几乎遍连各国的主要大城市。至1920年,英国建成了连接英联邦各国、环绕世界的电报电缆网,引发了美、日等国敷设海底电报电缆的高潮。
1871年,英国大东公司在中国上海与日本长崎之间敷设了橡皮缘海底电报电缆。
三、线缆产品在三大领域遍地开花(1980年前)
(一)电磁线
1、1875年,美国人亨利取得了个缘漆和纤维专利。美国GE公司在1902年制成醋酸纤维漆包线;1909年制成油性漆包线;1925年制成聚乙烯醇缩甲醛线;1938年发明了缩醛漆包线;1954年发明了聚酯漆包线。
2、日本在1939年开发了玻璃漆包线;1954年制成了硅酮漆包线。德国在1940年制成了聚氨酯漆包线。
3、美国道奇公司在1951年发明了自粘性漆包线;1963年制成了复合漆包线。
4、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发明了丙烯酸漆包线;1961年制成聚酯亚胺漆包线和聚酰亚胺漆包线;1964年制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
5、上海电缆研究所在1966年制成聚酰亚胺漆包线;1970年制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
(二)通信电缆
1、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机,美国制造市内通信电缆。1878年,美国在纽约与波士顿之间开通了条长途话缆线路。
1889年美国WE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纸带绕包缘铅包市内通信电缆。
1891年英法海峡敷设早的海底话缆。
1898年英国在伦敦与伯明翰之间敷设了一条长达46公里的19个四线组成的长途通信电缆;用至1938年又改为载波通信。
2、1921年,美国与古巴间敷设了条同轴海底话缆。
1932年,英国与比利时之间敷设了条载波传输的海底同轴电缆。
1936年,德国制造宽带同轴电缆用以传输电视。
1939年,德国、美国开发了聚乙烯料,应用于各种通信电缆。
1944年,美国与法国间敷设了距离长的(100海里)海底电缆。
1949年,美国制成公用天线电视电缆(CATV)。
1950年,美国制成全塑(PE)皱纹铝带综合护层电话电缆。
3、1956年,英、美、加三国合作敷设了条跨越大西洋的对称式电话电缆,全长4300公里;1959年,美、法、加三国合作敷设了第二条大西洋海底通信电缆(同轴式)……。至1976年,共敷设6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通信电缆。此后,在大西洋及各个海域陆续又敷设了大量的海底通信电缆,使世界各地区、各国之间信息传输畅通。
4、1976年10月,中日之间的海缆系统开通,有480话路。
(三)电力系统用线缆
1、1879年,美国爱迪明了白炽电灯,制成黄蔴沥青缘电力电缆,敷设于纽约。同年,瑞士博雷尔发明压铅机,可制造铅包电缆。
1887年,美国布鲁克斯用低粘度缘油浸渍纸作为电力电缆的缘。
1888年,英国费伦蒂制成10KV油浸纸缘电缆(二芯,同芯式)。
1890年,美国制成三芯油浸纸缘电力电缆。
1893年,英国BICC公司开始生产纸力缆。
1910年,德国在柏林敷设30KV三芯电缆,1911年敷设60KV单芯电缆。
日本于1911年生产10KV纸力缆。
2、1877年,美国托马斯发明了铜线冷拉工艺,使铜线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大幅提高,可用于作架空导线。
1882年,德国采用铜架空线输送直流电,1886年采用美国用架空线传输交流电。
1895年,美国首次制成铝架空线;1908年采用钢芯铝绞线。1915年首次生产铜包钢线。
1922年瑞典研制出1号铝合金架空线。
3、1903年,IEC制定了靱炼铜的导电率标准(IACS)。
4、1917年,意大利发明了自容式充油电缆。
1923年,美国敷设66KV充油电缆;1924年敷设132KV充油电缆。
1932年,意大利在米兰敷设220KV充油电缆。
1938年,瑞典南方电厂敷设380KV充油电缆;1955年敷设425KV充油电缆。
1957年,法国制造500KV充油电缆。
1972年,美国制成500KV钢管充油电缆。
1959年,中国研制出66/110KV和220KV自容式铅包电缆试样;66KV电缆于1964年在大连第二电厂应用。110KV电缆在1968年用于南京长江大桥旁(过江电缆)。1973年,制成330KV充油电缆用于刘家峡电站二期工程。
5、1937年德国首次研制出PVC缘电线,很快在各国得到发展。
1946年,美国首次制成15KV聚乙烯缘电缆;1952年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制造电线。1958年美国采用了DCP后,发明化学交联法;1967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硅烷交联法。这些,使各种交联型线缆产品得到迅速发展。
1961年日本购得美国专利首先制造化学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1962年制成66KV级,1973年试制275KV级交流电力电缆和500KV直流电缆。1980年研制500KV级交流电力电缆;并于2000年在东京安装,开通使用(39.8公里)。
1983年,中国由上缆、沈缆和电缆所合作研制成500KV充油电缆及附件,在辽锦线上挂网试运行。
四、向着更高、更广、更精的目标前进
(一)输电电压更高,从架空线网开始
1、1964-1968年间,美国、前苏联架设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
2、1973年,中国湘潭电缆厂制造钢芯铝绞线,敷于南京长江大桥旁,长1.93公里;1978年研制铝-镁-硅稀土架空导线。
1980年,武汉电线厂生产稀土铝合金导线。
3、1999年,日本建设交流1000KV、8分裂架空线网,长250公里。
4、2007年,中国开始建设±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网。
(二)光通信扩展着信息传输的未来
1、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首次提出用石英纤维远距离传输光波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出低损耗石英玻璃纤维。1976年,美国贝尔与西点公司建成光通信实验室;同年,法国安装了19芯光纤的光缆线路,美国安装了144芯光纤的光缆线路,供试验用。
2、1974年,日本用光缆传输彩电视成功。1978年,中国上海电缆研究所研制成功短波长松套层绞光缆,随后在上海电话线路中运行。
3、1983年,英国电信公司首次正式应用了8芯单模光纤的光缆线路,长27公里。
1985年,日本建设贯通全国的、长达3400公里的光缆线路网。
1986年,英国-比利时建成条海底光缆线路。1988年又开通条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线路,长6500公里。至1996年,共建成7条跨大西洋的光缆线路。
4、1989年,美国与日本间的条太平洋光缆线路开通。至1997年光缆互联线路网(FLAG)投入运行,光缆线路总长2.8万公里。
5、1993年10月,世界长的一条陆上光缆(成都514厂制)在中国开通;从北京到海南,全长4700公里。随后又与亚太9个国家或地区联合建成亚太海底光缆网,总长1100公里。
(三)超导电缆方兴未艾,正走向实用
1、1962年,美国开发出超导电磁线。
1967年,英国进行超导电缆通电试验,并于1970年建立超导交流试验线路。
1972年,美国研制成可绕性带缘超导电缆。
2、1995年,美国超导公司建成首条30m长的高温超导电缆线路。
2002年,日本完成一组100m、66KV/1KA的平行三芯超导电缆试验系统;2003年又完成500m,77KV/1KA的高温超导电缆试验。
3、2004年,中国北京英钠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30m、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在云南普吉变电站并网试运行。
4、2006年,美国超导公司研制出600m、3相、138KV、2.4KA的冷缘高温超导电缆开通运行。
【技术保护点】1.一种城市通信缆线预设通道传输设备,由预制钢结构框架、传输轨道、滑吊、电机减速机及控制器、手动传输绞盘、绞索六个部分组成;控制器控制电机经过减速器减速至合适的速度带动卷扬机构转动,卷扬机构旋转使得绞索不断的缠绕在卷扬机构上,从而实现绞索的传输;在绞索上设置固定点,固定点上套有环形扣,环形扣通过铰链联接至滑吊,滑吊上设有吊钩;绞索上的固定点通过环形扣和铰链带动滑吊沿着传输轨道移动。
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布线系统除了要考虑其本身的电气性能、功能,系统的防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谓的智能大厦首先应该是的大厦。所以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未雨绸缪、防火于未“燃”成为每一个有远见网络的设计者及用户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缆线防火就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外界的火会破坏综合布线系统,引起传输中断;同时,综合布线系统在火焰中,或多或少的会产生有害气体、烟气,还可能有助于火势逐步蔓延到其它楼层或其它房间。
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在火灾中,约有85%的死亡是由于火灾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毒死、被弥漫的烟气窒息或因看不见路径而无法逃生。而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缆线数量之多、遍布之广超过了建筑物中的各种缆线,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防火已经开始成为人们对系统性能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
一 防火缆线应用的现状
在建筑工程中,防火在设计中是重要的一环。为此,国家出了许多建筑防火标准和规范,规定了各种场合的建筑材料防火等级和施工要求。
在光缆制造以及建筑电缆制造标准系列中,中国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中,已经对;型缆线进行了分类,并有了相关的防火缆线制造标准。但是,与综合布线缆线的防火等级和防火应用场合分类的国家标准没有。
对于电缆的防火标准,各国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无论是哪个标准,目标是一致的:智能建筑中布线系统的防火。数据通信线缆的防火主要关注三个问题:线缆燃烧的速度、释放出烟雾的密度和有毒气体强度。数据线缆的保护套(sheath)物理上分为两部分:缘层(insulation)和外套(jacket) ,线缆是否具有防火功能主要取决于外一层护套的材料。总体来讲,数据通讯电缆的外皮有4种:
1.聚氯乙烯(PVC)材料,容易燃烧且会产生有毒气体。
2.防火型PVC,同样可燃且产生有毒气体,但燃点比普通PVC材料高。
3.强制通风级别电缆,燃烧时会释放卤素气体,但其燃点比防火型PVC和LSZH还要高。
4.低烟无卤(LSZH或LS0H)型,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少,燃烧的速度很慢。
在综合布线的应用中,由于各布线厂商都有自己的防火系列缆线,因此厂商的销售人员和销售工程师们会向设计院和建筑物的业主方介绍各种防火的综合布线缆线,由他们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防火系列要求。一般来说,普通建筑物采用的是普通阻燃级缆线,重要的建筑物则采用了高防火等级的缆线(例如:CMR、CMP、LSOH、ONFR、ONFP等等)。
二 综合布线缆线防火性能
在综合布线缆线中只有在室内才需要考虑防火问题,对于室外缆线,通常考虑的问题是防水、防鼠咬、防雷、防紫外线、防侧压等等,因为室外管道中比较潮湿,火势蔓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室内缆线中,又分为光缆和铜缆(双绞线)两类。光缆目前普遍具有比较高的防火等级,其防火特点及应用要求类似于铜缆。在本文中,将以铜缆为例,简单的说明综合布线缆线的防火等级。
? 普通双绞线
目前的普通双绞线基本上都具有基本的阻燃能力,即符合CM级或符合国标中DZ-1方法(DZ-1方法引自IEC 60332.1,是低烟无卤标准中的基本的阻燃测试方法)。
因此普通双绞线的防火特点如下:
F 不会自燃;
F 在火焰中会冒烟,并可能出现火苗;
F 火焰顺缆线蔓延的速度很慢;
F 当外部火源切断后,缆线上的火苗会逐渐熄灭。
根据综合布线施工规范,双绞线应该穿金属管、金属桥架后敷设在楼板、天花和墙内。这时,采用普通双绞线就可以安装在不需要考虑烟和毒性的场合。
? CMR级缆线。
CMR级缆线属于美国UL标准中定义的阻燃缆线之一,主要用于室内的垂直主分。
当缆线垂直放置时,缆线的方向与火焰的方向一致,而且缆线根数往往较多,可能引起的火势比较大,这时应该采用比普通双绞线高阻燃等级的缆线。在美国的UL标准中,定义CMR级缆线可以用于垂直干线。
在选用CMR级缆线是,应清楚在其测试标准(UL 1666)的1.3条中已经明确:“本试验并不研究燃烧获分解产物的毒性”(引自《阻燃电缆与材料试验标准》)。
? 低烟无卤缆线(LSOH)
低烟无卤缆线是指遇火后发烟量少、不含卤素的缆线。众所周知,卤素家族中的元素都是具有毒性的,其气化物有毒,而气化物遇水所形成的酸则具有腐蚀性。因此低烟无卤的宗旨就是让电缆在火焰中不会产生毒气和很多的烟雾,让逃生的人们不会死于烟雾和毒气,从而大大降低火灾的死亡率。
对于低烟无卤缆线的测试,需要符合三方面的要求:
阻燃性要求:
低烟无卤缆线具有阻燃性。其阻燃等级有两个,分别要求符合IEC 60332.1(单根电缆垂直燃烧测试)和IEC 60332.3C(成束电缆垂直燃烧传播测试)。其中IEC 60332.1的阻燃要求使用普通的缆线阻燃要求,而IEC 60332.3C则要求比较高,属于干线级的阻燃要求。
有些资料上介绍IEC 60332.1等同于UL的CM级要求(IEC 60332.2是细径缆线的测试方法,即不能使用60332.1测试时使用的替代测试方法)、IEC 60332.3C等同于UL的CMR级要求。事实上,这4个标准的测试方法并不相同,无法直接对比。因此,对于上述说法只能姑且听之。
烟密度要求
低烟无卤缆线要进行烟密度测试。它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用火燃烧线缆,待火焰熄灭后测试的室内烟密度,要求在有烟的情况下,透光能力能够达到60%,这样就确保人们在烟雾中能够看见道路。
毒性要求
目前的毒性测试方法有数种,如小白鼠试验等等。在低烟无卤缆线中采用的是卤酸气体释放量测试(用于低卤测试)和气体酸度测试(用于无卤测试)。其测试原理是对低烟无卤材料在高温下(分别为800℃和935℃)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析的方法确定卤素含量。
由于低烟无卤缆线具有阻燃性能,因此现在的低烟无卤缆线也称为阻燃低烟无卤(FR/LSOH)缆线。
低烟无卤缆线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了一些国标、部标(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级缆线制造标准、光缆制造标准。
? CMP级缆线
CMP级缆线属于美国UL标准中定义的阻燃缆线之一,它适合于不穿金属管环境中的缆线。CMP级缆线需要符合UL 910标准的测试,其测试内容包含空气流动时的阻燃性能和烟密度。
在选用CMP级缆线是,应清楚在其测试标准(UL 910)的1.3条中已经明确:“本试验并不研究燃烧获分解生成物的毒性”(引自《阻燃电缆与材料试验标准》)。
在欧洲标准系列中,EN 50289-4-11的阻燃测试方法与UL910测试方法基本相近。
根据公认的说法,CM级缆线在穿金属管后的阻燃效果与CMP级缆线相当或高于CMP级缆线,但这是以增加金属管和多占用建筑空间为代价的。
三 结束语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敷设的电力及通信电缆均含有卤素,火灾每年在国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GDP的0.65%,以及5000人的死亡。综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几起大型火灾事故,90%是由于受害者无法逃生,装饰材料及线缆燃烧散发出有毒气体和酸性气体,加上燃烧释放出的大量热量、烟雾,造成受害者呼吸困难,导致悲剧发生。认识到这一危害,国内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尤其人流密度比较高的地方,如火车站、机场、会议展览中心、医院、高档写字楼、高层建筑物等要求采用材料的通信线缆。
在防火综合布线系统防火线缆的选择上,与屏蔽和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一样,北美与欧洲存在不同的意见。国家考虑到要求将使用无卤素、无铅的屏蔽线缆作为电力与通信线缆的选择标准。同时为了减少火灾的危害,建筑法规规定线缆安装在金属套管内。但是,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却明确规定:通信网络使用具有含卤素材料的非屏蔽双绞线。这是因为,含卤电缆虽然具有重要缺陷,但卤素本身却具有很强的抗燃性及高燃点,如果电缆根本不着火或很难着火,那么就不会引起燃烧,从而就不会散发出有毒的烟雾。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欧美,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场地的实际情况,如线槽(线管)材料、空调通风系统安装情况、线缆安装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信电缆谱线序供从事通信工程的销售商及通信爱好者、初学者学使用,通信电缆颜线序组成分序共有10种颜组成,电缆颜种类主要由5种主和5种次;5种主和5种次又组成25种颜普,不管通信电缆对数多大,通常大对数通信电缆都是按25对为一小把标识组成。
通常HYA通信电缆分为:10对,20对,30对,50对,100对,200对,300对。。。。。2400对。
通信电缆5种主:白、红、黑、黄、紫
通信电缆5种次:兰、桔、绿、棕、灰
通信电缆颜线序表谱认识举例说明:
10对通信电缆颜线序谱线序表
1对—白兰 2对—白桔 3对—白绿 4对—白棕 5对—白灰
6对—红兰 7对—红桔 8对—红绿 9对—红棕 10对—红灰
20对通信电缆颜线序谱线序表
1对—白兰 2对—白桔 3对—白绿 4对—白棕 5对—白灰
6对—红兰 7对—红桔 8对—红绿 9对—红棕 10对—红灰
11对—黑兰 12对—黑桔 13对—黑绿 14对—黑棕 15对—黑灰
16对—黄兰 17对—黄桔 18对—黄绿 19对—黄棕 20对—黄灰
30对通信电缆颜线序谱线序
说明:30对的通信电缆要注意了,30对通信电缆里有2种白的主,大于25对了就一定要看标识线了!!有一小把是用“白兰”标识线缠着的,另有5对线用“白桔”标识缠着!
(注意:这25对用“白兰”环标识线缠着)
1对—白兰 2对—白桔 3对—白绿 4对—白棕 5对—白灰
6对—红兰 7对—红桔 8对—红绿 9对—红棕 10对—红灰
11对—黑兰 12对—黑桔 13对—黑绿 14对—黑棕 15对—黑灰
16对—黄兰 17对—黄桔 18对—黄绿 19对—黄棕 20对—黄灰
21对—紫兰 22对—紫桔 23对—紫绿 24对—紫棕 25对—紫灰
(注意:这5对有”白桔”标识缠着)
21对—白兰 22对—白桔 23对—白绿 24对—白棕 25对—白灰
50对通信电缆谱线序:
说明:50对的通信电缆要注意了,50对通信电缆里有2种标识线,前25对是用“白兰”标识线缠着的!!后25对是用“白桔”标识线缠着的!!
(注意:这25对用“白兰”标识线缠着)
1对—白兰 2对—白桔 3对—白绿 4对—白棕 5对—白灰
6对—红兰 7对—红桔 8对—红绿 9对—红棕 10对—红灰
11对—黑兰 12对—黑桔 13对—黑绿 14对—黑棕 15对—黑灰
16对—黄兰 17对—黄桔 18对—黄绿 19对—黄棕 20对—黄灰
21对—紫兰 22对—紫桔 23对—紫绿 24对—紫棕 25对—紫灰
(用“白桔”标识线缠着)
26对—白兰 27对—白桔 28对—白绿 29对—白棕 30对—白灰
31对—红兰 32对—红桔 33对—红绿 34对—红棕 35对—红灰
36对—黑兰 37对—黑桔 38对—黑绿 39对—黑棕 40对—黑灰
41对—黄兰 42对—黄桔 43对—黄绿 44对—黄棕 45对—黄灰
46对—紫兰 47对—紫桔 48对—紫绿 49对—紫棕 50对—紫灰
100对通信电缆谱线序表
说明:100对的通信电缆里有4种标识线,***的25对是用“白兰”标识线缠着的!!第二的25对是用“白桔”标识线缠着的!第三的25对是用“白绿”标识线缠着的!第四的25对是用“白棕”标识线缠着的!
(注意:用“白兰”标识线缠着)
1对—白兰 2对—白桔 3对—白绿 4对—白棕 5对—白灰
6对—红兰 7对—红桔 8对—红绿 9对—红棕 10对—红灰
11对—黑兰 12对—黑桔 13对—黑绿 14对—黑棕 15对—黑灰
16对—黄兰 17对—黄桔 18对—黄绿 19对—黄棕 20对—黄灰
21对—紫兰 22对—紫桔 23对—紫绿 24对—紫棕 25对—紫灰
(注意:用“白桔”标识线缠着)
26对—白兰 27对—白桔 28对—白绿 29对—白棕 30对—白灰
31对—红兰 32对—红桔 33对—红绿 34对—红棕 35对—红灰
36对—黑兰 37对—黑桔 38对—黑绿 39对—黑棕 40对—黑灰
41对—黄兰 42对—黄桔 43对—黄绿 44对—黄棕 45对—黄灰
46对—紫兰 47对—紫桔 48对—紫绿 49对—紫棕 50对—紫灰
(注意:用“白绿”标识线缠着)
51对—白兰 52对—白桔 53对—白绿 54对—白棕 55对—白灰
56对—红兰 57对—红桔 58对—红绿 59对—红棕 60对—红灰
61对—黑兰 62对—黑桔 63对—黑绿 64对—黑棕 65对—黑灰
66对—黄兰 67对—黄桔 68对—黄绿 69对—黄棕 70对—黄灰
71对—紫兰 72对—紫桔 73对—紫绿 74对—紫棕 75对—紫灰
(注意:用“白棕”标识线缠着)
76对—白兰 77对—白桔 78对—白绿 79对—白棕 80对—白灰
81对—红兰 82对—红桔 83对—红绿 84对—红棕 85对—红灰
86对—黑兰 87对—黑桔 88对—黑绿 89对—黑棕 90对—黑灰
91对—黄兰 92对—黄桔 93对—黄绿 94对—黄棕 95对—黄灰
96对—紫兰 97对—紫桔 98对—紫绿 99对—紫棕 100对—紫灰
200对通信电缆谱线序表(大对数电缆)
说明:100对的通信电缆里有4种标识线,***的25对是用“白兰”标识线缠着的!!第二的25对是用“白桔”标识线缠着的!第三的25对是用“白绿”标识线缠着的!第四的25对是用“白棕”标识线缠着的!第五的25对是用“白灰”标识线缠着的!第六的25对是用“红兰”标识线缠着的!第七的25对是用“红桔”标识线缠着的!第八的25对是用“红绿”标识线缠着的!
300对-2400对通信电缆线序,(大对数电缆)不一一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