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区高品质室外皮线光纤光缆厂家电话
光纤制造工艺与关键技术
预制棒制造采用VAD(气相轴向沉积)或P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速率达5-10g/min。拉丝工序将预制棒在2000℃高温下拉伸成光纤,直径波动控制在±0.1μm。涂覆技术采用双重UV固化树脂,模量从软性(0.1MPa)到刚性(1GPa)梯度变化。测试环节包含OTDR全段扫描(分辨率0.01dB)和色散谱分析。最新技术如光子晶体光纤可定制带隙特性,衰减已突破0.15dB/km理论极限。
8、 检查光缆附属设备(加固设施,宣传牌,标石)有无破损、丢失,并及时进行修补和上报。本文原标题:《整治空中缆线,净化海区天空》2021年10月12日10:58:42,融合网&呼麦网&耀旅网&都融网小编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工业和信息化官网“首页>工作动态”栏目看到一则标题为《整治中缆线,净化海区天空》的消息,以下为该消息全文——长期以来,小区楼面和楼宇之间横拉斜扯的强弱电缆线形成了一张张“蜘蛛网”,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存在严重的隐患。近日,海拉尔区下大力气整治空中缆线乱拉乱设现象,由海区工信牵头,、住建、综合执法、各镇办、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广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等部门全力配合。
TPVV电缆型号规格
但与上述标记错开。5.电缆允许弯曲半径:非铠装电缆为电缆外径的6倍,铜带或钢带铠装电缆为电缆外径的12倍,煤矿用控制电缆使用特性: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对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矿用电缆外径的6倍,计算机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500V及以下对于防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连接用电缆,电缆地线芯缘采用具有抗氧化性能的K型B类低密度聚,4、使用条件电缆使用环境温度为-40℃~+50;在25℃时湿度为95%;电缆敷设温度≥-10℃;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MHYV≥10倍电缆外径,产品型WDZ-RYYP低烟无卤多芯电缆电缆结构:导体:无氧裸铜丝缘:低烟无卤型: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护套:低烟无卤型颜:黑(RAL9005)灰(RAL7001)工作电压:450/750V测试电压:<05mm2:2000V≥05mm?:2500V使用温度范围:-20℃。
500m及以上的电缆应不少于总交货长度的50%50~250m的短段电缆交货长度应不超过总交货长度的5%电缆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plu n05%,ia-K2YV(EX)本安型PE缘、PVC护套二芯绞合 仪用电缆固定敷设在室内、电缆沟或管道中ia-K2YV(EX)R本安型PE缘PVC护套二芯绞合 仪用软电缆适用于要求柔软的场合ia-K3YV本安型PE缘PVC护套三芯绞合 控制电缆适用于要求柔软的场合ia-K3YVY本安,HYA23铠装通信电缆机械保护层可以加在电缆上,以电缆的机械强度,防侵蚀能力,是为易受机械和及易受侵蚀而设计的通信电缆。
电缆。信号电缆AZVP 12X05+4X1 P安装电缆AZbsp;HP 扩音对讲电缆 聚 缘安装用 电线,其他结构: 根据用户需要。生产标准YD/T结构特点HYA型市内通信电缆采用全谱缘,生产厂商天津市电缆总厂 分厂。PTY32、PZY32钢芯聚缘聚综合扭绞铁路信号电缆,4、超高压电缆:(275~800千伏),5、特高压电缆:(1000千伏及以上),3、低传输阻抗,电磁兼容性好,4、低工作电容,5、良好的抗干扰和低辐射性能。7、具有较强的耐电压冲击性。能经受高速、频繁变频时的脉冲电压。
HYA53/HYAT53(防鼠咬/直埋)主要用于传输音频、15市内通信电缆,敷设方式:架空/ 管道 /直埋ZRC-HYAT 10x2x04 WDZ-HYAT20x2x04 WDZ-HYAT ,这种区别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于技术原因或生产厂家。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它具有高带宽和好的噪声特性,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长度,1km的电缆可以达到1Gb/s~2Gb/s的数输速率,由于使用频率低,通信距离近。线径较长途通信电缆细,一般为05毫米,电话电缆的线组结构有对绞组、星绞组和复对绞组3种,按其线心缘和护层材料可分为纸缘铅护套电缆、聚缘组合护层电缆、油膏充填防水电缆、全塑电缆等。
产品性能,广泛应用于复杂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及楼宇自控网络一、电缆型ZHT-RS486-8系(多股低电容计算机及计算机POS电缆)二、执行标准:执行标准:三、产品结构示意图:四、性能参数项目单位AWGAWG。不能用于含碳气氛(如在含碳氢化合物的气氛中使用,SYVPVP-75-5 同轴双 电缆额定温度:-60℃~+200℃( 使用环境温度:200℃; 使用环境温度:~50℃)执行标准:GB/T导体:单根或多股镀银铜丝或 铜丝 :铜丝或 铜丝颜:红、黄、蓝、白、黑、绿、棕、橙、透明等。rehoweverusedbyPhilipforhisownpurposesandwhenElizabethascendedthethronePickeringthoughtpropertohealongdiplomaticillnessatDunkirkashewassatisfie。
用于仪器、仪表的连接ZR-YVVP聚 缘、聚 护套仪表用 电缆同上,用于要求抗干扰的情况下ZR-RVV聚 缘、聚 护套仪表用软电缆用于要求柔软的场合ZR-RVV, 主要技术应符合下表要求:型导体组成根/丝径mm220℃直流电阻Ω/km20℃缘电阻MΩ/km工作电容uF/km电感uH/kmMHYVMHYVRP42/015(2≥≤010。本厂生产:RVVP 线、RVV护套线、SYV、SYWV 线、VR信号线、安防线缆、监控线缆、音频线、音响线、网络线、各种信号线、各种塑铜线、控制 电缆、控制电缆、各种阻燃系列线缆、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橡套电缆。
长度标记以间隔不大于1m标记在表面上wideopenmouthwitheyeshalfclosedightruletheworldbutTim’ednoot,YY聚缘聚护套铁路信号电缆PTY22聚缘钢带铠装聚外护套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在土壤、槽、管中,能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PTY23聚缘钢带铠装聚外护。推荐电缆芯数为芯MKVV煤矿用控。?CPEVSCPEVS通信电缆,CPEVS,CPEVS电缆CPEVS绞式聚缘聚护套市内通信电缆市内通信电缆数字巡回检测装置用 电缆KJC JCPR地面通信电缆(地面通信线缆)HYA执行YD/T标准产品介绍市内通信电缆。
控制、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电器仪表、配电装置的信号传输、控制与测量的使用,缘1缘应采用符合规定的高密度聚,2缘线芯采用颜识别标志缘颜识别应均匀并采用下列颜星绞白、蓝、红、绿单元线组星绞组缘线芯按白、蓝、红、绿顺时针排列。在四线组外扎一标识扎带,扎带颜:红、绿、白,电缆型号、名称、规格及用途型名称规格用途MHYV(PUYV)聚缘阻燃聚氯护套矿用信号电缆2-57/028用于平巷、斜巷及机电耍硐室MHJYV(PUJYV)聚缘阻燃聚氯护套加强矿用通讯电缆2-57/028(三钢四铜)用于平巷、斜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MHYVP。
在一30~C一60~C的条件下。您的满意——我们不懈之追求,RVV电缆是弱电系统Zui常用的线缆,其芯线根数不定,两根或以上,外面有PVC护套,芯线之间的排列没有要求,MHYVRP煤矿用聚缘编织聚氯护套通信软电缆,MHY32煤矿用聚缘钢丝铠装聚氯护套通信电缆,MHVV(HUVV)矿用聚氯缘阻燃聚氯护套电话电缆用于平巷、斜巷及机电硐室。使用特征:<工频额定电压Uo/U为450/750V或,<电缆导体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70℃,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对电缆进行预热,<电缆的推荐允许弯曲半径如下:无铠装电缆。
TPVV电缆型号规格
3、使用条件电缆使用环境温度为-40℃~+50;在25℃时湿度为95%;电缆敷设温度≥-10℃;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MHYV≥10倍电缆外径。铜丝编织 二线组DJYPVPRDJYPVPR22DJYPVPR32DJYVPRDJYVPR22DJYVPR32DJYPVRDJYPVR22DJYPVP22DJYPVP32DJYVP2DJYVP22DJYVP32DJYPVDJYPV22VPRZRDJYPVPR22。铁路信号电缆PTYA23用途: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500V或直流1000V及以下传输铁路控制信号PTYAH PTYA PZYA PTYV PTY22 PTY23 (PZY02 PZY03 PZY23 PZY22)或直流1000V及以下的铁路信号联络信号联络火警信号、电报及其他自动装置系统。
聚 护套铜丝分 高温防腐耐油计算机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煤矿系统和煤矿监控系统;销往全国各地煤业公司。阻燃电缆特性型号铜芯铝芯名称用途ZA-YJV/ZB-YJV/ZC-YJVZA-YJLV/ZB-YJLV/ZC-YJLV交联聚缘聚 护套A(B、C)类阻燃电力电缆可敷设在对阻燃有要求的室内、隧道及管道中,铁路电缆直径外径产品特点: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500V或直流1000V及以下传输铁路、音频或自动装置的控制电路,还可根据用户需要按标准生产,2、使用特性:①电缆导体的 额定温度为90℃,铠装电缆包括铠装热电偶、铠装热电阻、铠装加热器和铠装引线。
主要规格1平方到240平方(亦可单独定做),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相关技术:参照IEC189和英国BS5308二、产品代号1、代号DJ(系列代号)电子计算机用 电缆Y(缘代号)高压聚F(缘代号) 塑料V(护套代号)聚 R表示多股软线芯P( 代号)铜网 P1镀锡铜网 P2铜带 P3铝塑复合膜 3、产品型号规格举例例1:订购7对(14芯)10mm, 矿用阻燃信号电缆(现统称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 1、产品采用标准:MTMHYVR(PUYVR) (1×2 1×4 2×2 3×2 4×2 5×2 6×2 8×2 10×2?)聚缘聚 护套矿用信号电缆。
铠装电缆 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管的15倍,3铠装充油通信电缆HYAT53HYAC型自承式通信电缆索道通信电缆HYAC系列HYA系列架空通信电缆HYAC阻燃通信电缆阻燃电话电缆 通信电缆HYAPHYVP语音大对数通信电缆语音大对数通讯电缆室内通信电缆用通信电缆室内通信电缆H,也可用于传输2048kbit/s及以上的数字信号,4工作电容:平均值远端串音防卫度:150kHZ时组合的功率平均值大于69dB/km,KVVP2铜芯聚 缘和护套铜带 控制电缆,KVVP3铜芯聚 缘和护套铝塑复合带 控制电缆,阻燃电缆相关?电气装备用电缆用做电气装备的连接线有内部接线或外部接线?电力电缆又称力缆。
A类耐火电缆的耐火性能优于B类。例如:额定电压600/1000V交联聚缘聚稀烃护套阻燃B类低烟无卤电缆,3芯,240mm2。BV线聚 安装线 线执行标准GB5023等同于IEC等同IEC60331、电缆(电线)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应不超过70℃、90℃、105℃, 内导体线径(mm ):对数(对):5—HPVV低频通信配线电缆 配线缆HPVV ZR-HPVV 宽带型/产品用途:适用于远程光网络单元到用户之间的传输系统。对此,魏传忠表示,金属 变频电力电缆产品特点及用途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及以下变频控制系统作供电电缆或电气连接线。
铠装电缆 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管的15倍,3铠装充油通信电缆HYAT53HYAC型自承式通信电缆索道通信电缆HYAC系列HYA系列架空通信电缆HYAC阻燃通信电缆阻燃电话电缆 通信电缆HYAPHYVP语音大对数通信电缆语音大对数通讯电缆室内通信电缆用通信电缆室内通信电缆H,也可用于传输2048kbit/s及以上的数字信号,4工作电容:平均值远端串音防卫度:150kHZ时组合的功率平均值大于69dB/km,KVVP2铜芯聚 缘和护套铜带 控制电缆,KVVP3铜芯聚 缘和护套铝塑复合带 控制电缆,阻燃电缆相关?电气装备用电缆用做电气装备的连接线有内部接线或外部接线?电力电缆又称力缆。
DJYPV聚缘铜丝编织分 聚 护套电子计算机用电缆,DJYVP聚缘铜丝编织总 聚 护套电子计算机用电缆,DJYPVP聚缘铜丝编织分 、总 聚 护套电子计算机用电缆,VR型300/300V铜芯聚 缘聚 护套安装用软电缆,KVVP2聚 缘。聚 护套内钢带铠装控制电线敷设在室内、电缆沟中、管道内及地下。充油通信电缆芯数充油通信电缆 HYATHYAT53(主要技术)电缆芯数(规格) 电缆芯径直径 缘 偏心(mm) 缘抗压缩力(N) 绞合节距(mm) 近端串音衰减 远端串音防卫度 备注HYAT 5×2×对电缆内线对的组合(M-S)≧53;12对、13对子单位间线对间的组合(M-S)≧5420对、30对电缆及基本单位内线对间的组合(M-S)≧58相邻子单位间线对的组合(M-S)≧63相邻基本单位线对间的组合(M-S)≧64超单位内两个相邻基本单位或子单位间线对。
50对HYAT53通信电缆。100对通信电0对通信电缆。2600对市内通信电缆,严格的说,485总线要单点接地。单点就是整个485总线上只能是有一个点接地,不能多点接地,因为将其接地是因为要将地线(一般都是线作地线)上的电压保持一致。共模干扰。如果多点接地适得其反,在使用RS485通讯时,主机(召测设备)到仪表的485口间的电缆长度与数据信号传输的波特率成反比;这个长度主要受信号的失真以及噪声的影响所影响,双双绞线电缆-RVSPVP,国标生产严把质量关;户外电话线(带油膏填充和铠装-防紫外线和防水-可埋在地下)HYAT53通信电缆填充石油膏系列:主要用于对多导体电线电缆缆芯的空隙进行填充。
襄阳区高品质室外皮线光纤光缆厂家电话
《安徽省广德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2014-2030)》已于2016年8月14日完成评审,现在进行规划批前公示,公示时间2016年8月24日至2016年10月12日共计30个工作日。
广德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文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2014〕27号)、《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46号)、《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15〕731号)等法规条例,根据《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 - 2030),结合广德县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规划文本、图册、规划说明书,适用于规划区内各项综合管廊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凡在规划区内的各项综合管廊设施规划与建设均应符合本规划文本。
与城市总体规划、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符合,与地下管线综合规划、道路网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同时兼顾区域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专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远近结合,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布置综合管廊内部空间,协调综合管廊与其他地上、地下工程的关系,规划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并预留远景发展空间。
构建适用、、经济、科学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体系,统筹地下管线建设、节约利用地下空间、道路反复开挖、增强地下管线防灾能力,为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依据。
本次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广德县中心城区规划范围至2030年41.01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近期:2014年 - 2020年
远期:2020年 - 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文本中用“黑体字”带下划线标明的条例或语句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 《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 - 2030)
2. 《广德县城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 《广德县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 《广德县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 《广德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 《商杭客专广德南站控制性详规》
7. 《广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期控规》
8. 《广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期控规》
9. 《广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期控规》
10. 《广德县祠山岗控制性详细规划》
11. 《广德县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5 - 2030)》
12. 《广德县电力专项规划》(2012~2020年)
13. 《广德县城区10kV配电网络2012~2016年发展规划及远景展望》(送审稿)
14. 广德县已编制的其他各市政工程管线专项规划等
15. 广德县已编制的其他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16.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 - 2015)
1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 - 1998)
1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2012)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 2010)
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11)
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 2010)
2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 2012)
2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 2008)
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 2006)
2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 2013)
2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 2002)
27.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 )
28.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
29.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 2006)
3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 2006)(2014版)
3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2014)
32.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 - 2005)
33.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 - 2005)
3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 2007)
3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 - 2007)
3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 - 2007)
37. 现行相关国家、省级地方标准和法规
综合管廊以集约化的方式实现了管线的集中敷设,节约了宝贵的地下空间,有利于管线的集中管理、维护和监控,有利于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广德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也可为广德县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积累经验,为市政管线的数字化、创建“智慧城市”提供便捷条件。同时,广德县综合管廊建设上有较好的支持、经济基础,也受到群众欢迎。所以,广德县进行综合管廊的规划与建设既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以广德县“皖苏浙边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集散地和具有生态园林特的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城市性质为指导,结合城市区域职能定位、经济职能定位和城市形象特,围绕“纵横双轴,两核四片,五水六岸,九组团”用地空间布结构,确定广德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一主一副、一环七横七纵”建设目标。预计至2030年,全县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40.8km。
以优化老城区管线结构、提升新城区主干管线建设标准为目标,初步实现中心城区强电、弱电、给水等管线入廊,较大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明显提高管线运营与保障能力。预计至2020年,全县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5.9km。
以完善“一主一副、一环七横七纵”综合管廊体系为目标,基本形成综合管廊骨架,实现中心城区强电、弱电、给水等管线在综合管廊内的联通,显著改善城市市容市貌,进一步提高管线运营和保障能力。预计至2030年,全县增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2.4km。
根据城东片区开发需求,通过综合管廊的延展提供相关的管线供给,形成“一主一副、一环七横七纵”综合管廊体系。预计至2030年后,全县增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5km。
本规划综合管廊建设区域为广德县中心城区范围,包括:老城组团、城西组团、城南政务组团、城南新区组团、高铁新城组团、城北组团、城东组团、开发区组团以及祠山岗片区。具体建设区域参见管廊建设区范围图。
一主一副:中心城区统筹建设,主城区为主要建设区域,祠山岗片区为副建设区域,监控平台联网。执行共同的入廊、管理办法。主副综合管廊控制中心之间采用通讯线路进行信息共享互通。
一环七横七纵:太大道、天寿路、爱民路、松涛路形成一环,国华路(西段、东段)、太大道、景贤街、桐汭路、爱民路、南三路形成七横,松涛路、升平南街、桃州南路、万桂山路、天寿路、旺塘路形成七纵。具体布置参见综合管廊系统规划图。
综合管廊应设置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宜与邻近公共建筑合建,建筑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广德县中心城区共设置3处控制中心:城西片区(位置待定)、高铁片区(位置待定)、祠山岗片区在国华路与旺塘路交叉口的行政办公楼。
对于支线综合管廊,纳入强电、弱电、给水管线,对于缆线管廊,纳入强电、弱电。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和燃气管道不纳入综合管廊。建议部分综合管廊内预留中水管位以应对中水管线需求。
1. 广德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采用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两种形式。
2. 规划综合管廊的断面形式采用单舱矩形断面,若采取顶进施工,可采用圆形断面。
支线综合管廊断面根据收纳管线的类型、数量、尺寸以及管道安装净距的要求确定管廊断面尺寸,分为A型、B型和C型;缆线管廊断面根据收纳管线的类型、数量和尺寸确定管廊断面尺寸,分为D型和E型。综合管廊断面形式、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置以及收纳管线可参见管廊横断面示意图以及管廊断面详细情况列表。
1. A型综合管廊:容纳12回10kV强电、16孔通信、一根DN600给水管线,内部有人行空间,建设方式为明挖沟槽现浇施工。综合管廊内部空间截面尺寸:2.8m×2.6m。适用道路:万桂山路、太大道(松涛路-天寿路)、爱民路。
2. B型综合管廊:容纳12回10kV强电、16孔通信、一根DN300给水管线,内部有人行空间,建设方式为明挖沟槽现浇施工。综合管廊内部空间截面尺寸:2.4m×2.4m。适用道路:横山路、桐汭西路、天寿路(太大道-光藻路)、南三路、桃州南路、国华路(朱街路-广宜路)、旺塘路。
3. C型综合管廊:容纳4回10kV强电、2回110kV强电、16孔通信、一根DN300给水管线,内部有人行空间,建设方式为明挖沟槽现浇施工。综合管廊内部空间截面尺寸:2.4m×2.4m。适用道路:国华路(天寿路-长安路)。
4. D型综合管廊:容纳12回10kV强电、16孔通信,一根DN600给水管线,预留一根DN200中水管位,内部有人行空间,建设方式为明挖沟槽现浇施工。综合管廊内部空间截面尺寸:2.8m×2.6m。适用道路:太大道(天寿路-建设路)。
5. E型综合管廊:容纳12回10kV强电、16孔通信,一根DN300给水管线,预留一根DN200中水管位,内部有人行空间,建设方式为明挖沟槽现浇施工。综合管廊内部空间截面尺寸:2.4m×2.4m。适用道路:天寿路(北环路-太大道)。
6. F型综合管廊:容纳12回10kV强电、16孔通信,内部有操作空间,建设方式为明挖沟槽现浇施工。综合管廊内部空间截面尺寸:2.0m×1.3m。适用道路:景贤街、升平南街。
1. 综合管廊平面中心线宜与道路中心线平行。
2. 综合管廊位置应根据道路横断面、地下管线和地下空间利用情况等确定。具体参见三维控制线划定图。
1. 支线综机管廊宜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动车道下,尽量设在绿化带下,出入口、投料口、通风口等配套设施的设置空间。
2. 缆线管廊宜设置在人行道下。
3. 从角度出发,建议综合管廊平面布置避开燃气管道,考虑布置在道路的无燃气管道一侧。
4. 规划给出了综合管廊I、II、III三种不同情形的定位,各条道路按照各自规划断面选取对应定位类型。
综合管廊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地下设施竖向规划、行车荷载、绿化种植及设计冻深等因素综合确定。支线综合管廊覆土深度不小于2.5m,缆线管廊覆土深度为人行道铺装厚度。
综合管廊穿越城市路、主干路、公路时,宜垂直穿越;受条件限制时可斜向穿越,小交角不宜小于60°。
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选择在河床稳定的河段,小覆土深度应满足河道整治和综合管廊运行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I~V级航道下面敷设时,顶部高程应在远期规划航道底高程2.0m以下;
2. 在VI、VII级航道下面敷设时,顶部高程应在远期规划航道底高程1.0m以下;
3. 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时,顶部高程应在河道底设计高程1.0m以下。
综合管廊与相邻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小净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相邻构筑物性质确定。采用明挖施工时,距地下构筑物水平净距不小于1.0m、距地下管线水平净距不小于1.0m;采用顶管、盾构施工时距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水平净距均不小于综合管廊外径。
综合管廊的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宜设置连接通道,通道的净尺寸应满足日常检修通行的要求。
综合管廊与其他方式敷设的管线连接处,应采取密封和差异沉降的措施。
综合管廊内纵向坡度超过10%时,应在人员通道部位设置防滑地坪或台阶。
1. 支线综合管廊应设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支线分支口等。
2. 缆线管廊仅对管线分支口作要求。
3. 支线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等露出地貌的构筑物应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并因采取地面水倒灌及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4. 支线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宜与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结合设置,且不应少于2个。
综合管廊逃生口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200m。逃生口尺寸不应小于1m×1m,当为圆形时,内径不应小于1m。
综合管廊吊装口的大间距不宜超过400m。吊装口净尺寸应满足管线、设备、人员进出的小允许界限要求。
综合管廊进、排风口的净尺寸应满足通风设备进出的小尺寸要求。
露出地面的各类孔口盖板应设置在内部使用时易于人力开启,且在外部使用时非人员开启的装置。
控制中心的面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宜小于150m2。
根据综合管廊负荷性质,综合管廊工程一般采用10kV和0.4kV两个电压等级。按负荷供电分区情况,每一分区需在负荷中心位置设置10kV/0.4kV变配电所一座,其中综合管廊控制中心设10kV总变配电所,沿线分设变电所。
支线分支口根据出线类型分为电力引出口、给水管引出口、通信管线引出口。支线分支口建议采用管线集中出入口形式,根据各类市政管线规划,结合地块开发单元和街坊布,规划每200~300m设置一处支线分支口。
支线综合管廊应同步建设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标识等设施。缆线管廊对附属设施不作要求。
1. 支线综合管廊舱室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
2. 综合管廊主结构体应为耐火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结构。
3. 综合管廊内不同舱室之间应采用耐火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结构进行分隔。
4. 除嵌缝材料外,综合管廊内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5. 综合管廊交叉口及各舱室交叉部位应采用耐火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墙体进行防火分隔,当有人员通行需求时,防火分隔处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管线穿越防火隔断部位应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进行严密封堵。
6. 综合管廊内应在沿线、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等处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的有关规定。
7. 支线综合管廊中容纳6根及以上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8. 综合管廊内的电缆防火与阻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和《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DL/T 5484及《阻燃及耐火电缆 塑料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部分:阻燃电缆》GA 306.1和《阻燃及耐火电缆 塑料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第2部分:耐火电缆》GA 306.2的有关规定。
1. 综合管廊宜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2. 综合管廊的通风量应根据通风区间、截面尺寸并经计算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
3. 综合管廊的通风口处出风风速不宜大于5m/s。
4. 综合管廊的通风口应加设小动物进入的金属格网,网孔净尺寸不应大于10mm×10mm。
5. 综合管廊的通风设备应符合要求。天然气管道舱风机应采用防爆风机。
6. 当综合管廊内空气温度高于40℃或需进行线路检修时,应开启排风机,并应满足综合管廊内环境控制的要求。
7. 综合管廊舱室内发生火灾时,发生火灾的防火分区及相邻分区的通风设备应能够自动关闭。
8. 综合管廊内应设置事故后机械排烟设施。
1. 综合管廊供配电系统接线方案、电源供电电压、供电点、供电回路数、容量等应依据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周边电源情况、综合管廊运行管理模式,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 综合管廊的消防设备、监控与报警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规定的二级负荷供电。其余用电设备可按三级负荷供电。
3. 综合管廊附属设备配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管廊内的低压配电应采用交流220V/380V系统,系统接地型式为TN-S制,并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2) 综合管廊应以防火分区作为配电单元,各配单单元电源进线截面应满足该配电单元内设备同时投入使用时的用电需求;
3) 设备受电端的电压偏差:动力设备不宜超过供电标称电压的±5%,照明设备不应超过+5%、-10%;
4) 应采取无功功率补偿设备;
5) 应在各供电单元总进线处设置电能计量测量装置。
4. 综合管廊内电气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适应地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6) 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操作的地方,不应安装在低洼、可能受积水侵入的地方;
7) 电源总配电箱宜安装在管廊进出口处;
5. 综合管廊内应设置交流220V/380V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检修插座,插座沿线间距不宜大于60m。检修插座容量不宜小于15kW,安装高度不宜小于0.5m。
6. 非消防设备的供电电缆、控制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火灾时需继续工作的消防设备应采用耐火电缆或不燃电缆。
7. 综合管廊每个分区的人员进出口处宜设置本分区通风、照明的控制开关。
8. 综合管廊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管廊内的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形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8) 综合管廊的接地网宜采用热镀锌扁钢,且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0mm×5mm。接地网应采用焊接搭接,不得采用螺栓搭接。
9) 综合管廊内的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套、金属管道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与接地网连通。
9. 综合管廊地上建(构)筑物部分的防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有关规定;地下部分可不设置直击雷防护措施,但应在配单系统中设置防雷电感应过电压的保护装置,并应在综合管廊内设置等电位联结系统。
1. 综合管廊内应设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管廊内人行道上的一般照明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5lx,照度不应小于5lx;出入口和设备操作处的部照度可为100lx。监控室一般照明照度不宜小于300lx。
10) 管廊内疏散应急照明照度不应低于5lx,应急电源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
11) 监控室备用应急照明照度应达到正常照明照度的要求。
12) 出入口和各防火分区防火门上方应设置出口标志灯,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距地坪高度1.0m以下,间距不应大于20m。
2. 综合管廊照明灯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应为防触电保护等级I类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应与固定线路中的保护(PE)线连接。
13) 灯具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54,并应具有防外力冲撞的防护措施。
14) 灯具应采用型光源,并应能启动点亮。
15) 安装高度低于2.2m的照明灯具应采用24V及以下电压供电。当采用220V电压供电时,应采用触电的措施,并应敷设灯具外壳接地线。
3. 照明回路导线应采用硬铜导线,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2。线路明敷设时宜采用保护管或线槽穿线方式布线。
1.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宜分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等。
2. 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其系统架构、系统配置应根据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纳入管线的种类、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模式等确定。
3. 监控、报警和联动反馈信号引送至监控中心。
4. 综合管廊应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对综合管廊内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与报警。环境参数监测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含有两类及以上管线的舱室,应按较高要求的管线设置。气体报警设置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的有关规定。
环境参数检测内容
舱室容纳
管线类别
给水管道、
再生水管道
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温度
湿度
水位
O2
H2S气体
CH4气体
注:应监测;宜监测。
16) 应对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控制;控制设备方式以采用就地手动、就地自动和远程控制。
17) 应设置与管廊内各类管线配套检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联通的信号传输接口;当管线采用自成体系的监控系统时,应通过标准通信接口接入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统一管理平台。
18)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宜采用工业级产品。
19) H2S、CH4气体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管廊内人员出入口和通风口处。
5. 综合管廊应设置防范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管廊内设备集中安装地点、人员出入口、变配电间和监控中心等场所应设置摄像机;综合管廊内沿线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至少设置一台摄像机,不分防火分区的舱室,摄像机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m。
20) 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通风口应设置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和声光报警器。
21) 综合管廊应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22) 综合管廊应设置电子巡查管廊系统,并宜采用离线式。
23) 综合管廊的防范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和《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的有关规定。
6. 综合管廊应设置通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固定式通信系统,电话应与监控中心接通,信号应与通信网络联通。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或每一防火分区内应设置通信点;不分防火分区的舱室,通信点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m。
24) 固定式电话与消防电话合用时,应采用独立通信系统。
25) 舱室内宜设置用于对讲通话的无线信号覆盖系统。
7. 支线综合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电力电缆表层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并应在舱室顶部设置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或感烟火灾探测器;
26) 应设置防火门监控系统;
27) 设置火灾探测器的场所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报警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处宜设置电话插孔;
28) 确认火灾后,防火门监控器应联动关闭常开防火门,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联动关闭着火分区及相邻区通风设备、启动自动灭火系统;
29)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8. 综合管廊宜设置地理信息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具有综合管廊和内部各管线基础数据管理、图档管理、管线拓扑维护、数据离线维护、维修与改造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等功能;
30) 应能为综合管廊报警与监控系统统一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9. 综合管廊应设置统一管理平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监控与报警系统各组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并应具有数据通信、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功能;
31) 应与各管线配套监控系统联通;
32) 应与各管线单位相关监控平台联通;
33) 宜与城市市政基础设置地理信息系统联通或预留通信接口;
34) 应具有性、容错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0. 监控与报警系统中的非消防设备的仪表控制电缆、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线缆应采用耐火线缆。
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12. 监控与报警系统主干信息传输网络介质宜采用光缆。
13. 综合管廊内监控与报警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14. 监控与报警设备应由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供电。
15. 监控与报警系统的防雷、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1. 综合管廊内应设置自动排水系统。
2. 综合管廊的排水区间长度不宜大于200m。
3. 综合管廊的低点应设置集水坑及自动水位排水泵。
4. 综合管廊的底板宜设置排水明渠,并应通过排水明沟将综合管廊内积水汇入集水坑,排水明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2%。
5. 综合管廊的排水应就近接入城市排水系统,并应设置逆止阀。
6. 综合管廊排除的废水温度不应高于40℃。
1. 综合管廊的主出入口内应设置综合管廊介绍牌,并应标明综合管廊建设时间、规模、容纳管线。
2. 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采用符合管线管理单位要求的标识进行区分,并应标明管线属性、规格、产权单位名称、紧急联系电话。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间隔距离不应大于100m。
3. 综合管廊的设备旁边应设置设备铭牌,并应标明设备的名称、基本数据、使用方式及紧急联系电话。
4. 综合管廊内应设置“禁烟”、“注意碰头”、“注意脚下”、“禁止触摸”、“防坠落”等警示、警告标识。
5. 综合管廊内部应设置里程标识,交叉口处应设置方向标识。
6. 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管线分支口、灭火器材设置处等部位,应设置带编号的标识。
7. 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在河道两侧醒目位置设置明确的标识。
综合管廊工程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责任制。支线综合管廊宜每隔200m划分防火分区,并应进行相应的消防设计。
综合管廊防洪标准按照广德城区防洪标准进行,近期至2020年抗御30年一遇的洪水,远期至2030年抗御50年一遇的洪水。
管廊建设与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对中心城区建设时序的安排保持统一协调,并考虑与当前主城区开发现状相衔接,本次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分期如下:
1. 近期(2015年~2020年)规划在老城区、城南政务新区、城南片区、高铁新区、城北片区、城西片区以及祠山岗片区新建综合管廊工程。
2. 远期(2020年~2030年)规划继续完善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综合管廊。
3. 远景(2030年后)根据主城区与开发区以及城东片区的进一步融合,规划完善延伸至城东片区的部分综合管廊。
1. 近期建设内容:支线管廊12.2km,缆线管廊3.7km。
2. 远期建设内容:支线管廊22.4km。
3. 远景建设内容:支线管廊2.5km。
分期建设内容详细情况可参见分期建设内容表以及综合管廊系统规划图。
近期投资估算5.2亿元,远期投资估算8.5亿元,远景投资估算1.0亿元。
1. 健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制度、法规和实施细则。
2. 实行管道入廊和费用分担。
3. 制定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财税等支持。
4. 强化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
1. 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行维护技术标准化研究,形成相关技术导则和标准。
2. 加大职能部门地下综合管廊管理人员培训和业务学,提高相应的管理能力。
3. 构建地下综合管廊市政管线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管线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和智能机器人维护。
附表1 管廊断面详细情况列表
断面类型
110KV
10KV
给水管
通信
强电自用
通信自用
内部尺寸
适用道路
A
—
12
DN600
16
8
8
2.8m×2.6m
万桂山路、太大道(松涛路-天寿路)、爱民路
B
—
12
DN300
16
8
8
2.4m
×2.4m
横山路、桐汭西路、天寿路(太大道-光藻路)、南三路、桃州南路、国华路(朱街路-广宜路)、旺塘路
C
2
4
DN300
16
8
8
2.4m
×2.4m
国华路(天寿路-长安路)
D
—
12
DN600
16
8
8
2.8m
×2.6m
太大道(天寿路-建设路)
E
—
12
DN300
16
8
8
2.4m
×2.4m
天寿路(北环路-太大道)
F-
—
12
无
16
—
—
2.0m
×1.3m
景贤街、升平南街
附表2 分期建设内容表
道路名称
区域
路段
支线管廊
缆线管廊
长度(km)
长度(km)
规划组团
道路起终点
近期
远期
远景
近期
远期
远景
太大道
城西、城北、老城区、城东、开发区组团
(松涛路—福林桥)
2.4
(福林桥—建设路)
3.3
松涛路
城西组团
(太大道—清吉路)
1.4
爱民路
城南政务组团
(清吉路-天寿路)
3.7
南三中路
高铁新城组团
(规划十路—万桂山南路)
1.1
桃州南路
(光藻路—南四路)
0.9
旺塘路
祠山岗组团
(北环路—太大道)
0.9
桐汭路
城南、城东组团
(光藻路-天寿路)
3.1
(天寿路—建设路)
2.5
国华路
多个
(天寿路—长安路)
1.7
(朱街路—广宜路)
1.5
西关街-景贤街-东关街
老城组团
(清吉路—熙春路)
1.9
升平南街
(景贤街—桐汭路)
1.8
横山路
城北、老城区、城南组团
(太大道-光藻路)
2.9
万桂山路
城北、老城区、城南、高铁新区组团
(北环路—国华路)
1.0
(国华路—太大道)
0.9
(太大道—南一东路)
4.6
天寿路
城北、城南组团
(北环路—太大道)
2.1
(太大道—光藻路)
3.1
近期合计
支线综合管廊
12.2
缆线管廊
3.7
远期合计
支线综合管廊
22.4
缆线管廊
远景合计
支线综合管廊
2.5
缆线管廊
合 计
40.8
襄阳区高品质室外皮线光纤光缆厂家电话
各市交通运输、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信行业协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交通运输、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为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统一我省内河航道(长江除外,下同)架空缆线技术标准,保障内河航道通航和架空缆线,促进我省水运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标准》(BGJ139-90)、交通运输部《运河通航标准》(JTS180-202011)、《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和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江苏航道实际,制定《江苏省内河航道架空缆线通航净空规定》(见附件),现予发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原省交通厅、省电力工业、省邮电管理于1996年制定的《江苏省架空电力、电信线净高尺度》同时废止。
新建和改建架空缆线跨越内河航道时,有关建设单位应当在设计阶段向航道管理机构征集并核对所跨越内河航道的名称、等级、通航水位等内容,并经有关航道管理机构许可,工程竣工后,有关建设单位应当通知航道管理机构参加竣工验收,并提供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出具的竣工图纸等相关资料。
江苏省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苏省通信管理 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
2013年8月10日
江苏省内河航道架空缆线通航净空规定
(2013年8月10日《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通信管理省广播电影电视关于发布〈江苏省内河航道架空缆线通航净空规定〉的通知》(苏交规〔2013〕4号)发布;根据2022年12月29日《省关于公布厅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苏交规〔2022〕7号),有效期延续至2027年10月31日)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第5.2.6条“电力、通信、水文测验和其他水上过河缆线的通航净高,应当按缆线垂弧点至设计高通航水位的距离计算,其净高值不应小于大船舶空载高度与富裕高度之和”的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架空缆线跨越内河航道的通航净高(H)应当按照下式计算:
H≥H1+H2
H-缆线大计算垂弧点至设计高通航水位的垂直距离(m)
H1-大船舶空载高度(m)
H2-富裕高度(m)
2、大船舶空载高度(含特种船舶或者船舶承担特种运输任务、船舶跨航道等级航行时的空载高度以及帆船、渔船进入内河航道航行时的桅杆高度)应当按表1所列数值取用:
大船舶空载高度H1 表1
H1(m)
17.0
16.5
16.0
12.5
9.0
8.5
8.0
3、架空缆线的富裕高度应当不小于表2所列数值。
富裕高度H2 表2
电压等级(kV)
1以下
1-10
35-110
220
500
1000
±500
±800
H2(m)
1.0
1.5
2.0
3.0
6.0
10.0
6.0
10.5
1.0
4、架空缆线的杆塔设置选址应当结合航道规划预留空间。跨越已规划航道架设架空缆线的,应当确保其杆塔基础外缘布置在航道规划控制线以外;跨越未列入规划的航道架设架空缆线的,杆塔基础外缘至航道护岸(边坡)外侧的距离应当不小于10米,受地理条件限制区域的杆塔基础外缘在确保通航和杆塔的情况下,经航道管理机构同意,至航道护岸(边坡)外侧的距离应当不小于5米;跨越湖区航道的,应当结合架空缆线、航道技术条件和航标配布等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通航净空尺度。
5、航道技术等级和通航水位以省和设区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布的为准。
6、架空缆线跨越灌河G204灌河大桥至灌河口门段航道时,应当考虑通航海轮的需要,其大船舶空载高度需专题论。
附件:(苏交规〔2013〕4号)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通信管理省广播电影电视关于发布《江苏省内河航道架空缆线通航净空规定》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