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高品质室内光纤光缆厂家

名称:孝感市高品质室内光纤光缆厂家

供应商:湖北圆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米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马口工业园新北路61-4号

手机:13385292666

联系人:吴志刚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909145

更新时间:2025-08-10

发布者IP:117.152.188.128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加工定制:是
型号:多样型号可供选择
品牌:圆志光电科技
类型:优级
是否进口:否
颜色:多样
售后服务:诚信经营,顾客至上
供货方式:可协商
公司行业:通信线缆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从事通信光缆,电缆、光电配件、塑料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湖北汉川,湖北圆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自成立一来,本着诚信经营,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多家通信运营商的信任与支持,并与多家大型企业有长期稳定合作,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信誉与口碑。
服务特点: 公司秉承:质量为先、信誉为重、创新为本、服务为诚的企业宗旨。诚意与各界新老朋友:携手精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公司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孝感市高品质室内光纤光缆厂家

  9、不同芯数电缆的区别:3+2电缆、4+1电缆和5等芯电缆的区别在于每种型号的线规不同,不同的规格的电缆使用的环境也不同。

  通信电缆的环境温度限制对长期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有哪些?

  1、电缆导体的工作温度和短路温度: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通常在70℃到90℃之间,而短路时(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的高温度则可达到165℃至250℃。这些温度范围直接影响电缆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而影响其寿命。

  粤交铁〔2022〕280号

  广东省关于新建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揭阳南至揭阳段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省铁投集团关于报送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揭阳南至揭阳段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粤铁投集〔2022〕373号)、《省铁投集团关于报送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汕头至潮汕机场段等五个项目初步设计补充文件的请示》(粤铁投集〔2022〕449号)及附件收悉。根据《广东省发展委关于新建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揭阳南至揭阳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粤发改投审〔2022〕23号),经研究,就该段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线路走向及建设规模

  项目自揭阳南站引出,经揭阳大道、环市北路、马牙北路,引入揭惠铁路揭阳站。正线线路全长12.242公里,设黄岐山、岐宁、揭阳等3座车站,其中揭阳站为既有站。

  (二)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城际铁路。

  2.正线数目:双线。

  3.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部限速。

  4.正线线间距:4.0米。

  5.小曲线半径:一般1500米,困难1300米,部地段与速度标准相匹配。

  6.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

  7.动车组类型及编组辆数:CRH6城际动车组,4辆编组揭 阳站满足8辆编组条件。

  8.到发线有效长度:揭阳站400米,其余车站300米。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2+ATO。

  10.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二、运输组织

  (一)运输组织

  1.原则同意粤东城际采用城际动车组列车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的运输组织方案。

  2.原则同意粤东城际采用汕头至潮州东至潮汕机场至汕头环形交路和揭阳~潮州东、揭阳~汕头、潮州东~汕头(经东环)的区段列车交路,列车编组采用CRH6城际动车组4辆编组;预留8辆编组跨线动车组运行条件。

  3.揭阳至揭阳南为下行,反之为上行。

  (二)车站分布

  本段设黄岐山、岐宁、揭阳等3座车站,揭阳南站纳入粤东城际铁路潮汕机场至揭阳南段工程。

  (三)闭塞分区划分和列车小行车间隔

  1.根据线路平纵断面,按满足城际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制动距离要求,进行闭塞分区划分;闭塞分区长度按照不小于800米和满足城际动车组列车小行车间隔3分钟设计。

  2.信号区间标志牌与电分相间距离须满足规范和列车过分相要求。

  (四)电分相检算

  1.电分相原则上避免设置于大于15‰的长大坡道和加速区段。

  2.原则上车站“一离去、三接近”区段不设电分相。

  (五)运营管理模式及调度区划分

  按项目公司自管自营开展设计和运输组织,在汕头至潮汕机场段龙湖附中站新设调度中心1处,负责粤东地区城际网的运营调度指挥;不新设列调台,揭阳城际场(含存车场)至揭阳南纳入粤东城际拟设的列调1台管辖。

  三、线路及轨道

  (一)线路

  原则同意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经德才学校段采用540米曲线半径方案,环市北路段采用路中敷设方案,经锡场工业区段采用1300米曲线半径方案,上跨梅汕客专采用T构跨越方案。

  (二)轨道

  本项目采用60N钢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除揭阳站采用有砟轨道外,其余正线均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

  (三)立交及道路改移

  铁路与道路交叉按立交设计,尽量采用铁路上跨道路立交方式。

  四、地质

  (一)线路方案、站位优化变动地段,站后工程以及受征拆因素影响未能施钻的勘探孔,下阶段应及时补充勘探并纳入设计。

  (二)榕江隧道地表构筑物及水体环境复杂,穿越地层岩性多变,岩土强度及透水性差异大,部可能存在囊状浅层有害气体。应加强防排水、抗浮、下卧软土层加固及基坑边坡防护设计,施工阶段做好有害气体检(监)测和构筑物及地表变形监测等工作。

  (三)本线属沿海铁路,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频发,地下水侵蚀性强,下阶段各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

  五、路基

  (一)主要设计原则

  1.标准与规范

  正线路基设计执行《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中无砟轨道路基的有关规定。揭阳站及存车场路基设计执行现行铁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路基基床

  正线路基:设计时速160公里路基基床总厚度1.8米;动车存车场:路基基床总厚度1.2米。

  原则同意正线土质及全风化岩质路堑地段采用 “路堤式路堑”形式,“路堤”高度采取基床表层厚度,膨胀岩土地段可适当加大“路堤”高度,保持排水通畅。

  3.边坡防护设计

  路基边坡高度小于3米时采用空心砖内撒草籽种灌木防护;路基边坡高度大于等于3米时采用带截水槽混凝土骨架护坡防护,主骨架厚0.6米,支骨架厚0.4米,骨架内撒草籽种灌木。路堤边坡高度大于3米时,于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3.0米范围内,自坡脚至基床表层下每隔0.6米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二)路基工点

  1.原则同意JDK20+060~JDK20+130段软土路基采取U型槽结构方案,槽内采取级配碎石掺3%水泥进行填筑。U型槽基础采取CFG桩加固,桩顶设置碎石褥垫层。

  2.原则同意JDK24+500~JDK24+831段膨胀土路堑采取“路堤式路堑”结构型式,“路堤”高度1.8米。取消桥头过渡段低矮路堤CFG桩加固措施,采取挖除换填方案,挖除到位后基底采取冲击碾压处理。

  3.原则同意DK26+807~DK28+095揭阳站正线路基采取CFG桩加固方案。下阶段进一步优化线路平纵断面、做好线间排水设计。

  (三)其他

  沿线多台风暴雨,花岗岩全风化路堑边坡建议采用骨架结合锚杆框架梁防护,边坡坡率一般不陡于1:1.25。

  六、桥涵

  (一)主要设计原则

  1.原则同意“ZC活载”、“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100,感潮河段应检算海水顶托潮位”、“建筑限界”等桥涵设计原则。

  2.经对常规桥梁的连续刚构方案和简支梁方案综合比选,两种桥梁方案均为可行方案。现阶段原则同意常规桥梁常用跨度梁按简支箱梁方案设计和控制概算。下阶段,下阶段,应重视粤东高震区和深厚软土的特点,综合沿线水文地质、城市规划发展、征地拆迁、绿低碳以及施工风险、全寿命周期成本等建设条件及因素结合项目实际,增加常规桥梁的专题技术设计工作,进一步进行常规桥梁多方案技术经济论,对常规桥梁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科学合理确定常规桥梁设计方案。

  3.原则同意基础采用桩基础,与既有线并行段落应注意与相邻工程基础设计的协调性。适当提高长桩在地震工况下的承载力提高系数。下阶段应结合工程研究采用桩基后压浆技术的合理性。

  4.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结构桥梁、框架墩施工临时措施和钢板桩的数量。

  (二)重点桥梁

  原则同意岐宁特大桥、揭阳站特大桥采用主跨80米T构跨越梅汕客专、采用主跨50米T构跨越畲龙铁路方案,下阶段应结合相关铁路运营单位意见,进一步优化跨越方案。

  (三)其他

  尽快签订高等级道路立交、并行或跨越既有铁路等协议,按防洪、通航批复等意见完善设计。

  七、隧道

  (一)主要设计原则

  原则同意隧道建筑限界、洞门结构型式、施工方法、建筑材料、防水等级、防灾救援、抗震措施、风险评估等主要设计原则。

  1.洞门结构型式应结合U型槽设置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进行设计。

  2.明挖法隧道段采用矩形框架或拱形明洞式衬砌结构,盾构法隧道段采用单层管片衬砌结构。

  3.明挖工作井主体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盾构隧道管片衬砌采用C55钢筋混凝土,轨下填充采用C20混凝土。明挖、盾构隧道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2。当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建筑材料应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措施。采用的建筑材料均应提出明确的性能,并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4.隧道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按全封闭不排水设计。原则同意盾构法隧道管片接缝设置一道弹性密封垫+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防水;明挖法隧道段采用全包防水板防水。

  在区间线路“V”、“W”形纵坡低处及U型槽与隧道相接处设置废水泵房,以排除雨水、消防废水、养护废水和结构渗漏水等。对泵房集水池的储水能力应进一步检算并留有富余,水淹道床。结合地形条件、场地规划等情况,进一步核查隧道洞口及工作井口设防水位,确保运营期防洪。

  5.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疏散、自救为主、方便救援”的原则,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可利用轨下空间进行疏散救援。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0.2g、长度大于5公里的隧道洞口以及浅埋、偏压、断层破碎带等地段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程(试行)》相关规定对衬砌结构进行加强。城市隧道浅埋段结构应按照城市人防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强。

  (二)榕江隧道

  1.榕江隧道全长4.384公里(不含车站),其中盾构段3.561公里,明挖敞口段长0.37公里,明挖暗埋段长0.453公里,原则同意盾构段采用一台直径φ12.2米泥水平衡盾构组织施工。

  2.下穿德才学校段下覆全~弱风化花岗岩地层,基岩起伏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隧道埋深16.3~17米,与建筑物桩基础小净距约1.5米,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全风化岩层、第四系粉质粘土层,轨面以下部位于强风化岩层。原则同意对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范围采用地层预注浆+实时跟踪补偿注浆加固后盾构直接穿越的设计方案。下阶段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利用节假日学校放假期间下穿学校影响范围,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实时监测,盾构掘进时加强监测和参数控制,盾构通过后加强对教学楼和宿舍楼结构的评估,确保施工及学校楼房结构。

  3.榕江隧道近距离并行梅东公路桥梁,水域段管片距桥桩水平距离约10~15米,陆域段管片距桥桩水平距离约4~10米。原则同意水域段采用盾构内后注浆加固,结构净距7~10米的陆域段采用隔离桩加固,结构净距小于7米陆域段采用地表注浆加固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梅东公路桥梁结构及路面的实时监测,盾构掘进时加强监测和参数控制,确保施工及桥梁结构。

  4.下阶段结合榕江防洪和通航评估意见,进一步优化线路平纵断面及相关工程的加固措施。

  (三)隧道工程风险控制

  1.原则同意榕江隧道穿越水域段落按Ⅰ级风险管理,其余段落按Ⅱ级风险管理。下阶段按照《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9247-2016)有关要求开展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和风险管理等级。

  2.应进一步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按有关勘察规范要求全面完成勘探,综合分析确定各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参数,满足盾构设备选型、合理制定建(构)筑物防护处理方案及建筑材料选择等的需要。

  3.本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多次下穿地下管线、市政道路、房屋等重要建(构)筑物,下阶段应详细查明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及各种管线的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沉降控制标准,根据沿线建(构)筑物结构特征及相关水文地质条件,逐一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保护措施。

  4.为确保运营,城区隧道可参照地铁及广东省相关规定,研究设立铁路隧道保护区等。

  5.下阶段应加强隧道建设管理工作,对参建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对重大技术方案进行专家咨询,对施工现场实行信息化管理。

  八、站场

  (一)主要设计原则

  1.车站正线及到发线均按双方向进路设计。

  2.车站接发旅客列车进路上的道岔原则采用18号,动车出入段线与车站衔接的道岔可采用12号。

  3.客运设备

  揭阳站城际场旅客站台长度采用210米,其余车站旅客站台长度采用110米;站台宽度结合客流量、构筑物设置计算确定;站台高度按1.25米设计。

  (二)沿线车站

  1. 黄岐山、岐宁站按无配线车站设计,设侧式站台2座。

  2. 揭阳站

  (1)本线自汕头端引入车站城际场并采用与揭惠铁路正线贯通布置方案。

  (2)城际场北侧增设到发线2条(含正线1条)、岛式站台 1座,城际场规模调整为2岛4线。汕头端咽喉设一组“八”字渡线;惠来端咽喉预留揭惠铁路复线引入及“八”字渡线设置条件。利用既有交通涵接长改建为旅客地道1处。

  九、动车组设备

  (一)本线动车组存车利用揭惠铁路设置的揭阳动车存车场,存车线按满足2列4辆编组动车组存放条件设计,同时应进一步落实共用运营管理事宜。

  (二)揭阳车站设动车组乘务员(司机)派班、间休室。

  十、通信、信号、信息与灾害监测

  (一)通信

  1. 传输及接入

  (1)车站设置 SDH 10Gb/s及SDH 2.5Gb/s传输设备,接入调度中心传输系统。

  (2)车站设置接入网ONU设备。

  2. 电话交换

  沿线自动电话通过接入网接入汕头既有电话交换机。

  3. 数据网

  车站设置接入路由器并接入潮汕机场的汇聚路由器。

  4.通信

  车站设置车站调度交换机,接入调度中心设置的调度所型调度交换机。

  5.无线通信

  (1)沿线设置GSM-R基站,利用调度中心设置的基站控制器(BSC)等设备,接入既有GSM-R移动通信网。

  (2)站内及3公里以上隧道无线场强按冗余覆盖方式设计,其余区间无线场强按单网覆盖方式设计。

  (3)区间无线弱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数字中继设备、漏泄电缆和天线等方式解决。

  6.视频监控

  (1)四电机房内外、桥梁救援疏散通道、隧道口、车站咽喉区、牵引供电分相区及上网点等设置视频采集设备,接入调度中心设置的综合视频监控区域节点。

  (2)视频监控采集点设置及视频存储容量,参照粤公通字〔2021〕36号《广东省城际铁路治安和怖防范建设规范(试行)》执行。

  7.光缆线路

  沿铁路两侧槽道各敷设1条96芯干线通信光缆。

  8.警用通信

  (1)车站设置SDH 10Gb/s传输设备。

  (2)车站设置警用电话接入网关,接入公安电话交换网。

  (3)地下车站设置PDT无线通信基站,接入公安警用PDT无线通信网。地下车站、隧道内采用直放站、漏缆方式进行警用无线场强覆盖。

  (4)沿铁路两侧槽道各敷设1条48芯警用通信光缆。

  9.其它

  (1)车站设置会议电视终端,接入调度中心设置的会议电视中心设备。

  (2)新建生产、生活房屋设置综合布线系统。

  (3)新建通信机房设置通信电源、电源及环境监控设备。

  (4)在牵引供电分相区、上网点、车站咽喉区、隧道口等处,需要利用接触网支柱安装视频监控采集设备时,应确保供电、行车,并满足运营维护管理需要。

  (5)进一步深化、细化地下车站区段GSM-R网络覆盖方案。

  (6)进一步调查核实通信迁改工作量。

  (二)信号

  1. 揭阳站城际场采用列车控制系统第二级和自动驾驶系统(CTCS-2+ATO),正向按追踪运行,反向按站间运行设计。该站在揭惠铁路工程中设置的调度集中,列控系统,联锁设备及信号集中监测等系统设备相应改造,并纳入粤东城际铁路行调台管辖。

  2. 设置综合接地系统。信号系统设备相应设置防雷及接地。

  (三)信息

  1.客运站设票务系统、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综合显示、广播、安检、入侵报警等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等。

  2.票务系统采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方案,优化客票票制、客票载体等设计方案;优化并细化客运站票务系统网络设计方案,对旅客关键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等;明确票务系统与公安实名比对系统、第三方移动支付系统等的接口方案。

  3.进一步梳理并优化安检仪等检查设备的智能安检功能设计;优化客运站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设计方案。

  (四)自然灾害监测

  按照《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执行,本段雨量监测点与粤东城际铁路揭阳南至潮汕机场段统筹考虑。根据本线地象特点,设置风速风向监测设备。

  十一、牵引供电与电力

  (一)电气化

  1.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利用拟建的塘畔(DK19)牵引变电所为本段供电。牵引变压器容量由潮州东至潮汕机场段统一考虑。

  2.设置牵引供电远动系统,对全线牵引供电设施进行集中监控,纳入拟建的粤东城际供电调度中心。按智能供电调度系统设计。

  3.接触网正线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线采用150平方毫米铜合金接触线,承力索采用120平方毫米铜合金绞线。

  4.接触网腕臂柱一般采用H型钢柱,多线并行区段一般采用硬横跨,雨棚区段原则上与雨棚柱合架。

  5.全线缘泄漏距离按不小于1600毫米设计。一般采用瓷缘子。隧道内、接触网下锚处可采用复合缘子。

  6.锚段关节一般采用四跨关节,电分相一般采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电分相设计应满足行车需要,避免设置在大坡道及列车出站加速区段和线路限速低速区段。

  7.接触网架设避雷线。

  (二)电力

  1.新建2条综合负荷10千伏电力贯通线。贯通线采用电缆敷设。

  2.新建揭阳10千伏配电所,由地方变电站接引两路10千伏电源。

  3.有配电所车站由配电所供电,无配电所车站根据负荷大小由贯通线或相邻铁路配电所供电。在负荷集中处分别设10/0.4千伏变电所或箱式变电站供电。

  4.新建电力远动系统,按综合SCADA系统设计。

  5.按相关要求进行隧道防灾、照明及应急照明等设计。

  6.进一步核实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方案和投资。

  十二、给水排水

  (一)车站水源选择及供水、消防方式

  1.沿线各站均利用市政自来水作为水源,进一步核实、调整各站用水量,黄岐山站接引双路市政水源,岐宁站接引单路水源,均采用直供水方式。揭阳站新增用水就近接引既有站区给水管路。

  2.按现行规范对车站开展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黄岐山站设置低压消防给水系统,岐宁站设置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与室内消火栓系统合设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揭阳站新增消防用水就近接引在建揭惠铁路室外消防管网。

  根据《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7)、《广东省城际铁路设计细则》(DB44/T2369-2022),并参考有关已建成城际消防性能化报告,综合考虑本工程实际地下区间、地面区间长度、列车实际及火灾工况在长区间的行驶时分等数据,本项目隧道区间内不设置消火栓系统。

  (二)车站污水处理

  各站生活污水达标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按现行排水规范取消化粪池等处理构筑物。下阶段应进一步论路中高架站车站雨水管网系统设置必要性。

  (三)隧道排水

  排水泵站根据隧道的结构渗漏水量,以及二用一备一冷备的原则配置排水机械。对低点泵站,按雷达液位计及视频监控的原则强化监测及控制系统并预留排水机械进一步扩容条件。下阶段进一步核实各排水泵房排水出路及运营期维修方案。

  (四)其他

  1.建设期应关注各站配套道路及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规划及建设,适时调整接管设计。

  2.进一步核实、细化给排水管线迁改的工程方案、工程数量和投资,对黄岐山站、马牙路、黄泰立交等重大管线应结合整体施工组织统筹考虑保护或迁改管线等工程措施。

  十三、房屋建筑与基础设施维修

  (一)综合维修

  粤东城际铁路综合维修设施设置按全线统筹考虑,本段综合维修由其他段落拟建的综合维修车间、工区负责,定员及设备按需配置。

  (二)房屋建筑

  1.车站建筑

  (1)站房及相关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20925平方米。其中,地下车站13595平方米,地上车站7330平方米。其中:

  岐宁站为路中高架车站,站房及路侧用房建筑面积按2320平方米控制。

  揭阳站为地面站,本线引入新设城际车场,接建站房位于既有站房东侧并排布置。本工程揭阳站站房综合楼建筑面积按3000平方米控制;跨线旅客地道建筑面积按2010平方米控制,其中780平方米利用既有交通涵改造。本线与揭惠铁路共用城际场,客流共用地道及站房,应统筹考虑票制及旅客流线组织。

  黄岐山站为地下二层车站,总建筑面积13595平方米,其中,城际铁路10633平方米,铁路与商业开发共用2962平方米(合用包含: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公共卫生间、出入口、新排风道、通风空调机房+冷水机房)。按通过天桥至路中绿化带设进、出站口设计。

  (2)下阶段应结合规划、消防、交通等部门要求,细化车站场地规划、排水、综合管线及与市政交通设施的衔接设计。

  (3)按公交化运营方式,同时考虑越行车影响,揭阳站、岐宁站、黄岐山站应设置站台门。进一步核算有效断面面积及气动效用对门的影响,合理设置站台门与站台边距离,确保运营。对于行车组织(有越行及跨线车的车站)及规范要求需要加宽站台的车站按加宽设计。

  (4)对于车站的静态标识设计,应结合城际铁路特点,在参照铁路行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

  (5)对于车站建筑造型及内外装饰应进一步优化,对不同线路应通过建筑装饰设计元素适当区分。对同一线路的车站风格应相对统一。

  2.地下站基坑围护

  黄岐山站为地下二层车站,结合周边环境条件,原则同意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1.0米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形式,基坑中部设置一排临时立柱,标准段设置4道内支撑,加深段采用5道内支撑+1道倒换撑;道支撑及各道角部水平斜撑采用混凝土撑,其余采用钢支撑。

  3.房屋总规模

  本线站房及相关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20925平方米,区间房屋(宿舍综合楼、通信基站)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房屋总建筑面积按22950平方米控制。

  十四、

  (一)关于本线重大问题说明

  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意见,全面落实好各项设计。

  (二)生态保护

  进一步补充临时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据此完善相应的复垦、生态修复及表土剥离设计。

  (三)降噪工程

  1.严格按环评确定声屏障设置段落和高度,声屏障均采用金属插板式结构。U型槽路段应结合挡墙设计统筹考虑降噪工程。

  2.直立式声屏障结构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金属声屏障单元板应符合Q/CR759-2020规定要求。声屏障段落尽量避免设置门,确需设置的通道,应与救援疏散通道做好顺接。

  3.零星、分散的居住点采取隔声窗降噪措施。

  (四)水土保持

  应深入开展弃渣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设计,进一步减少取、弃土(渣)数量,切实保护环境。施工便道原则上按填挖平衡设计,对确实多余出渣应设置弃渣场集中弃置。

  (五)文物保护

  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完善相关审批手续。

  十五、施工组织及总概算

  (一)施工组织设计

  1.全线总工期暂按4.5年(54个月)考虑,其中土建控制工期为榕江隧道,施工工期44个月。

  2.原则同意机械铺轨、机械架梁的施工方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采用集中预制架设方案,全线按设置简支箱梁预制(存)场1处分析。铺轨按利用汕头至潮汕机场段工程设于汕头站的铺轨基地,应结合粤东城际“一环一射线网”各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统筹安排工序及施工装备衔接。

  3.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揭阳地区弃土调整为按消纳处理。其他原则同意上报施工组织方案。

  (二)设计概算

  根据《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2017〕30号)、配套定额等计价依据(国铁科法〔2019〕12号、〔2021〕15号等相关规定)及广东省现行相关工程综合定额及配套费用标准等对本项目进行设计概算审查。其中岐宁站先期实施工程按巳批复概算费用(粤交铁〔2022〕206号)单独列入。

  经审查,核定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揭阳南至揭阳段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为426507.56万元。(其中含岐宁站先期实施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投资7490.44万元(,不包含地方承担车站综合体投资7836.80万元)。

  十六、其他

  (一)本项目为广东省重点铁路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各项基建程序执行国家和省管铁路管理要求。

  (二)涉及既有铁路工程的相关建设和施工组织方案,下阶段应与既有铁路产权单位进一步协商,并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本项目引入在建揭惠铁路揭阳站并对其进行调整优化,应协同揭惠铁路建设单位开展揭阳站相关变更设计,统筹设计、同步实施。

  (三)建设单位应按照省管铁路建设管理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并严格按有关批复意见组织建设,切实履行建设管理职责,加强施工图审核等项目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工程投资,确保项目建设适用、技术、经济合理。

  附表:初步设计概算审查表

  广东省

  2022年7月7日

  附表

  新建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揭阳南至揭阳段项目

  初步设计概算审查表

  单位:万元

  部分:静态投资

  411693.99

  -2199.21

  409494.78

  一

  拆迁及征地费用

  120469.10

  0.00

  120469.10

  二

  路基

  9951.35

  -1279.30

  8672.05

  三

  桥涵

  46812.08

  -1000.34

  45811.74

  四

  隧道及明洞

  111785.90

  -1863.25

  109922.65

  五

  轨道

  13736.98

  -352.66

  13384.32

  六

  通信、信号、信息及灾害监测

  9393.87

  -1.52

  9392.35

  1.通信

  3123.55

  -2.31

  3121.24

  2.信号

  3343.98

  1.52

  3345.50

  3.信息

  2853.28

  -0.72

  2852.56

  4.灾害监测

  73.06

  -0.01

  73.05

  七

  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

  9181.01

  -16.27

  9164.74

  1.电力

  5476.29

  -17.55

  5458.74

  2.电力牵引供电

  3704.72

  1.28

  3706.00

  八

  房屋

  36011.34

  372.69

  36384.03

  1.旅客站房

  35002.25

  397.13

  35399.38

  2.其他房屋

  1009.09

  -24.44

  984.65

  九

  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

  14539.58

  87.59

  14627.17

  1.给排水

  702.97

  -10.99

  691.98

  4.动车

  39.24

  0.00

  39.24

  5.站场

  9447.60

  99.37

  9546.97

  7.其他建筑及设备

  4349.77

  -0.79

  4348.98

  十

  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

  3298.67

  -94.35

  3204.32

  十一

  其他费用

  22190.53

  2316.26

  24506.79

  一、建设项目管理费

  3288.92

  -42.47

  3246.45

  三、建设项目前期费

  1351.00

  0.00

  1351.00

  四、施工监理费

  2422.07

  -38.44

  2383.63

  五、勘察设计费

  5224.00

  -41.00

  5183.00

  六、设计文件审查费

  423.42

  -6.78

  416.64

  七、其他咨询服务费

  1397.22

  -21.24

  1375.98

  八、营业线施工配合费

  500.00

  0.00

  500.00

  九、生产费

  5218.89

  -91.93

  5126.96

  十一、联调联试等有关费用

  195.47

  0.00

  195.47

  十三、生产准备费

  57.27

  0.00

  57.27

  十四、其他

  2112.27

  2558.12

  4670.39

  以上各章合计

  397370.41

  -1831.15

  395539.26

  十二

  基本预备费

  14393.15

  -91.27

  14301.88

  扣减地方承担车站综合体投资

  -7670.52

  -166.28

  -7836.80

  岐宁站先期开工段(按厅已批复费用列入)

  7600.95

  -110.51

  7490.44

  以上总计

  411693.99

  -2199.21

  409494.78

  第二部分:动态投资

  11207.00

  -343.62

  10863.38

  十四

  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

  11207.00

  -343.62

  10863.38

  第三部分:机车车辆(动车组)购置费

  6000.00

  0.00

  6000.00

  十五

  机车车辆(动车组)购置费

  6000.00

  0.00

  6000.00

  第四部分:铺底流动资金

  149.40

  0.00

  149.40

  十六

  铺底流动资金

  149.40

  0.00

  149.40

  概算总额

  429050.39

  -2542.83

  426507.56

  1、GB200使用铜缆线背板引关注,铜互联在AI Scaleup场景成为通信方式性价比解。在2024 GTC大会上发布GB200芯片并推出基于GB200的NVL72机柜,高速铜缆互联主要应用场景正是B200芯片与NVLink Switch的互联。NVL72主要通过GPU背板连接器到线背板再到交换芯片的跳线完成互联,而NVL36*2由于要实现两台NVL36的互联,将需要额外的162根1.6T ACC电缆互联。除英伟达外,dojo、TPU均使用了定制铜缆或DAC&AEC作为短距互联方案。在AI Scaleup互联域,铜缆是机柜内、机柜间短距互联的性价比佳方案。

  2、我们预计2025年由GB200带来的高速铜缆新增市场近60亿美元,高速铜缆使用场景不断延伸。在GTC2024上介绍,NVL72使用铜缆互联较光模块节省了6倍成本。NVL72需要5184根高速差分对铜缆,该铜缆需要从compute tray的背板连接到Switch tray的背板,再从Switch tray的背板连接到NVLINK Switch芯片,我们测算NVL72机柜的高速铜缆价值量合计11.7万美金,而NVL36价值量合计10.4万美金,根据Trendforce,2025年GB200机柜出货有望达到6万台,则2025年GB200机柜铜缆新增市场达到约64亿美元。

  3、高速铜互联组件竞争格集中,上游线材和连接器具有壁垒。GB200以组件形式销售背板线模组、近芯片跳线以及外部IO线,高速线材和连接器作为重要原材料可能选择外采或代工方式。在GB200机柜里,背板线模组cartridge、NVSwitch OverPass&Densilink、PCIE、ACC分别对应的是高速铜缆背板互联、芯片飞线、服务器内部线、外部IO线场景。高速铜缆线材需要材料处理、缘、编织、组件组装等工序,其制造具有设备和工艺壁垒。高速连接器技术、专利壁垒高,在25Gbps以上高速连接器领域,具有一家独大、泰科、莫仕两强相随面。由于高速铜互连组件话语权主要集中在连接器领域,连接器相对的竞争格基本顺延到组件市场。

  4、聚焦上游配套,关注国产算力方案。由于与英伟达的联合研发以及对核心专利的掌握,GB200高速铜连接价值量前期或主要集中于以为代表的连接器巨头厂商。国内对于224G高速铜线、IO CAGE等高速产品配套需求将增加,对于中低端产品线产能原因外包需求也将外溢。另外,高速铜连接市场有望从英伟达引领扩散到海外UALINK和国产算力配套,铜连接有望“”光模块行情,实现2025年需求爆发式增长。

  建议关注:拥有高速铜连接全套解决方案的、高速线材领军者、专注同轴电缆产品的、聚焦服务器内部线的、通讯汽车双轮驱动的、国内数据通信组件和布线领先企业、高速背板连接器国产替代先锋、数据中心高速组件成长的等。

  风险提示:对于高速铜缆价值量预期过于乐观风险,GB200机柜量产进度延后导致相关公司订单落地和业绩释放不及预期,相关公司设备或良率瓶颈导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良率低导致毛利率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恶化风险,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

  【GB200带动高速铜连接爆发,AI Scaleup高速铜缆性价比】

  GB200使用铜缆线背板互联引关注,高速铜互联在AI柜内场景已具有成熟经验

  GB200 NVL72通过NVLINK5将72个B200组成一个“GPU”。英伟达在2024GTC大会上发布GB200芯片以及NVL72机柜,通过高速铜缆互联形如一颗GPU。具体来看,每个NVL72机柜由18个compute tray和9个NVLINK Switch tray组成,每个compute tray包括2颗GB200芯片,每颗GB200芯片由2颗B200 GPU和一颗Grace CPU通过NVLINK C2C(单向450GB/s)连接而成。而每台NVLINK Switch则由两颗NVLink Switch4芯片组成,交换带宽为28.8Tb/s*2。每颗B200芯片通过NVLink5共900GB/s单向带宽(共36*224G SERDES)分别连接到18颗NVLink Switch4,而高速铜缆互联主要应用的场景正是B200芯片与NVLink Switch的互联。此外,每颗B200均配置了CX7或CX8网卡,通过400Gb或800Gb IB网络scaleout互联,对应每台compute tray 2个OSFP 800G或1.6T端口。

  图1:GB200 NVL72系统架构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研究所

  NVL72的高速铜连接架构设计。NVL72使用一层NVSwitch交换架构连接了72颗B200,这主要通过背板连接器到线背板再到交换芯片的跳线完成。根据Semianalysis的分析,每个Blackwell GPU都连接到一个Paladin HD 224G连接器,每个连接器有72个差分对(对应每颗B200 900GB/s*8*2的NVLINK收发带宽),连接到背板Paladin连接器后接下来使用了SkewClear EXD Gen2电缆背板连接到Switch tray的Paladin HD背板连接器(每个连接器有144个差分对),再通过OverPass跳线电缆连接到NVSwitch芯片。

  图2:GB200 NVL72 NVLINK互联网络架构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研究所

  图3:NVL72 overpass和背板连接示意图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研究所

  因此实际上GB200 NVL72使用了定制的高密度背板连接器和线背板模组来解决72颗B200与18颗NVLink Switch的机柜内互联,而为了解决Switch tray上PCB密集高频信号的串扰问题,还使用了OverPass近芯片跳线连接到背板。

  图4:NVL72机柜背部使用了密集的线背板互联

  资料来源:servethehome,研究所

  图5:NVL72 NVSwitch Tray使用了OverPass跳线(图中蓝线)

  资料来源:servethehome,研究所

  NVL36*2的高速铜连接架构设计。对于NVL36*2的定位是满足某些机柜功率、风冷散热有限制条件的客户需求,NVL36机柜的大区别一是同样配置了9个Switch tray(18颗NVLink Switch4芯片),相当于交换容量翻倍,二是是使用了可扩展的NVLINK Switch tray,两台NVL36机柜之间通过短距ACC铜缆互联。对于线背板和交换芯片跳线,NVL36采用了与NVL72相同的设计,相应的由于GPU数量减半,线背板和OverPass使用的电缆数量也近乎减半。但由于要实现两台NVL36的互联,每套NVL36*2系统将需要额外的162根1.6T ACC电缆互联,而为了将NVLINK Switch一半的带宽连接到前面板,英伟达还使用了的Densilink跳线产品,因此NVL36*2整体上跳线的用量是较NVL72基本相当的。

  图6:GB200 NVL36互联网络架构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研究所

  图7:两个NVL36机柜通过柜外线ACC连接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研究所

  除外,高速铜互联在AI短距离场景已有成熟经验,dojo/等均使用定制铜缆或DAC&AEC作为短距互联方案。以谷歌为例,其TPUv4服务器设计TPU和CPU板卡是分开的,使用PCIE外部线进行连接而在TPU互联域,谷歌使用的是3D torus网络架构,每颗TPUv4具有6*50GB/s ICI带宽,其中2条ICI链路在tray内通过PCB互联,3条链路使用400G DAC铜缆在机柜内与其他TPU tray互联,剩余1条链路通过400G FR4光模块连接OCS光交换机。自研芯片dojo机柜的设计则更加独树一帜,其基本芯片单元为D1芯片,25个D1芯片组成一个Training Tile,12个Training Tile组成一个服务器机柜,算力达109PFlops。为实现Training Tile之间的高速互联,特斯拉定制了通信协议,每片Tile的每一边通过10个900GB/s定制连接器和线缆组件实现9TB/s的超大带宽。

  图8:在TPUv4机柜中使用铜缆进行ICI机柜内互联(图中红部分)

  资料来源:《A Machine Learning Supercomputer with an Optically Reconfigurable Interconnect and Embeddings Support》,研究所

  图9:Dojo training tile之间通信采用定制连接器和组件实现每边9TB/s的高速率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研究所

  铜缆是AI高速高密度场景下当前通信性价比解

  聚焦铜互联:铜互联主要应用于芯片间互联及柜内互联等等短距离场景,传输距离通常在10米及以下。铜互连指的是主要使用铜作为材料的电信号通信方式(因其导电导热性能好,可塑性强),因此其涵义其实包括了芯片内互联走线(在芯片制造时实现)、芯片间(chiplet)走线(通常在基板上完成)、模组间走线(在PCB上完成)、PCB板间通信(一般通过背板、连接器或铜缆完成)以及机框之间通信(一般通过铜缆或光模块)。

  图10:铜互联应用场景示意图

  资料来源:OIF,研究所

  图11:铜连接不同场景的典型距离

  资料来源:OIF,研究所

  在224Gbps速率下, cable(铜缆)是SERDES LR(米级)建议的电信号通信方式。随传输速率增加,传统PCB信号衰减程度提升,采用增加层数和更换新型材料则会使成本明显提升,因此cable传输代替PCB成为有效解决方案。如图13所示,横轴代表信号频率,纵轴代表信号强度(dB负值越大衰减越严重),PCB信号(红、粉、黄)的下降斜率较cable(绿、蓝)陡峭的多。根据OIF对SERDES LR的测试数据,在224G速率下,cable可传输1米,是建议的通信手段。

  图12:不同速率的SERDES-LR在cable的传输距离

  资料来源:OIF,研究所

  图13:PCB的高频衰减曲线较cable陡峭许多

  资料来源:connectorsupplier,研究所

  AI Scaleup需要怎样的通信技术?综合考虑距离、功耗、密度、串扰、成本。Scaleup指的是使用统一物理地址空间将多GPU组成一个“GPU”节点,随着大模型参数的提升,扩大Scaleup域有助于张量并行效率更高,并且简化了AI算法编程。NVLINK是GPU实现Scaleup的主要通信方式,其通过NVLINK Switch实现节点内高速交换。NVLINK Switch 3高连接8枚GPU,而NVLINK Switch 4多可扩展576个,GB200 NVL72、NVL36*2的Scaleup域为72个GPU。在8颗GPU互联时,NVLINK主要通过PCB进行intra-board通信,距离通常在1米内;而72颗GPU互联达到了intra-rack、相邻rack通信,距离通常在1米至5米,因此距离成为GB200选择铜缆互联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与光通信(AOC、CPO)对比,根据TheNextPlatform报告,铜缆的cost成本仅为AOC的十分之一,虽然CPO在功耗、密度、距离都更有潜在优势,但当前产业链还不成熟,其对客户机房改造、服务器设计等“潜在成本”是要高出不少的。

  图14:不同通信手段功耗、成本、密度、距离对比

  资料来源:TheNextPlatform,研究所

  图15:不同距离的通信场景适用的通信手段

  资料来源:Cadence,研究所

  铜缆互联是NVL72&36机柜内、机柜间短距互联的性价比佳方案。GB200机柜compute tray与Switch tray之间的传输距离约为0.5-1米,使用了定制化的线背板模组cartridge结合高密度背板连接器来实现背板的互联,较PCB可行度更高、较光模块成本更低。而在Switch tray交换芯片到背板、前面板英伟达则使用了的OverPass、Densilink近芯片跳线方案,以避免PCB可能出现的高频信号串扰、信号衰减过快问题。在NVL36相邻机柜间,英伟达或选择有源铜缆ACC方案,较光模块成本更低、功耗更低。

  GB200高速铜缆市场分析:预计2025年高速铜缆新增市场近60亿美元

  我们看到目前市场主要使用两种方式测算NVL72内部线单机柜价值量,且可以相互验。

  一是根据在GTC2024上的介绍,NVL72使用铜缆互联较光模块节省了6倍的成本。我们首先计算采用光模块需要的采购成本:

  B200单GPU NVLINK IO带宽为1800GB/s双向,即900GB/s(相当于7200Gb/s)单向,如果采用800Gb/s多模光模块需要9*2=18只(收发各一个连接compute tray和Switch tray),NVL72需要72*18=1296只光模块。根据帕米尔研究的报告,800G多模当前的市场ASP在430美金左右,故NVL72需要的800G光模块成本为55.7万美元。与此对比,铜缆互联的成本预计在六分之一的9.3万美元左右。

  二是根据高速铜缆的量价关系测算。

  1)单颗B200芯片的单向IO带宽为7200Gb/s,如果采用200Gb/s的高速差分铜线收发共需要72根,故NVL72需要5184根高速差分铜线。

  2)该高速铜线需要从compute tray的背板连接到Switch tray的背板(平均距离0.5-1.5米),再从Switch tray背板连接到NVLINK Switch芯片(平均距离0.5米),因此若计算端到端单根铜线的平均长度在1.5米左右。NVL72需要约7800米的铜线。

  3)价格方面,Lightcounting在《High speed cables,linear drive and co-packaged optics》报告中给出的1.6T DAC和AEC 2025年的ASP分别为259美金和405美金,我们假设1.6T ACC 的ASP折中为330美金。假设1.6T ACC平均长度1.5米,由于单根ACC包括了16根200Gb/s单通道裸线,单根200Gb/s铜线每米的价格约为13.8美金。

  4)以上铜线价格为组件层面,包括了连接器、结构件以及毛利润,我们假设内部线成本结构与之类似,可得到NVL72机柜内部线组件的价值约10.7万美金。且若根据距离来判断,其中背板和跳线的铜线价值量约2:1关系。

  对于NVL36机柜,其包括了内部线和相邻机柜连接的1.6T ACC。主要变化为compute tray数量减半,但Switch tray数量相等。按照以上量价测算法,得到NVL36内部线铜缆长度为5184米左右,价值量约7.2万美金。

  外部线ACC部分。NLV36 Switch tray包括两颗28.8Tb/s交换容量的芯片,一半带宽用于相邻机柜连接,故Switch tray前面板的IO带宽为28.8Tb/s,如果采用1.6T端口,需要18个,即2*NVL36系统需要162条1.6T ACC铜缆,其价值量约为5.3万美金。

  此外,仍有短距scaleout网络使用到DAC&ACC。根据Semianalysis的测算,ACC、DAC还会用于InfiniBand网络compute tray与柜顶交换机的互联以及带外管理网络compute tray与管理交换机的互联,在NVL36*2 CX-8配置下,这些价值量合计1.02万美元。

  总结:根据以上测算,NVL72机柜的高速铜缆合计11.7万美金,而NVL36机柜的价值合计10.4万美金。根据Trendforce,2025年GB200机柜合并出货有望达到6万台,其中NVL36可能达到5万台。以此为核心假设根据以上价值量测算,我们得到2025年GB200机柜的铜缆市场将达到约64亿美元。

  【高速铜缆市场:使用场景不断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涉及多环节】

  高速铜缆使用场景,市场空间广阔

  高速铜缆组件由线材和连接器组成。以组件形式销售背板线模组、近芯片跳线以及外部IO DAC&ACC,高速线材和连接器作为重要原材料可能选择外采或代工方式。根据招股书,高速线缆组件产品工序包括外购线材、智能裁切、电子布线、导线端头处理、与自制的连接器端接、灌封、包装处理。高速线模组作为新兴的高速铜连接产品,工艺壁垒较高,以华丰科技的产品为例,工序合计达到1000道以上,焊点平均6000个以上,每个焊点均需性测试,且位置精度控制在±0.005mm,每个工序良率在99%以上。

  图16:高速线缆组件产品制造流程

  资料来源:招股书,研究所

  图17:金属材料、线材是2022年原材料BOM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招股书,研究所

  分应用场景来看,铜互联应用场景主要有芯片直出跳线overpass、服务器内部线、背板互联线和机柜外部线。具体来看,高速跳线overpass可解决数据量激增及带宽更高时面临的传输问题,可实现AISC与背板、ASIC与IO接口及芯片之间的互连,芯片跳线主要包括C2B(芯片对背板)线、C2C(芯片对芯片)线、C2F(芯片对前面板)线;服务器内部线主要包括MCIO线、PCIE线及SAS线等等;机柜内高速背板互连指背板和单板之间通过裸线进行互连,机柜外部通过高速铜缆ACC连接到服务器SFP/QSFP等IO端口,再通过服务器内部跳线进行数输,或实现机柜与机柜之间的互联。

  在GB200机柜里,背板线模组cartridge、NVSwitch overpass&densilink、PCIE、ACC即分别对应的是高速铜缆背板互联、芯片飞线、服务器内部线、外部IO线场景。GB200系列成为高速铜互连经典系统的使用场景,也成为大的增量市场。我们尝试分别计算高速铜互联四种场景的市场空间(组件层面):

  1)高速线背板:根据Business Research报告,背板连接器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为19.4亿美元,但主要为板间高密度连接器互连方式,线背板模组将主要用于AI服务器机柜、高速框式交换机、路由器等。若按照2025年5万台NVL36+1万台NVL72机柜,参照我们上文单机柜线背板价值量测算,将新增25亿美元市场。

  2)近芯片跳线:其使用有两种场景,一是在服务器、网络设备SERDES速率达到112G以上时PCB传输距离和性能不满足要求;二是某些结构紧凑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设计时用于节省PCB面积,充分利用空间。目前市场缺乏相关统计数据,参考我们上文的价值量测算,按照2025年5万台NVL36+1万台NVL72机柜,将新增21.6亿美元市场。

  3)服务器内部线:广泛应用于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中存储、网卡、GPU卡与PCIE总线的互联。根据trendforce,2023年服务器出货量1443万台,按照平均每台服务器2路CPU,每路CPU使用一条PCIE4.0*16连接线,单跟价格200元(参考技嘉PCIE4.0*16显卡延长线)计算,2023年服务器内部线市场规模在8亿美元左右。

  4)外部IO线:根据LightCounting,2023年DAC&ACC市场规模为4.4亿美元,按照上文2*NVL36需要DAC&ACC 5.3万美金,2025年5万台NVL36计算,将新增13.4亿美元市场。

  图18:铜互联高速通信线类型

  资料来源:安费诺,TE,samtec,山西券研究所

  外部线可进一步分类为无源DAC、有源 ACC(Active Copper Cable)和 AEC(Active Electrical Cable),功耗均低于AOC。以400G为例,无源DAC使用导电铜线在两端之间直接连接,不包括有源元件,因此成本,传输距离不超过3米,主要用于系统内机架连接,功耗也;有源铜缆(ACC)在电缆内部添加了有源信号驱动器或均衡器芯片,可以补偿铜传输造成的部分损耗,因此传输距离可达DAC的2到3倍,功耗也随之增加;有源电缆 (AEC)在电缆内部包含retimer,可以在传输开始和结束时清理、去除噪声并放大信号,因此传输距离可达近10米,功耗也高于ACC,但仍低于有源光缆AOC。根据LightCounting的预测,2024年后DAC和AEC的市场增速远高于AOC,2028年AOC+DAC+AEC市场将超过25亿美元。其中由于AI集群建设对800G、1.6T有源铜缆的需求激增,2025年后800G AEC需求增长,2026年后1.6T AEC需求增长。

  表1:AOC、DAC与AEC比较

  资料来源:九州互联科技,山西券研究所

  图19:LightCounting预测DAC和AEC市场将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山西券研究所

  图20:LightCounting预测AI将给800G、1.6T AEC带来爆发式增长

  资料来源:LightCounting,山西券研究所

  高速铜缆线材:高速线材具有设备和工艺壁垒

  从高速通信线制造环节拆分来看,1)材料处理:合金铜线经过拉丝工艺变成细铜线,其中核心原材料是高纯度铜材(主要供应商有博威合金、威兰德等),决定了电缆的导电性能,再通过电镀/化学镀银等方式形成镀银线(主要供应商有恒丰特导等);2)缘:镀银铜线经过挤塑缘、编织、挤塑护套、成圈包装等流程形成芯线(多数为线材厂商内部完成),其中护套材料根据民品/军品要求不同使用材料不同。一般来说单根芯线可由数根至十根以上不等数量的镀银铜线绞合而成,而对于高速数据通信芯线而言,通常由一对差分线组成;3)编织:芯线经由缘押出、平行对绕包、编织、挤塑护套等环节形成成品线材(主要供应商有安费诺、乐庭智联、安澜万锦、神宇股份、景弘盛、蓝原科技等),至此完成线材制作;4)组件组装:成品线材加上连接器可成为完整线束产品,即我们提到的高速铜互联组件,用于不同互联方案,主要供应商有安费诺、泰科、莫仕、立讯、兆龙、金信诺、华丰等厂商。

  图21:同轴电缆制作过程

  资料来源:神宇股份招股书,山西券研究所

  不同环节设备和材料对芯线到线材制作有重要影响,具体来看:

  1)缘芯线压出:缘材料对成品性能有大的影响,目前主要有PP、FEP、铁氟龙、FEP发泡、铁氟龙发泡材料等,对于PCIE6.0以上高速传输材料缘材料普遍使用发泡材料。对于缘工序来讲,需要严格控制的是缘外径、同心度、椭圆度以及电容等。2)平行对绕包:即将2根缘芯线及地线集合在一起,同时在外面包上一层铝箔或铜箔麦拉和一层自粘聚酯带,过程将影响线材的阻抗、延时差、衰减等;绕包工序中铝箔&铜箔的厚度和重叠率要严格控制,同时聚酯带绕包的方向应于铝箔&铜箔相反,同时对自粘聚酯带的加热温度也要控制。此外,平行绕包线弯曲性能差,还应尽量避免弯折,尽量做到伏贴和保护芯线。;3)线材编织:通过编织机在成缆芯线外面编上一层金属屏蔽网,以增强线材的屏蔽效果,过程中需对线材的收放线张力及排线等进行控制;4)线材外被压出:通过压出机在编织或成缆线材外面押上一层聚烯烃材料被覆 ,对线材加以保护,过程中需对张力及排线、押出方式等进行控制。

  图22:罗森泰的高性能挤出机系列

  资料来源:罗森泰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图23:东莞冠博机电生产的细电线编织机

  资料来源:冠博机电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铜互连高速连接器:技术和专利壁垒高,市场份额集中在欧美巨头

  数据中心连接器为通信连接器市场里高速成长的分支。根据bishop&associates,2022年连接器市场规模为841亿美元,其中通信为占比大的细分市场。通信连接器包括无线射频连接器、微波连接器、背板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等,主要应用在电信和数据中心两大市场。由于发达国家5G建设的阶段性放缓、传输网建设的周期性等因素,通信市场表现平缓,而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算力建设2024年后驱动科技企业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大幅提升,且主要用于AI服务器采购,数据中心成为通信连接器市场增速快的赛道。

  图24:连接器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方向电子招股书援引bishop&associates,山西券研究所

  图25:2022年连接器应用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方向电子招股书援引bishop&associates,山西券研究所

  GB200高速铜连接中主要涉及到的是IO CAGE、背板连接器、近芯片连接器等。GB200机柜对于高速连接器的用量提升显著,其中800G、1.6T IO CAGE用于和光模块&ACC对插的端口,尤其是1.6T IO CAGE单通道速率提升至224Gbps,对于高频高速防串扰设计成为难点。而背板连接器、近芯片连接器目前代表性的是安费诺的Paladin、OverPass系列,此类连接器的特点是超高速信号以及大电流密集传输,pin脚密集,对于连接器制造的精度、一致性、电镀处理难度大。

  图26:NVL72 NVLINK高速铜互联使用的连接器种类和数量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山西券研究所

  图27:NVL36*2 NVLINK高速铜互联使用的连接器种类和数量

  资料来源:Semianalysis,山西券研究所

  高速高密度连接器技术、专利壁垒高,市场份额高度集中。根据华丰科技《IPO首轮问询回复意见》,通讯高速连接器的关键工序和核心环节包括磨具设计与制造、塑压成型、冲压成型、玻璃密封连接器烧结、壳体类零件机加工、接触件零件机加工、表面处理、接触件制造、零件热处理、接触簧片的自动连续塑封、自动装配和检测、模块化&无缆化产品装联等细节,核心包括成型精度、精度一致性、表面镀膜一致性、接触件使用寿命、接触件应力、热性能等等。根据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重点电子元器件研究报告(缩写版)》,在25Gbps及以上高速连接器领域,泰科、安费诺、莫仕三大美国巨头通过、相互授权专利长期处于,形成“一家独大两强相随”面。其中25Gbps连接器市场安费诺、莫仕、申泰、泰科分别占比72%、20%、3%、5%;56Gbps连接器市场安费诺、莫仕、申泰、泰科分别占比60%、28%、10%、2%。

  高速铜互联组件:竞争格相对集中,国产替代具有空间

  由于高速铜互联组件厂商的话语权主要集中在连接器领域,因此连接器的竞争格基本顺延到组件市场,国内厂商仍有替代空间。根据QYReasearch《高速直连铜(DAC)电缆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9》,外部IO组件DAC,目前主要供应商包括安费诺、molex、泰科、Juniper、Volex、英伟达、泛达、博迈立铖、佳必琪、立讯等。2022 年前十强厂商占有大约 69.0%的市场份额,其中安费诺为主要供应商,份额领先;国内厂商主要包括立讯精密、兆龙互联、金信诺等。而对于高速背板领域,根据华丰科技招股书,安费诺、泰科、莫仕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国内逐渐形成了以华丰、庆虹、中航光电为主的格。对于近芯片跳线领域,我们认为安费诺在处于对领先,海外samtec、泰科,国内立讯精密、华丰科技等处于挑战者。,服务器内部线领域,竞争格相对分散,海外玩家主要是安费诺、泰科、molex、Volex、samtec,国内玩家包括立讯精密、鸿腾精密、兆龙互连、金信诺等。

  高速铜连接市场有望从英伟达引领扩散到海外 UALINK 和国产配套,铜连接作为Blackwell 显著的增量产品有望“”光模块行情,2025 年市场需求或爆发增长。NVL72的意义在于引领scaleup通信技术发展,海外 UALINK 以及国内智算集群均有望跟进。今年5月底,英特尔、AMD、博通、思科、谷歌、HPE、Meta 和微软宣布建立 UALink 推广工作组,以指导数据中心AI 加速器芯片之间连接组件的发展,希望未来可以取代 NVLink 接口。UALink 1.0 规范将支持多达1024个加速器内存统一互联,虽具体实现方式仍未知,我们认为高速铜缆架构不失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国内方面,中国移动编制的《面向超万卡集群的新型智算技术白皮书》倡议加速推进超越 8 卡的超节点形态服务器,优化 GPU 卡间互联协议实现通信效率跃升,可以期待国内AI大芯片在 scaleup 互联技术也在酝酿更大的动作。以华为为例,其2022 年底推出的“天成”多样算力平台旨在设计更高的算力密度,超节点形态服务器设计将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图28:UALINK 拓展通用 scaleup 协议

  资料来源:云,山西券研究所

  图29:华为“天成”机柜级算力平台产品

  资料来源:华为,山西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与建议关注】

  聚焦英伟达上游配套,关注国产方案

  投资角度来看,国内公司主要聚焦于英伟达上游配件供应,海外连接器巨头配套:高速裸线、CAGE代工将受益于产能扩张和价值量提升。由于与英伟达的联合研发以及对于核心专利的掌握,GB200高速铜连接前期价值量或将主要集中于以安费诺为代表的连接器巨头厂商。安费诺成立于1932年,是大连接器和线缆组件制造商之一,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并在多地设有超过100家子公司及办事处,产品涵盖线缆及连接器等全面组件,下游应用到工业、消费电子、通信等多领域。根据2023年年报,公司用于数据中心占比约为19%,出货地区主要为北美地区。

  图30:安费诺2023年收入下游主要领域

  资料来源:安费诺2023年年报,山西券研究所

  图31:安费诺2023年收入出货地区

  资料来源:安费诺2023年年报,山西券研究所

  针对GB200集群,国内集中了安费诺大的信息通信产品线配套产能,其对于224G高速线、cage结构件等高速产品配套需求或增加,同时对于中低端产品线的产能外包需求也将外溢。安费诺国内合作伙伴包括乐庭智联(沃尔核材)、神宇股份、鼎通科技、奕东科技等,以沃尔核材为例,根据2024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高速通信线订单需求在不断增长,已下单采购几十台绕包机和多台芯线机以进一步满足产能需求,可预见未来由产能提升和产品价值量提升带来的收入增长。

  图32:安费诺Spectra-Strip 224G高速线与各种高密度连接器组成了面向数据中心的铜连接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Amphenol OverPass》,山西券研究所

  产业链公司简介

  从产品应用领域及与下游客户合作来看,产业链相关推荐公司主要包括线材及连接器相关厂商,包括立讯精密,神宇股份,沃尔核材,新亚电子,鼎通股份、兆龙互联、华丰科技等。

  立讯精密:拥有高速铜连接全套解决方案。公司在数据中心通信互联方面产品主要包括电连接(连接器及连接器模组,线缆及线缆模组),光联接(AOC,光模块,光跳线等),以及热管理和电源等。根据公司2024年4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公司可为英伟达NVL72提供约 209 万元的解决方案,包含电连接、光连接、电源管理、 散热等产品,后续有望受益于英伟达高速铜连接组件供应商的拓展以及UALINK成员、国产AI服务器等其他客户的导入。2023年,立讯精密营收2319亿元,其中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145亿元,高速铜连接将成为立讯通信业务有力增长引擎。

  图33:立讯高速铜连接产品

  资料来源:立讯精密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立讯精密的子公司汇聚科技专注铜缆和光缆组件产品并切入服务器代工。立讯精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对汇聚科技的,汇聚科技拥有超30年行业经验,以定制电线互联方案起家,目前供应各种铜缆和光缆电线组件、数字电线产品及服务器。其服务器业务于2022年以JDM/ODM模式切入,根据品牌客户的需求深度定制,有望充分利用公司在铜缆和光缆组件的设计制造优势为服务器客户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根据汇聚科技2023年年报,自2023年3月31日至12月31日的会计年度期间收入为48亿港币,电线组件(包括数据中心、电讯、医疗设备、工业设备、汽车)、数字电线(包括网络电线、特种线)以及服务器业务分别占比35.8%、18.0%、46.2%。

  风险提示:数据通信组件客户开拓不及预期、224G高端组件产品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图34:汇聚科技电信与数据通信连接方案

  资料来源:汇聚科技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图35:汇聚科技汽车线束连接方案

  资料来源:汇聚科技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沃尔核材:子公司乐庭智联是国内高速线材领军者。公司主营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产品,其中电线产品主要由子公司乐庭智联经营,包括高速通信线、汽车线、工业线及消费电子线等,为直接线材产品。公司与安费诺、莫仕等头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多款单通道224G的高速通信线已通过客户测试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在产能方面,乐庭拥有绕包机140多台,芯线机近20台,仍有几十台绕包机和多台芯线机已订购。外部IO线方面,公司正配合客户进行1.6T高速线产品打样。我们认为公司在高速通信线领域技术储备充分、产能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大客户订单爆发。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未做好应对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高速通信线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导致订单丢失风险,高速通信线良率爬坡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图36:乐庭智联QSFP高速电线系列

  资料来源:乐庭电线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图37:沃尔核材电线电缆业务近十年收入毛利率变化

  资料来源:wind,山西券研究所

  神宇股份:专注同轴电缆产品,高速线材异军突起。公司从事高频射频同轴电缆产品生产,主要产品为射频同轴电缆、射频连接器和组件,包括细微射频同轴电缆、细射频同轴电缆、半柔半刚射频同轴电缆、稳相微波射频同轴电缆、军标系列射频同轴电缆等多种产品。公司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等消费电子市场已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在高速数据中心领域已形成定制化、特化产品系列,取得多家国内外重要客户批量供货。公司拥有定制化挤出机、编织机、横卷机等充足产能,目前在手订单良好,2024Q1营收同比增长33.3%,将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和量产。

  风险提示:客户相对集中风险,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降低毛利率风险,射频同轴电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收入下滑风险,高速通信线人才流失或短缺的风险。

  图38:神宇股份产品覆盖通信、消费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多领域

  资料来源:神宇股份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新亚电子:主要聚焦服务器内部线,安费诺高频高速PCIE线材主要供应商。公司是精细电子线材厂商,主营线材产品涉及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通信及数据中心等。在高频高速数据线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PCIe4.0/5.0/6.0等,主要用于AI人工智能服务器,向美国安费诺(直接客户为厦门安费诺电子装配有限公司)等客户供货,终端应用客户包括戴尔、惠普、浪潮、谷歌、亚马逊、微软、甲骨文、中科曙光、新华三等服务器制造商。2023年公司营收31.9亿元,通信线缆及数据材料营收14.7亿元,近几年高频高速线材的营收平均在7000万元左右,目前根据客户指引稳步扩产。

  风险提示:铜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整合风险和对于少数股权的经营管理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线材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图39:新亚电子下游客户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山西券研究所

  图40:新亚电子用于服务器的SATA线产品

  资料来源:新亚电子官网,山西券研究所

  鼎通科技:通讯、汽车双轮驱动,在数据中心领域主要供应高速IO壳体以及背板连接器组件。公司高速通讯连接器及组件主要包括高速背板连接器组件和IO连接器组件,形态为精密结构件和壳体(CAGE)等。在通讯领域,公司与安费诺、莫仕、泰科、中航光电等建立了长期稳固合作关系,其QSFP-DD 112G/OSFP-DD/OSFP系列不断加大与客户合作。汽车连接器及其组件主要供应控制系统连接器、高压互锁连接器、线束连接器、高压连接器、电控连接器等,不断加深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南都电源、蜂巢能源、富奥汽车、罗森博格等客户合作。2023年,公司营收6.1亿元,其中通讯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分别实现3.5亿元、2.1亿元。

  风险提示:铜材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下行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导致新增产能消化不足风险,高速通讯连接器新料号导入节奏不及预期风险,汽车行业增速下滑风险。

  图41:鼎通科技通讯连接器组件

  资料来源:鼎通科技招股书,山西券研究所

  兆龙互联:国内数据通信组件和布线领先企业。公司从事数字通信电缆行业,产品包括数据电缆及布线(覆盖从5e到8类的数据电缆)、电缆(包括高速传输电缆、工业数字通信电缆)以及连接产品(包括数据电缆组件、高速电缆组件、工业电缆组件)。在高速通信领域,公司的高速传输电缆用于交换机与服务器集群设备之间、服务器内部的高速平行传输对称电缆,目前已出货单通道112Gb/s的产品。公司致力于将电缆产品向下游延伸至组件,其高速电缆组件拥有高速电缆、PCBA、线端连接器整体制造能力,已实现QSFP-DD 800、OSFP 800等高端DAC/ACC外部IO组件的出货。2023年,公司营收15.6亿元,以数据电缆收入为主,营收12.3亿元,其次连接产品、电缆分别营收1.2亿、1.2亿元。

  风险提示: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外投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高速电缆组件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图42:兆龙互连高速互连产品

  资料来源:兆龙互连2023年年报,山西券研究所

  华丰科技:高速背板连接器国产替代先锋,受益于国产算力建设。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核心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经过改制解决了历史包袱、实现了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激励。公司聚焦在防务类、通讯类、工业类三大连接器领域,2023年营收8.9亿元,连接器、系统互连产品、组件分别营收5.1亿、2.0亿、1.6亿元。高速线模组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几年重要引擎,作为国产替代主要承研和制造单位,公司解决了模组生产中的高速连接器、微小零件激光焊接、电阻焊接以及焊接性技术难题,目前已投资建设高速线模组6条产线,并于7月开始进行批量生产交付。公司的高速线模组产品包括背板高速线模组、IO高速线模组、板内CTC高速线模组以及板间BTB等主流架构产品,与海外巨头安费诺等完整对标。目前112G高速背板产品已批量发货,224G产品已达到样品试制合格状态,还实现了服务器液冷cable tray研发以及200针级双LGA IC Socket国产替代。

  风险提示:主要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专利申请无效和侵权纠纷风险,军工业务受行业波动订单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高速背板竞争格恶化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图43:华丰科技通讯连接器产品

  资料来源:华丰科技招股书,山西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1)对于高速铜缆价值量预期过于乐观风险。英伟达GB200项目是224G高速铜缆产业界投入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目前产业链多处于验或小批量出货阶段。高速铜缆的单机柜价值量、市场空间取决于供应商报价、安费诺毛利率策略、英伟达成本管控等多方面因素,本报告的测算可能过于乐观。

  2)GB200机柜量产进度延后导致相关公司订单落地、业绩释放不及预期。GB200产业链涉及到高端制程代工、COWOS封装、HBM3e芯片、光模块、PCB、高速铜缆等诸多环节。任一环节出现良率、产能爬坡瓶颈均会影响GB200机柜量产节奏,从而导致铜连接相关公司业绩释放不及预期。

  3)相关公司设备或良率瓶颈导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224G高速铜缆生产需要的设备包括挤出机、绕包机及相关测试机台等,行业短时间内爆发可能导致设备交期延长进而导致相关公司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从而有订单丢失或份额不及预期风险。

  4)原材料成本上涨、良率低导致毛利率不及预期风险。高速铜缆企业的毛利率取决于订单价格、上游铜材、屏蔽缘材料、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等诸多因素,倘若原材料成本上涨超预期或生产良率较低将导致BOM成本、制造费用等占比超出预期,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5)竞争格恶化风险。首先224G高速线缆组件属高毛利产品,下游连接器巨头若扩产充分可能增加内部产能配套比例从而导致高速线材采购量下降;此外,若更多的企业掌握高速铜缆生产工艺和产能储备,下游客户的选择可能更加多元,高速铜缆企业议价能力相应下降,从而导致订单价格大幅下滑,产生营收增速放缓、毛利率下滑等风险。

  6)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本文指出,在AI Scaleup互联中可选通信技术包括PCB、铜缆、AOC、OIO等,当前铜缆在通信性能和方案成本上相对折中为佳方案。随着互联距离从机柜内拓展到机柜间以及通信带宽的进一步增长,光通信可能成为在性能上的唯一解决方案;且随着OIO、CPO等光电集成封装技术成熟,光通信短距互联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铜互联在某些场景使用价值可能被光通信所取代。

  特种光纤的前沿发展

  多芯光纤(7-19芯)实现空分复用,芯间串扰<-30dB。氟化物光纤红外传输范围扩展至4.5μm,用于激光武器能量传输。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达100W^-1km^-1,是普通光纤1000倍。稀土掺杂光纤(如Er/Yb)功率转换效率>80%,用于10kW级光纤激光器。生物相容性光纤(直径125μm)可植入体内进行光遗传学调控。超低损耗硅基光纤(0.142dB/km)支撑跨洋通信系统升级。

  历史对于后人不仅仅是一种追忆,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中得到启迪:只有不断,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历史已经明,电线电缆产品的发展是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会推动社会某一领域的突变。

  一、发现“电”可沿金属线传输(1800年前)

  公元前500年,希腊泰勒斯发现摩擦生电。

  1729年,英国人格雷发现“电”可以沿金属线传输,人类有了“导体”的概念。

  1740年,法国的德札古利埃规定了导体与缘的定义。

  1744年,德国人温克勒用电线把放电火花传输到远距离,宣告了电线的诞生。

  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并用电线接地,这是电线的首次实用化。

  1799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电池,获得了持续电流。

  二、“电报机”的发明推动了电报电缆的研发、应用(1875年前)

  十九世纪初,丹麦的奥斯特、英国的法拉第、德国的欧姆、美国的亨利等大批欧美物理学家不断发现和创立了现代电学、电磁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电力、信息传输打开了闸门。

  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成了部电磁指针电报机,用于1公里长的线路上,用了6年。

  1835年,美国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促进了通信电缆的发展。

  1839年,库克、惠斯登在伦敦建成了条21公里长的电报线路。1841年纽约港敷设了橡皮缘的海底电报电缆。

  1851年,英国敷设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此后,欧美各国竞相发展;二三十年间,电报电缆几乎遍连各国的主要大城市。至1920年,英国建成了连接英联邦各国、环绕世界的电报电缆网,引发了美、日等国敷设海底电报电缆的高潮。

  1871年,英国大东公司在中国上海与日本长崎之间敷设了橡皮缘海底电报电缆。

  三、线缆产品在三大领域遍地开花(1980年前)

  (一)电磁线

  1、1875年,美国人亨利取得了个缘漆和纤维专利。美国GE公司在1902年制成醋酸纤维漆包线;1909年制成油性漆包线;1925年制成聚乙烯醇缩甲醛线;1938年发明了缩醛漆包线;1954年发明了聚酯漆包线。

  2、日本在1939年开发了玻璃漆包线;1954年制成了硅酮漆包线。德国在1940年制成了聚氨酯漆包线。

  3、美国道奇公司在1951年发明了自粘性漆包线;1963年制成了复合漆包线。

  4、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发明了丙烯酸漆包线;1961年制成聚酯亚胺漆包线和聚酰亚胺漆包线;1964年制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

  5、上海电缆研究所在1966年制成聚酰亚胺漆包线;1970年制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

  (二)通信电缆

  1、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机,美国制造市内通信电缆。1878年,美国在纽约与波士顿之间开通了条长途话缆线路。

  1889年美国WE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纸带绕包缘铅包市内通信电缆。

  1891年英法海峡敷设早的海底话缆。

  1898年英国在伦敦与伯明翰之间敷设了一条长达46公里的19个四线组成的长途通信电缆;用至1938年又改为载波通信。

  2、1921年,美国与古巴间敷设了条同轴海底话缆。

  1932年,英国与比利时之间敷设了条载波传输的海底同轴电缆。

  1936年,德国制造宽带同轴电缆用以传输电视。

  1939年,德国、美国开发了聚乙烯料,应用于各种通信电缆。

  1944年,美国与法国间敷设了距离长的(100海里)海底电缆。

  1949年,美国制成公用天线电视电缆(CATV)。

  1950年,美国制成全塑(PE)皱纹铝带综合护层电话电缆。

  3、1956年,英、美、加三国合作敷设了条跨越大西洋的对称式电话电缆,全长4300公里;1959年,美、法、加三国合作敷设了第二条大西洋海底通信电缆(同轴式)……。至1976年,共敷设6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通信电缆。此后,在大西洋及各个海域陆续又敷设了大量的海底通信电缆,使世界各地区、各国之间信息传输畅通。

  4、1976年10月,中日之间的海缆系统开通,有480话路。

  (三)电力系统用线缆

  1、1879年,美国爱迪明了白炽电灯,制成黄蔴沥青缘电力电缆,敷设于纽约。同年,瑞士博雷尔发明压铅机,可制造铅包电缆。

  1887年,美国布鲁克斯用低粘度缘油浸渍纸作为电力电缆的缘。

  1888年,英国费伦蒂制成10KV油浸纸缘电缆(二芯,同芯式)。

  1890年,美国制成三芯油浸纸缘电力电缆。

  1893年,英国BICC公司开始生产纸力缆。

  1910年,德国在柏林敷设30KV三芯电缆,1911年敷设60KV单芯电缆。

  日本于1911年生产10KV纸力缆。

  2、1877年,美国托马斯发明了铜线冷拉工艺,使铜线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大幅提高,可用于作架空导线。

  1882年,德国采用铜架空线输送直流电,1886年采用美国用架空线传输交流电。

  1895年,美国首次制成铝架空线;1908年采用钢芯铝绞线。1915年首次生产铜包钢线。

  1922年瑞典研制出1号铝合金架空线。

  3、1903年,IEC制定了靱炼铜的导电率标准(IACS)。

  4、1917年,意大利发明了自容式充油电缆。

  1923年,美国敷设66KV充油电缆;1924年敷设132KV充油电缆。

  1932年,意大利在米兰敷设220KV充油电缆。

  1938年,瑞典南方电厂敷设380KV充油电缆;1955年敷设425KV充油电缆。

  1957年,法国制造500KV充油电缆。

  1972年,美国制成500KV钢管充油电缆。

  1959年,中国研制出66/110KV和220KV自容式铅包电缆试样;66KV电缆于1964年在大连第二电厂应用。110KV电缆在1968年用于南京长江大桥旁(过江电缆)。1973年,制成330KV充油电缆用于刘家峡电站二期工程。

  5、1937年德国首次研制出PVC缘电线,很快在各国得到发展。

  1946年,美国首次制成15KV聚乙烯缘电缆;1952年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制造电线。1958年美国采用了DCP后,发明化学交联法;1967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硅烷交联法。这些,使各种交联型线缆产品得到迅速发展。

  1961年日本购得美国专利首先制造化学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1962年制成66KV级,1973年试制275KV级交流电力电缆和500KV直流电缆。1980年研制500KV级交流电力电缆;并于2000年在东京安装,开通使用(39.8公里)。

  1983年,中国由上缆、沈缆和电缆所合作研制成500KV充油电缆及附件,在辽锦线上挂网试运行。

  四、向着更高、更广、更精的目标前进

  (一)输电电压更高,从架空线网开始

  1、1964-1968年间,美国、前苏联架设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

  2、1973年,中国湘潭电缆厂制造钢芯铝绞线,敷于南京长江大桥旁,长1.93公里;1978年研制铝-镁-硅稀土架空导线。

  1980年,武汉电线厂生产稀土铝合金导线。

  3、1999年,日本建设交流1000KV、8分裂架空线网,长250公里。

  4、2007年,中国开始建设±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网。

  (二)光通信扩展着信息传输的未来

  1、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首次提出用石英纤维远距离传输光波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出低损耗石英玻璃纤维。1976年,美国贝尔与西点公司建成光通信实验室;同年,法国安装了19芯光纤的光缆线路,美国安装了144芯光纤的光缆线路,供试验用。

  2、1974年,日本用光缆传输彩电视成功。1978年,中国上海电缆研究所研制成功短波长松套层绞光缆,随后在上海电话线路中运行。

  3、1983年,英国电信公司首次正式应用了8芯单模光纤的光缆线路,长27公里。

  1985年,日本建设贯通全国的、长达3400公里的光缆线路网。

  1986年,英国-比利时建成条海底光缆线路。1988年又开通条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线路,长6500公里。至1996年,共建成7条跨大西洋的光缆线路。

  4、1989年,美国与日本间的条太平洋光缆线路开通。至1997年光缆互联线路网(FLAG)投入运行,光缆线路总长2.8万公里。

  5、1993年10月,世界长的一条陆上光缆(成都514厂制)在中国开通;从北京到海南,全长4700公里。随后又与亚太9个国家或地区联合建成亚太海底光缆网,总长1100公里。

  (三)超导电缆方兴未艾,正走向实用

  1、1962年,美国开发出超导电磁线。

  1967年,英国进行超导电缆通电试验,并于1970年建立超导交流试验线路。

  1972年,美国研制成可绕性带缘超导电缆。

  2、1995年,美国超导公司建成首条30m长的高温超导电缆线路。

  2002年,日本完成一组100m、66KV/1KA的平行三芯超导电缆试验系统;2003年又完成500m,77KV/1KA的高温超导电缆试验。

  3、2004年,中国北京英钠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30m、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在云南普吉变电站并网试运行。

  4、2006年,美国超导公司研制出600m、3相、138KV、2.4KA的冷缘高温超导电缆开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