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品牌:哈布斯堡国际拍卖
-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
年代:可咨询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佛像是华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代表着一个时代最高的审美。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购买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二十年前,佛像收藏还仅仅是杂项专场中的一个小门类,如今佛像专场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大项,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人气最高的专场之一。
-
服务特点:
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起源於19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歐洲歷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來自法國,最早居住在法國阿爾薩斯, 後來向東遷移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逐漸擴張到整個德意志地區。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
邓州佛像拍卖价格透明
近些年佛造像的市场表现力是不错的佛教艺术品在收藏板块里属于沉淀率比较高的一个门类,许多买家或藏家在拍到一件佛像后,往往不会轻易转手,这其中一方面既包括了佛教艺术品独特的宗教信仰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佛像板块至今没有受到市场爆炒,前景发展还是有很大空间的综合这两个因素,造成了佛像艺术品的沉淀率较低,而这种现象在拍卖市场中的直接表现就是藏家惜售,拍品征集更加困难,但需要说明的是,因沉淀率造成的藏家惜售和征集困难是良性的这种现象有利于这一板块的持续发展,从而避免因市场运作所造成的过度消费现象产生。
从此尊造像的外貌特征和艺术特点来看,我们能一窥早期尼藏佛教艺术的风采神韵。首先,此尊造像面部特征虽然被后期彩绘遮盖,但其方圆的脸型、宽广的额部仍然带有尼泊尔造像艺术的特,尤其是五官的位置整体偏下,这一特点在早期尼藏艺术的造像和绘画中表现得为明显,萨迦寺、夏鲁寺都藏有大量实物遗存能够验这一点。至15世纪上半叶,西藏本土艺术开始逐渐显露,这种具异域特的面部表现开始向反映藏民族审美转化,并完成造像本土化的改造;其次,造像主尊所穿袈裟紧贴躯体,仅在衣领、衣袖的边缘铸出连珠纹用以表示袈裟外形,为典型的萨尔纳特式衣纹。此种衣纹样式在南亚地区造像中为常见,后传入西藏,被广泛应用于藏传佛教造像之中,堪称古印度造像与汉地造像的大区别之一。15世纪后,伴随汉藏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藏艺术开始流行,汉地传统层叠衣褶的服饰式样被广泛应用于藏传造像上,萨尔纳特衣纹样式逐渐减少并日趋程式化,此种纯正的萨尔纳特衣纹样式已不多见了;再次,主尊肌体光滑劲健,富有力度,手脚刻画生动细腻,这些特点在国内外公私机构收藏的马拉时期造像中均有发现。此尊造像衣领上的稻叶纹饰也是13-14世纪十分流行的衣领表现方式,14世纪之后,尼藏艺术的装饰化风潮达到顶峰,繁复华丽的卷草纹饰开始取代这种稻叶纹饰成为尼藏佛教艺术的主流。这些艺术特征使我们对这尊造像的时代和风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将其归属于13世纪尼藏风格造像作品的依据十分充分。
佛父以寂忿相凝视佛母,双运于镀银莲花日轮座上,表现出和合而无欲的高境界。此像肢体结构准确,铸造工艺精湛,堪称明初藏西地区金铜造像艺术成就的生动写照。明永乐 铜鎏金财神款识:《大明永乐年施》高:20.8 cm (8 1/4 in)说明:附纽约佳士得拍卖图录来源:1. 纽约佳士得2016年3月17日,编号 1413来源:2. 美国华盛顿 Carter F. Burckhardt 先生及女士旧藏,1910-1940年上海购入
首先,我们从辽代的作品风格来谈。自从汉代的白马驮经一梦之后,佛教便绵延地传入了中原大地。经过了几个朝代的更迭,与晨钟暮鼓信仰的传递,佛教艺术作品发展至于辽代也自成一派风格。其风格上继承了唐代造像玩转活泼而不失端庄典雅的遗风,又在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此外,契丹不仅吸收了宋代造像写实的艺术手法,同时又融入了北方地区的审美情趣和技法。造像的风格更加贴近生活,世俗化味道更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