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佛像拍卖成交记录

名称:天津佛像拍卖成交记录

供应商:古玩古董鉴定收购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坂田

手机:19564183623

联系人:王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01688761

更新时间:2024-09-05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品牌:哈布斯堡国际拍卖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年代:可咨询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佛像是华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代表着一个时代最高的审美。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购买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二十年前,佛像收藏还仅仅是杂项专场中的一个小门类,如今佛像专场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大项,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人气最高的专场之一。
服务特点: 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起源於19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歐洲歷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來自法國,最早居住在法國阿爾薩斯, 後來向東遷移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逐漸擴張到整個德意志地區。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

  天津佛像拍卖成交记录

  鎏金铜佛像的出现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在汉朝,非正式其实还更早,在周朝时已经初见端倪,但并不是正式的。所谓正式在普遍说法上是指以国家为代表去迎请、礼请了过来这才是正式的。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才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来到中国。如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这个时期来到中国的。

  另外,我们还需关注此尊造像上一些有别于13世纪主流造像样式的艺术特征,而不是笼统地将其纳入13世纪尼藏风格造像的整体范畴。此像头顶的肉髻,相比萨迦风格、夏鲁风格等早期尼藏造像艺术作品更为硕大平缓,明显有别于这一时期尼藏艺术的主流造型,可能与西藏造像艺术的本土化有大关系。另外,此尊外型虽然劲健有力,但躯体匀称,姿态挺拔,不似萨迦风格和夏鲁风格造像粗大壮硕的夸张躯体比例,予人更为和谐自然之感。这个造型特点明显不是来自尼泊尔艺术的传统,更为彰显出帕拉造像的艺术神韵。由此可见,此尊造像应是以尼藏造像艺术为主,但留有较多帕拉造像艺术传统,同时,也显露出藏传造像向本土化转变的端倪。而造像上的一些细节表现,例如:袈裟衣纹边缘錾刻有等距的多线条图案,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其所属地域的审美和艺术功用。

  菩萨造像更是欠缺自由感,衣带帔帛等装饰亦稍显朴素,体形亦匀称有余,但气势夸张不足。由于晚唐到五代时间不过百年,佛像存世量较少,有些特征介于唐宋之问,不易区别,可仔细琢磨。总体而言,唐代佛像有以下七大特征,在鉴别佛像年代时,可以参考: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此尊造像以尼泊尔佛教艺术为蓝本,融入了西藏本土的审美元素,体现了15至6世纪西藏中部地区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佛陀身体挺拔,法相庄严,技艺成熟,金水明亮,保存状况完好。造像艺术中不乏释迦牟尼佛之题材,但如此精美完好、风格典型的作品,实不多见。十五 - 十六世纪 红铜鎏金宗喀巴大师高:19.6 cm (7 3/4 in)估价:HK$ 100,000宗喀巴大师(1357 - 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也是西藏为重要的宗教家,精神领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