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佛像拍卖记录

名称:三沙佛像拍卖记录

供应商:古玩古董鉴定收购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坂田

手机:13166003459

联系人:李总(微信同号)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01302463

更新时间:2024-01-08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品牌:哈布斯堡国际拍卖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年代:可咨询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佛像是华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代表着一个时代最高的审美。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购买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二十年前,佛像收藏还仅仅是杂项专场中的一个小门类,如今佛像专场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大项,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人气最高的专场之一。
服务特点: 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起源於19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歐洲歷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來自法國,最早居住在法國阿爾薩斯, 後來向東遷移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逐漸擴張到整個德意志地區。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

  三沙佛像拍卖记录

  鎏金铜佛像的鉴定

  鎏金铜佛像行情的一路走高,使收藏者投资信心倍增但同时也应注意佛像的辨伪。目前市场上包括一些拍卖活动中赝品不在少数主要有三类:一是大批量的粗制滥造的新品,这在古玩地摊市场中随处可见。二是以真品翻模制作的这一类作品,粗看颇有旧气,但只要仔细辨别佛像的脸部、手足部和衣纹等细节,还是能判断其真伪的,仿品在这些部位的处理往往比真品模糊或交待不清。还有较重要的一点是看包浆新的鎏金铜佛像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其光泽在光线的反射下折射回来的光线较刺眼。三是以旧的残件拼凑或在旧品上,添款以增加其价值。对这些作品的辨伪需要对佛教造像有一定的理解和熟悉。因为古时的工匠制作佛像必须遵循严格的佛教制度和制作规程,从整体上研究还是能看出其中之不统一性的。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像泥沙俱下中探寻珍品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佛教艺术品的关注增多,佛造像的收藏开始了由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到蒙古风格、东北印度、尼泊尔逐步到稀缺性品类和风格转移,这和之前只限在宫廷御制不同,一方面说明藏家对于佛教艺术、喜马拉雅文化认识的推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藏家的成熟度和市场相连,藏家在个人收藏体系也是一种扩大,比如对唐卡、法器这类艺术品也会有一些触及。与此同时,佛像收藏者也逐渐从企业家群体转向艺术爱好者和佛学精神的追求者。综合来看,佛像收藏市场的增值空间较为可观。并且,佛教艺品本身所蕴涵的宗教感、历史感与民族性也迎合了收藏爱好者与投资人对精神与信仰的追求。

  从此尊造像的外貌特征和艺术特点来看,我们能一窥早期尼藏佛教艺术的风采神韵。首先,此尊造像面部特征虽然被后期彩绘遮盖,但其方圆的脸型、宽广的额部仍然带有尼泊尔造像艺术的特,尤其是五官的位置整体偏下,这一特点在早期尼藏艺术的造像和绘画中表现得为明显,萨迦寺、夏鲁寺都藏有大量实物遗存能够验这一点。至15世纪上半叶,西藏本土艺术开始逐渐显露,这种具异域特的面部表现开始向反映藏民族审美转化,并完成造像本土化的改造;其次,造像主尊所穿袈裟紧贴躯体,仅在衣领、衣袖的边缘铸出连珠纹用以表示袈裟外形,为典型的萨尔纳特式衣纹。此种衣纹样式在南亚地区造像中为常见,后传入西藏,被广泛应用于藏传佛教造像之中,堪称古印度造像与汉地造像的大区别之一。15世纪后,伴随汉藏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藏艺术开始流行,汉地传统层叠衣褶的服饰式样被广泛应用于藏传造像上,萨尔纳特衣纹样式逐渐减少并日趋程式化,此种纯正的萨尔纳特衣纹样式已不多见了;再次,主尊肌体光滑劲健,富有力度,手脚刻画生动细腻,这些特点在国内外公私机构收藏的马拉时期造像中均有发现。此尊造像衣领上的稻叶纹饰也是13-14世纪十分流行的衣领表现方式,14世纪之后,尼藏艺术的装饰化风潮达到顶峰,繁复华丽的卷草纹饰开始取代这种稻叶纹饰成为尼藏佛教艺术的主流。这些艺术特征使我们对这尊造像的时代和风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将其归属于13世纪尼藏风格造像作品的依据十分充分。

  元末明初 红铜黄铜鎏金水月观音高:13.6 cm (5 3/8 in)估价:HK$ 150,000观音菩萨身材纤柔,呈姿坐于山石台座,姿态优美,俯视着世间的芸芸众生。这尊造像身体以红铜铸造,台座黄铜铸造并鎏金,视觉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工艺水准非同一般。整体造型端庄和谐,形神皆备,充分反映出元末明初的审美意趣与工艺水准,将观音菩萨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美好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