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品牌:哈布斯堡国际拍卖
-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
年代:可咨询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佛像是华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代表着一个时代最高的审美。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购买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二十年前,佛像收藏还仅仅是杂项专场中的一个小门类,如今佛像专场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大项,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人气最高的专场之一。
-
服务特点:
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起源於19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歐洲歷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來自法國,最早居住在法國阿爾薩斯, 後來向東遷移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逐漸擴張到整個德意志地區。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
天津佛像拍卖专场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量的佛教艺术品被制作。其中金铜佛像无疑从现世看来是最有魅力的。
所谓金铜佛像可泛指一切金属质地的佛像它可以是红铜、黄铜、青铜、铁、银甚至纯金。一般特指鎏金铜佛。佛教以感化世人、普度众生为宗旨佛教经典,也宣称佛陀法身不灭,只要在修行时观想佛的庄严宝相吟诵佛号佛便与你同在。而为彰显佛像的耀眼灿烂金色便必不可少。但由于金过于珍贵所以很少有直接用纯金来铸造佛像的,而且因为镕金流动性的问题造成纯金冷却后极易出现裂缝,以汞镀金法在铜佛表面贴金就成了佛教造像中常使用的方式。这些金铜佛像被各地寺庙供奉,辗转百年之后大部分流落民间也构成了今日佛像市场的蔚为大观。
估价:HK$ 600,000财神左手抱吐珠猫鼬,右手持摩尼宝珠,二腿左屈右稍伸,在莲花月轮上作坐,右足踏海螺宝,「入海取宝」。莲花月轮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作品体量硕大,金水肥厚,工艺流畅,脸部刻画传神,整体比例结构合理,舒朗有致,端庄大气。财神这类佛种亦稀有,且讨喜,财神入宅,为家人带来财富。再者,传承脉络清晰有序,乃美国华盛顿藏家Carter F. Burckhardt 先生及女士于1910年至1940年间在上海购入,并曾于2016年3月17日纽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拍卖中上拍,保存完好至今,十分难得。
从此尊造像的外貌特征和艺术特点来看,我们能一窥早期尼藏佛教艺术的风采神韵。首先,此尊造像面部特征虽然被后期彩绘遮盖,但其方圆的脸型、宽广的额部仍然带有尼泊尔造像艺术的特,尤其是五官的位置整体偏下,这一特点在早期尼藏艺术的造像和绘画中表现得为明显,萨迦寺、夏鲁寺都藏有大量实物遗存能够验这一点。至15世纪上半叶,西藏本土艺术开始逐渐显露,这种具异域特的面部表现开始向反映藏民族审美转化,并完成造像本土化的改造;其次,造像主尊所穿袈裟紧贴躯体,仅在衣领、衣袖的边缘铸出连珠纹用以表示袈裟外形,为典型的萨尔纳特式衣纹。此种衣纹样式在南亚地区造像中为常见,后传入西藏,被广泛应用于藏传佛教造像之中,堪称古印度造像与汉地造像的大区别之一。15世纪后,伴随汉藏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藏艺术开始流行,汉地传统层叠衣褶的服饰式样被广泛应用于藏传造像上,萨尔纳特衣纹样式逐渐减少并日趋程式化,此种纯正的萨尔纳特衣纹样式已不多见了;再次,主尊肌体光滑劲健,富有力度,手脚刻画生动细腻,这些特点在国内外公私机构收藏的马拉时期造像中均有发现。此尊造像衣领上的稻叶纹饰也是13-14世纪十分流行的衣领表现方式,14世纪之后,尼藏艺术的装饰化风潮达到顶峰,繁复华丽的卷草纹饰开始取代这种稻叶纹饰成为尼藏佛教艺术的主流。这些艺术特征使我们对这尊造像的时代和风格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将其归属于13世纪尼藏风格造像作品的依据十分充分。
此尊释迦牟尼佛像表现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败魔军、彻悟大道时的庄严法相。佛尊头饰螺发,有高肉髻,髻顶置摩尼宝。面庞方中见圆,额头宽平素洁,五官虽有后人加以彩绘装饰,但仍能看到佛尊面部突出的眼睑,挺括的鼻梁,以及略显肥厚的嘴唇,为今人展现出佛尊禅定悟道时的空灵与圣洁。上身躯体劲健饱满,姿态挺拔,着袒右肩袈裟。袈裟轻薄贴体,将肌体曲线的起伏展露无遗。袈裟尾端敷搭于左肩,仿若流苏,富写实意趣和装饰美感。左手结禅定法印,右手指尖轻触地面,与一系列表现佛尊成道造像和绘画一致。下身着长及脚踝的僧裙,双腿结跏趺坐姿,以甚深禅定的姿态显露佛尊领悟世间解脱之道时的肃穆与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