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

名称: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

供应商:古玩古董鉴定收购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坂田

手机:13166003459

联系人:李总(微信同号)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00370231

更新时间:2024-01-09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物品简介:

  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简介

  体积:化妆台127.3×81×47.8cm,坐凳体积为45×45×32cm;

  结构:以大小玉板按照榫卯结构组合而成,玉制家具中极为少有;

  样式:台桌由十扇围屏拼合构成,围屏梁上浮雕螭纹。坐墩面板及四周以龙凤穿花纹为主,腿足及大边浮雕螭纹。

  天价拍卖:

  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成交价2.2亿元。媒体报道称,2011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元成交。网民和专家均质疑此物件的真实性。有专家表示,汉代人席地而坐,不存在这样的“凳子”。2012年2月,江苏邳州商人最终承认“汉代玉凳”是经他手由明代材料组装所成。

  各方说法:

  记者调查得知,关于这把“汉代凳子”,媒体报道称,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元成交。据悉,它创下新的玉器拍卖纪录,同时它也是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

  记者随后登录中嘉拍卖公司网站查询,很快找到了关于这套拍品的记录,与上述情况完全相符。

  这套玉器,被拍卖公司说成是一套“让今人看后叹为观止,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历史价值”的文物珍品。但它被很多网民嘲笑为“作假不专业”:大家纷纷指出,按照一般的历史常识,汉代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当时还没发明凳子!

  随后,记者查询了大量资料。按照通说,凳子的最初形态为西域的“胡床”,而后演变为凳子,隋唐时期逐渐盛行。汉代古人皆习惯席地而坐。汉代时确有“胡床”传入中原,但样式与被拍卖的“天价玉凳”大相径庭。

  专家质疑:

  汉代人席地而坐何来“汉凳”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邵晓峰对古代家具有深入研究,并就凳子的起源问题撰写过论文。

  邵教授看过记者通过电邮发过去的实物照片后,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汉代不可能有这样的梳妆台和凳子”。

  按照拍卖公司的说明,“汉代玉凳”为45×45×32cm。邵教授解释说,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汉代人的起居方式为“低坐”,即以席地而坐为主,以席、几、床、榻为主要的生活器具。

  汉代时从西域传来的凳子雏形——胡床

  “这种凳子属于‘高坐’,当时根本派不上用场。这和当时的礼制与贵族文化的特点有关。汉代确实也有一种类似于凳子的家具,但它不是让人休息用的,而是用来摆东西,叫‘几’,而且是矮扁形态的。”

  他告诉记者,从图片来看,这套汉代梳妆台及玉凳很有可能是仿清代宫廷家具。“我观摩过很多故宫的梳妆台,和有的比较像。”他说。

  湖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黄清敏则从史学角度论述了汉代为什么不可能有凳子

  汉代,人们以跪坐为合乎礼节的坐姿,还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为基础的礼仪制度。臀部坐着,双膝在身前屈起,足底着地的现代坐姿,古代时叫“箕踞”,被认为极其不礼貌。

  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装设计师则从“裤子历史”的角度诠释了汉代为何不会有凳子。她表示,中国古时,裤子只有裤筒没有裤裆。汉代连裆裤从西域传入,但除士兵和劳工出于方便穿它外,上等人仍然只穿“开裆裤”。

  因此,虽然古时裤子只穿在里面,外面都会套着“裳”,但“高坐”的话仍然不雅。之后随着胡人文化的交融,隋唐时期连裆裤开始普及,椅凳这才有了“坐”的可能。

  拍卖公司:

  古玩的真假没人能说了算

  这套“古玉家具”到底是珍品还是赝品?记者采访到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军。

  黄建军表示,他已经知道网民的非议,“鉴定界很混乱,没有舵手。古玩的真假,没人能说了算。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只能保持沉默。没有必要跟他们争,因为争来争去也没有说理的地方。”

  他还说:“的确应该对拍卖品进行鉴定。但我们不知道去哪儿做,没有一个国家承认的鉴定机构。”

  他接着说:“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保证拍卖品百分之百是真的。要是买大白菜,说5毛钱一斤那就是5毛,有公认的标准。古玩没有这个标准。其实古玩收藏,打眼也是一种乐趣。”

  承认组装:

  有相关报道称“汉代玉凳”确是出自邳州一赵姓老板之手,但是该老板对此矢口否认。并且说法多有反复。2012年2月25日下午,赵姓老板表示所谓的“汉代玉凳”是经他手由明代材料组装所成。

  “汉代玉凳”

  出自邳州运河镇向阳村?

  “汉代玉凳”到底是“国宝”还是“赝品”的争论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酵并持续升温,导火线是江苏邳州当地“拉呱论坛”发布的一则网帖。该帖是2012年2月22日发出的,详细列明了所谓汉代黄玉梳妆台及玉凳在邳州生产制作过程,甚至也列出了最初造此玉凳的玉器商名称。该帖子描述说,“一个叫赵某某的人从2010年开始,历时3个月在李口古玩玉器城加工而成,当时成本为50多万元。”

  在邳州有一个黛宝玉宝玉石行业协会,该协会会长汪如棉是20世纪70年代邳州玉雕厂的厂长,在邳州玉器行业浸淫40多年。汪如棉主动提及,那件汉代玉凳是邳州一个年轻人造出来的。“在2010年制作的过程中,我还先后多次被请去指导,主要在造型和图案设计方面提一些建议。”关于制造者的姓名,汪如棉一直没有透露。不过他称,造“汉代玉凳”的人就在邳州运河镇向阳村。

  “玉凳制造者”:

  玉凳用明代材料组装

  2月23日晚,老虎玉器店老板赵军被问及“汉代玉凳”时,他说:“是我做的,用了1年多时间,仅那件梳妆台22个工人就用了7个月,都是分部件生产好,然后再进行组装的。那套玉凳、玉梳妆台组合是根据明代的老件仿造的东西做好之后,2010年卖给了河北石家庄的“老王”,是以工艺品出售的,售价260万,“光料钱就上百万,我怎么也得赚点”。他说,最近两年原材料价格疯涨,如果放到现在能值500万。“卖出去后他们怎么操作我不知道。”赵军称,目前他手中还有不少“好东西”,包括一件价值300万的明代桌子和价值100万的汉代贵妃榻。

  2月24上午,调查者表明身份后,再次和赵军取得联系。这次赵军矢口否认,他称,“这些都是传言,吹牛的。”赵军说“汉代玉凳”是从他手中流出的,但东西是明代的。“2010年,我从别人手中收来的都是部件,我买这个东西,花了不少钱。之后又花费几个月时间,才给套到一起。组装时,确实使用了胶水。后来几个邳州人看中了,他们给卖到了石家庄。”

  然而2月24日下午,一网络媒体一则《造假天价“汉代玉凳”产自邳州 以成本的百倍拍出》的报道推出后,赵军和汪如棉的说法发生了逆转。汪如棉称“玉凳”是否产自邳州,他不想再说,但玉凳子确实是假的。而赵军的态度在经历肯定、否认、部分肯定、再次全盘否认后,他答复是:“一天接了几十个电话,很郁闷。我没做玉凳,网上报道不可信。”

  2月25日下午,赵军表示玉凳是经他手由明代材料组装所成,与他第三次受访时说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