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品牌:哈布斯堡国际拍卖
-
公司行业:瓷器拍卖
-
年代:可咨询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
服务特点:
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起源於19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歐洲歷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來自法國,最早居住在法國阿爾薩斯, 後來向東遷移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逐漸擴張到整個德意志地區。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
天津正规瓷器拍卖费
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它轻巧、秀丽,做工,透光性好,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在薄胎上描绘有青花纹样(见青花瓷),称青花薄胎瓷;描绘有粉彩纹样(见粉彩瓷),称粉彩薄胎瓷。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 景德镇制出薄胎瓷,成化年间已有较高成就,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生产的“卵幕杯”(薄如蛋壳的杯子)、流霞盏等精制品,清代正式生产。除景德镇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建国以后,薄胎瓷工艺得到继承与发展,许多产品的薄度、透光度、白度都达到或超过历史高水平。除景德镇外,湖南醴陵、广东枫溪、河北唐山、江苏江阴等地现在也能生产薄胎瓷。
肩:瓷瓶、罐、尊等容器,颈与腹之间的过渡部位,因酷似人的肩部,因此得名。器物肩部造型有丰肩、溜肩、平肩、折肩等区别,它们也是鉴定陶瓷器时代及窑口的依据之一。丰肩,其造型线条丰满浑圆,向上高耸。元、明、清的梅瓶和历代一些罐类器物多为丰肩。明嘉靖霁蓝釉梅瓶溜肩,造型为肩部向下倾斜,与腹部衔接成圆弧形。历代瓶、罐、壶等器均有溜肩的造型。清雍正淡黄釉瓶折肩,造型为从肩至腹有明显的转折,转折外出现棱角。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一般来说,元代瓷器底足多露胎而且胎质粗糙;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清朝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时代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边露胎之处,大都可以看出火化的特征。如元代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明、清瓷器则比较洁白细腻,很少含有杂质,看不见火石红。这主要是原料本身质量改变的结果,以及制作方法和火候的不同所造成。从而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伪之间的一条分水岭。总之,辨别胎釉既要用眼来辨其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耳、目,手三者并用。
瓷器鉴定不仅仅是判断物件的老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定瓷器的年代,即烧造时间;二是鉴定瓷器的窑口,即烧造地点。在实践中,想准确把握一件瓷器的品类和价值,只判断老新或者只判断窑口均是不足,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