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专业瓷器鉴定拍卖图片

名称:安庆专业瓷器鉴定拍卖图片

供应商:古玩古董鉴定收购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坂田

手机:13166003459

联系人:李总(微信同号)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5136225

更新时间:2024-01-05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品牌:哈布斯堡国际拍卖
公司行业:瓷器拍卖
年代:可咨询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服务特点: 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起源於19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是歐洲歷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祖先來自法國,最早居住在法國阿爾薩斯, 後來向東遷移至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逐漸擴張到整個德意志地區。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

  锈蚀鉴定:瓷器的锈蚀主要出现在出土或出水瓷器的釉面上,主要以元代以前的老窑瓷器为多,明、清以后较少。其主要特征为出土瓷器釉表面或露胎部位出现轻重不等的土锈腐蚀痕迹,出水瓷器则表现程度不一的水锈侵蚀痕迹。这些锈蚀会因地下或水下酸、碱、盐等环境不同而锈蚀症状不同程度不同。现在造假者也人为制造假锈蚀,但经清洗、液洗刷,或高温煮沸,这种假锈蚀会清除干净,而真锈蚀清除。另外古瓷锈蚀由于出土于墓葬或地下,水洗后能问到葬腥味或脏气味,造假者的锈蚀则有刺鼻的酸碱味。现在老藏家对锈蚀鉴定都有经验教训,新藏友对锈蚀鉴定应该了解和熟知,减少上当受骗。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的青花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凝重浓艳,并有黑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料。产于今江西乐平,呈淡雅。回青——是一种的青花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调不同。

  永乐甜白釉鉴定方法釉洁白,肥厚莹润如玉,无棕眼(一说对光斜视,可看到釉面满布细的小孔,俗称“棕眼”,并呈现似乎觉察的橘皮纹,由于孔眼细小紧密,它们与釉内的微小气泡使光线散射,从而产生一种的柔和感,致使甜白釉成为既区别于历史上邢窑、定窑、德化窑、又不同于同时代及以后的景德镇白釉的一代品);鉴定或出手联系胎体薄,能映见手指螺纹,大部分无纹饰,少数有暗花,题材多为双龙双凤,及莲花、玫瑰、山茶、牡丹等,纹饰精细,圆润流畅(仿品纤细而板滞),但肉眼看出,需借光透视方见;永乐甜白釉鉴定方法,迎光透视,胎釉呈肉红;足底折角积釉处呈淡淡的虾青(水绿或灰黄的光泽),釉面偶然显露如同青、灰、白三交织在一起的淡淡的虾青;釉表有细橘皮纹和少量缩釉点;永乐甜白釉的纹饰一般刻于内壁和盏心,宣德白釉碗、盏则刻于外壁和底面,另外纹饰趋向繁多;永乐甜白釉的釉层有厚薄之分,器物的口、足边沿及带系的棱角处微露胎骨,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施釉不淌;器底不透光;3,永乐甜白釉瓷品多数无款(一说永乐的甜白釉薄胎的多有款),有款的多为“永乐年制”四字划、印篆书款;永乐器物四壁薄而透亮,但器底却不透,不仅是因胎厚,而且是由于烧制技术的,永乐甜白釉明代即有仿制,但胎体厚重,釉面闪黄或闪灰:宣德仿品的釉层中含大量气泡,釉面呈乳白,施釉较厚;4,成化的甜白釉器可从足底露胎处见其制作、胎质的精细程度,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种,薄如蛋壳,为成化独有;弘治甜白釉器较永乐、宣德时略薄,器底均呈青,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嘉靖;嘉靖时的胎釉与永乐为相似; 有一种暗花双凤碗为厚胎,圈足高深,器足修足不平,是釉面偶有黄褐(或酱黄)斑点,而永乐时白釉器的釉面则无此现象,且底足都很平整;清代康、雍、乾的甜白釉,其釉白而不润,一般多闪青,民窑器多仿宣德、成化、弘治款,有青花书写,也有暗刻楷书款,以青花为多;清代仿品仰光透视,胎釉呈青灰;现代仿品暗花、暗款过于清晰;5,雍正甜白釉白而微青,比较莹润,胎质较粗,装饰暗刻为多,题材有花草、山水等;雍正仿永乐甜白釉的同类器,则四壁透光,而器底也是透光的,这是永乐和雍正甜白釉的区别所在;乾隆的甜白含粉较重且较白,釉质不及康、雍细腻,暗刻的多较繁复,如缠枝花草等;近代仿甜白的釉较稀薄,刻花线条粗糙,图案过于简单,有的虽仿制成薄胎的,但多不平整。

  与青花、粉彩瓷器相比,单色釉瓷器虽然没有复杂的花纹、艳丽的色彩,但是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更高境界。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见重于拍卖台,就是因为其中许多珍品都为收藏大家所珍爱而未在拍卖台上露面。一旦出现珍品必然引起买家的激烈争夺。随着众多专题拍卖的进行,我们相信这些原先属于同一藏家的不同层次单色釉瓷器今后会在不同的拍卖会上出现,也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买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