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2 10:00
古董鉴定+V:HBSB1826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金太祖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金朝的玉器风格与辽相同,同时北方民族所为,因此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金朝有较为充足的玉料,玉匠。为了确保玉材的使用,金朝规定朝廷用玉多选用和田玉雕琢,祀天地用玉皆以次玉代之。金在扩张的过程中,俘虏了大批玉匠,有的原在辽境内,有的直接从北宋境内掳掠而来。“春水玉”、“秋山玉”是金代玉器的代表作。
常见的“春水玉”表现为残忍画面,通常是海东青促天鹅图。秋山玉则是变现女真族秋季狩猎,射杀鹿的情景。嘎拉哈玉玩具,同样是一种充满女真民族风情的玉具。玉嘎哈啦,是女真贵族儿童的玩具,其中间有穿孔,可随身佩带。玉形似羊或狗的髌骨。类似汉族童子玉坠,有希冀少年福祉不断之意。因是羊或狗的骨头,是北方主要提供食用的动物之骨,常年佩戴,具兆祥之瑞。
金人常服玉带为上,平民禁止使用玉器。金代女真族佩戴玉较为发达,当时称之为“列”,多作腰佩。金代佩饰玉以花鸟纹为主。金代花鸟形玉佩,多作绶带鸟衔花卉纹。因“绶”与“寿”谐音,因此寿带鸟象征着福寿。绶带鸟衔花卉纹,寓意春光长寿,勃勃生机。金代另一种重要玉佩就是龟巢荷叶,时寿意类。
金代玉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艺术性,不是孤零零的表现一个物体或者一只动物;而是花与鸟、龟与荷叶、鱼与水草相辅相成,动静结合,表现出周围的环境特点,极富生活气息。
蒙古灭金之前,几乎没有琢玉业。灭金后,特别是建立元朝,将首都迁至大都入主中原后,由于受金代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元朝琢玉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元朝琢玉业有极大的发展,其特点为:
1.接受汉族传统的爱玉风尚,近取金宋、远法汉唐。
2.继承宋金传统琢玉技艺。元朝政府网罗掌握了大量的工匠,使之官办手工业生产。
3.沿用宋金玉器传统题材:花卉纹的延续,螭虎纹的再兴,春水玉、秋山玉的进一步世俗化。虎纹是龙子之一,最早出现玉西汉,历代虽然仍有雕琢,但运用得都不是很多,但是元代螭虎纹不仅应用较多,而且非常成功,甚至创造出来元代的风格。
元代将春水玉逐渐演化为鹰击天鹅、芦雁荷藕图;将秋山玉逐渐演变为福鹿图案,其影响一直波及明清。从史书记载来看,元明清三代,宫廷玉器匠前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元代玉带钩曲线较为平缓,但玉器增大,多呈琵琶形。
元代朝廷对朝廷用玉极为重视,一方面为了便于在汉族地区统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的需求。朝廷控制玉料、玉砂,政府设立了许多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和官办手工业作坊,官办玉作坊利用和田玉、匪力沙所出玉材辗玉,有专门的朝廷用玉,如国玺和玉押,另外还有琢制大件玉器的爱好。
元代玉器的艺术特点在于玉器形体气势庞大,雕琢技艺炉火纯青,装饰技巧新颖别致,玉器的搭配技巧十分熟练,仿古玉占据主导地位,新颖玉器同样展示自身的风采。
元代花卉纹、螭虎纹装饰应用得非常成功,倭角的处理也是十分得体。元代玉匠在方形玉器上的处理比较突出,硬挺挺的直角,为流动的倭角,刚柔并济,同时在边框内外缘刻有两条粗阴线,这更使得元代玉器的线角显得十分优美。
元代最明显的仿古玉实物,当属玉瓶与玉尊,而仿摹的对象或是周代青铜尊,或是早期的陶瓷贯耳瓶,为清玉器大量仿摹青铜器、陶瓷器打开了先河。元代新款玉器除了玉押、帽钮以外,还有玉带环和玉带扣等。
宋辽金元时期的战乱并没有遏制玉文化的发展,它在玉器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