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機構: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Auctioneer: Habsburg International Auction Co., Ltd.
<拍卖主题:2023大型高端海外拍賣會
<拍卖类别:中国古瓷器、中国玉器、中国古书画、中国杂项、中国古錢幣等。
<買家群體:來自全球各地区,重要買家來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地區。WeChat:hbsb889988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臻品(符合市场需求);2.選擇好的市場;3.公司平台的實力;4.有實力的買家群體;.5價位合理
诚邀阁下与我们负责人及全球地区代表联系,
以进行免费的市场咨询与估值服务,
贴近国际市场趋势与需求,
彰显您独特非凡的收藏价值。
哈布斯堡继续与全球藏家共同成长,
共同见证中国艺术市场之繁荣。
明成化 青花仕女琴棋书画图碗(1200-1500万)
直径19.5厘米
欧洲私人收藏
拍品腹部所绘的庭院仕女图,可见有两名仕女坐在屏风前对奕;围栏附近则有一仕女在琴案上抚琴,侍从手执团扇,站其身后,另一位仕女在旁细心欣赏琴声;奇石后方也有仕女赏画,书僮在旁撑起立轴;最后有一仕女安坐园中,全神贯注地读书,也有一名书僮在身后侍奉。众仕女皆神态娴静,面容清秀,仪态优雅,头发束髻,身着长衣,体态优美,悠然自得。背景辅以皴染山石、远景云山及花草,如梅花、月季花、竹树等,绘画写实细致,构图明晰,层次清晰。
众仕女所进行的活动是「琴棋书画」四艺,乃文人所修之活动。四艺之说随时代而异,宋代四艺为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南宋人吴自牡在《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明代四艺又指闺房之修养,李渔(1611-1680)《闲情偶寄》有言:「以闺秀自命者,书、画、琴、棋四艺,均不可少。」此碗以仕女作四艺,可谓合符此种说法,见证着四艺不只是士夫夫才能进行的日常活动。
张式如(1889-?),名实,北京人。懂法语,虔诚的天主教徒,民国时期在北京西什库创办延古斋。
1930年葛提尼氏购自中国教士张式如(发票)
清末民初,在国民党首脑人物张静江(国民党元老,蒋介石曾与他结拜金兰)的支持下,开创了中国第一家出口文物的私人公司——卢吴公司。卢钦斋驻巴黎,姚叔来驻纽约,上海的吴启周、北京的祝续斋给他们进货,还有缪锡华在南京和苏杭收买古玩,运往上海,在由吴启周往巴黎或纽约发出。这是一家最早、最大、时间最长的文物出口公司。姚叔来的英语好,张式如的法语好,他们两人都是天主教徒,原来关系就不错。民国八年时,张式如在西什库一位手拿小皮鼓、肩挑扁担的收细软旧物的打鼓小贩手里花五百现大洋买下一件宋钧窑渣斗。姚叔来从纽约回到北京,他听琉璃厂的同行人说,张式如手里有件宋钧窑渣斗,姚叔来张口给了一万现大洋。张式如转眼间成了富翁,那时的一万现洋可顶用了,能换三百两黄金。但张式如的生活仍然简朴,赚了钱不断向一些慈善机关团体捐献财物。他始终是位前程的天主教徒。
葛提尼氏 (Claudio Cortini) 旧居照片
此类明成化碗器多无署年款,此碗臻美精工,当属成化之物、官窑之器。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例,著录于,《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伦敦,2001年,编号6:2。伦敦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亦藏一例,E.V.Lee捐赠,录于John Ayers,《Far Eastern Ceramic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伦敦,1994年,图版49。另有两件景德镇明官窑遗址成化年代地层出土的婴戏碗,录于《成窑遗珍:景德镇珠山出土成化官窑瓷器》,徐氏艺术馆,香港,1993年,编号C72及C73。偶然现诸市场者,香港苏富比1982年5月27日拍卖过一件明永乐青花庭院仕女图碗,纹饰即与拍品相近,编号27,可资参考。
☆ 大英博物馆藏青花仕女图碗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青花仕女图碗
明宣德 青釉菱口碟(15-20万)
直径8.5厘米「大明宣德年制」款
来源:
1. 日本私人收藏,传约1868-1912年得于日本京都龙安寺佛堂
2. 香港私人收藏
此种宣德青釉作品为仿南宋时期粉青釉之作,釉色温润宛如碧玉。拍品造型秀雅端丽,呈菱花口式,小巧精美。里外壁及底足皆施以青釉,内外壁浅刻花卉纹。不同于此种釉色其它造型作品款识多书于器外底足,该器款识书于器物里心,极具特点。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北京首都博物馆等皆藏有相同作品,见《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页192-193,图69,可兹参照。
清乾隆 绿地粉彩轧道开光「会昌九老」图瓷板挂屏(60-80万)
高68厘米 宽56厘米
来源:
香港私人收藏
九老,亦称「香山九老」、「洛中九老」、「会昌九老」,相传唐朝时,由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李元爽、禅僧如满等九位七十岁以上的友人在洛阳龙门之东的香山结成「九老会」。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某日,他们在白居易家中(一说在洛阳香山履道坊)聚会,欢醉赋诗,作九老诗,绘九老图。
此式乾隆粉彩瓷板的发展得益于史上最杰出督陶官唐英的努力尝试和倡导,唐英极富才情,追求文人雅致与瓷器艺术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文人瓷画的先河,至乾隆时期方发展成熟。本品虽无款识,但其品质、画工均体现出其不凡的档次,展现出中国制瓷工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性结合,是文人意蕴在瓷器艺术品上的集中体现。尤其山石之皴法以及栏杆下砌石之绘法,具有乾隆时期典型特征,为乾隆粉彩瓷板中之隽品。
参考类似作品,售于香港苏富比,2017年11月30日,编号639。拍品纹饰与北京瀚海2000年7月3日封面拍品清乾隆粉彩九老图灯笼瓶纹饰相近,编号1397。
3084
民国 王琦粉彩课子图灯笼瓶(110-150万)
高34.1厘米「彤云山房」「王琦」款
王琦(1884-1937年),江西新建人,别号匋迷道人,匋迷散人,画室名匋匋斋。先师邓碧珊,后学黄慎。人物、山水、花鸟、博古无一不精,尤擅人物。1916年浮梁县知事程安见其所绘肖像大为赞叹,题「神乎技矣」匾额相赠。
王琦初学邓碧珊学人物画像,后期受「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影响在瓷上画写意人物题材,又吸收西洋画法,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其作品人物头部刻画细腻,人物脸部明暗关系清晰,神情捕捉准确,有西洋绘画晕染技法,立体感强,再加之作品是在1926年王琦42岁成熟时期作品,民国时期的景德镇处于军阀割据,人们生活受到极大的社会影响,此件作品似乎也表达着王琦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教书育人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对隐士豪放无羁的追逐的一种心态。
清嘉庆 御制青花金红彩龙纹「懋勤殿」玺印盒(650-800万)
直径22.9厘米「大清嘉庆年制」款
来源:
日本关东藏家旧藏
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三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乃用金粉制成的液态金在瓷器釉面上描绘花纹、镶边或铺金地,经高温烘制后小心打磨而成。此印盒描金艳丽深沈,为御用的特殊金色「佛赤」,乃纯金粉拼入紫铜,呈色故而更为典雅沈稳。整器制作工艺精湛,应为嘉庆四年前太上皇训政时期的作品,釉色秀丽,描金精绝,是清代金彩瓷器中所见最为灿烂的实物,富丽的华美尽显乾隆御窑遗风,为嘉庆御窑早期上乘之作,格调不凡。
此件印盒当为嘉庆时懋勤殿内所陈设的御用文具。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同样清嘉庆玺印盒一只,虽残损严重,却可与此印盒互为印证。因为实用器,存世量极罕,本盒能以全美流传至今,殊为难得。印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痕迹,可想见当时御用情状。且盒体直径逾20厘米,常见玺印盒直径多为5.5-12.5厘米,其宽大扁圆使内盛印泥平浅,尤其利于大型玺印的钤用。
本玺印盒主题纹饰为苍龙教子图。所见双横空而出,穿腾于云海之中,遒健凶猛,气夺千里,神姿各异却又相互呼应,王者之气激荡其中,予人鉴阅之际顿生敬畏之心。其寓含的图像学含义值得进一步探究。
清宫宫殿在存放帝后宝玺方面可谓各有侧重。交泰殿专门保存国宝,寿皇殿专门贮存前朝不用宝玺,而懋勤殿则存放当朝正在使用的宝玺。懋勤殿建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秋,为乾清宫西庑小殿,藏以书史。清代沿明朝旧制,「取懋文勤武之义,故以贮典籍文房」,并为懋勤翰林待值处。除书籍之外,还贮藏有书画、文房四事以及赏赐记录等。
乾隆皇帝有御制诗云:「懋勤笔砚例恒随」,正是对懋勤殿在盛世文化整理盛举中作用的记述。嘉庆即位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的编纂工作均在懋勤殿完成,《清明上河图》,即始载于《石渠宝笈》三编。可以推想,其上的很多用印就是使用本印盒承以印泥钤盖的。
☆ 清嘉庆 御制青花矾红描金苍龙教子图懋勤殿玺印盒
售于北京保利2011年12月6日,编号4983
成交价人民币1702万
清乾隆 青花海水云龙捧寿图折沿大盘(280-450万)
直径44.5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1. 美国私人美术馆旧藏
2. Petersburg医生旧藏
有清一朝,雍正年间始制纹饰与此相类之大盘,时世宗尝遣送清宫所藏古董瓷珍至景德镇以资效仿,或曾命依明初样式制如此大盘。乾隆一朝,或曾以雍正年间样式为据,续烧龙纹大盘。雍乾两朝所制,初视几近无二,然细观,便得个中迥异。较之雍正纹样,乾隆器上绘饰更见规整谨慎,所绘舒卷瑞云、波涛涌浪更显整齐统一。两朝大盘之别,可见二人品昧之异。
翻阅国内外各大公私典藏,此盘之形制及纹样延烧于雍正一朝,含祝寿之意,皆为当时督窑官唐英亲自画样,应多用于皇宫席宴及特定隆重之祝寿场合,属万寿级别的官窑极品。乾隆朝此式盘则较为少见。
☆ 清乾隆 青花跃龙捧寿海水折沿大盘
纽约佳士得,2011年3月24日,编号1667
清雍正 斗彩福禄绵绵大盘(120-150万)
直径27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斗彩始创于宣德时,至成化年间,才得到较大发展。但从明中期开始斗彩即开始衰落,直到清代康熙时才又获得新生。而随后的雍正斗彩成就斐然,形成了斗彩工艺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此时不但有年希尧、唐英等一批督陶官的倾力监导,雍正帝对于瓷器烧造的直接过问,无疑影响了雍正斗彩工艺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雍正斗彩可分作两类:一类是仿明成化斗彩制品;一类是本朝自创款式。而此盘从其纹样及色彩来看,即属于后者。于淡雅粉润中略显亮丽,于纤细娇巧中更见挺隽,既柔润蕴蓄又光彩照人,完美的再现了雍正一朝斗彩瓷器的精髓所在。
清雍正 斗彩海水云龙纹斗笠碗(120-180万)
直径20.5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纽约苏富比,2017年9月13日,编号18
此器设色丰富,填色准确,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臻于至美的内廷恭造风格,为雍正斗彩的典型器物。彩瓷设色之难尤甚,浓艳过度流于媚俗,淡薄不足失却本意。唯独雍正一朝画笔逸丽,构图别具一格,将两者巧妙融汇于一体,雅致脱俗。斗彩海浪腾龙斗笠碗为雍窑独有之作,开一代先河,工艺之精美为后世所仿效。而此次这件品相较以往所见更为出众,其款识颇为罕见,台北鸿禧美术馆藏一件清雍正斗彩河图洛书盘之款识与此碗相同,可资参考。
清雍正 青花折枝团花莲子碗(90-120万)
直径11.4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1. 香港私人收藏
2. 香港佳士得,2017年11月29日,编号3008
清雍正 粉青釉铺首耳鼓式罐(100-150万)
高16.2厘米「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1. 香港艺德堂收藏
2. 香港苏富比,2021年10月12日,编号44
清乾隆 茶叶末釉贯耳瓶(200-260万)
高24.9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瑞士玫茵堂
出版: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815
瓶唇口直颈,鼓腹,随形设双贯耳,通体施茶叶末釉。器身光素不设雕饰,色泽苍雅静穆,光泽厚润柔和,富有天然韵致,尤显温婉尔雅、风韵隽永。底足圆润而饰黑褐之色,以摹铁足效果,观之古意盎然,犹可辨赵宋遗韵。底款阴刻篆书「大清乾隆年制」,篆法精妙,笔力遒劲,为乾隆早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