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0:14
拍品鉴定+V:HBSB1826
乾隆时期是中国制瓷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制瓷业之所以发达,还和乾隆皇帝喜欢收藏有关,他集中了各个时期的制瓷特征和式样,制作出世界上有名的瓷器——瓷母,这件瓷器集中和微缩了中国各个时期制作的瓷器精品、名品而集一身。
♦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旧样夕长余者皆 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 2、胎体特征:乾隆时期胎土的淘炼较为考究,胎骨结构紧密、细密、有重量感、可塑性好,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呈现多样化提供了保证。乾隆时期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乾隆时注重制瓷质量,瓷制精细。如果没有淘炼至细的洁白胎质,就不可能完成复杂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细的工艺。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规整,厚薄适度,都和胎土的高纯度密切相关。从传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还是能保持雍正时的细润特色的;晚期虽略显逊色,但仍比晚清的优越。
♦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纯正的青料发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 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
♦ 5、珐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是“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楷书的蓝料款。
♦ 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
♦ 7、乾隆瓷器中,有的在红、黄、兰、绿、等彩底上进行绘画,可称为色地五彩或粉彩
♦ 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框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
♦ 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称为轧道。
♦ 10、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
♦ 11、釉面特征。青花瓷〉釉面仍为青白色,民窑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均净,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较为粉白的釉面,民窑器多见。精致的珐琅彩和粉彩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莹润,有的不够平净,同雍正时相比稍有差异,早期至美,晚期渐糙。
♦ 12、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 13、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 画凤严谨而细腻。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御用官窑瓷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缛。古装仕女高髻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体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清代常常以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另外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
♦ 14、器足较前朝宽厚,圆器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护胎釉。
♦ 15、款识特征: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