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09:40
拍品鉴定+V:HBSB1826
红绿彩的名称其实极为形象,是指主色调用红彩和绿彩绘制的釉上彩绘品种。
所谓红彩,是以青矾、牛胶等为原料炼制而成的,烧成后成不透明红色,在粉彩出现之前的釉上彩中使用极广。所谓绿彩,是以铜花为主要原料的釉上彩,在氧化气氛中成绿色。绿彩虽然能配比烧出不同色阶,但在红绿彩中一般仅呈现一个色阶。
红绿彩瓷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以红、绿、黄等低温颜料彩绘,再进行第二次低温烧彩而形成的彩绘瓷。绘制金彩者,则还要进行第三次彩烧,称之为“红绿彩加金彩”。还有先施黑彩,烧成后再做红绿彩彩绘的。由于红绿彩主色为红,故在日本称“赤绘”。磁州窑红绿彩技法形成于金代。这一时期女真统治者及贵族生活趋向奢侈豪华,并推崇厚葬风俗,红绿彩技法在此背景下出现,成为金代磁州窑最富特色的装饰技法之一。
红绿彩描绿点红,鲜艳夺目,多装饰于碗、盘、杯、瓶及瓷塑和玩偶上。考古发现红绿彩窑场遍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其中邯郸市磁州窑的观台窑、彭城窑和河南的段店窑、当阳峪窑等都有生产。
金代红绿彩瓷器的兴盛,是在中国北方政局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井文化发达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豪放粗犷、崇真尚实、以俗为美、清新质朴的草原文明与崇尚平淡高雅,温柔内敛的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
红绿彩在明代仍较为受推崇,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有烧造。明代红绿彩烧造质量明显提高,广受古瓷收藏爱好者喜爱。
红绿彩是独树一帜的釉上彩装饰彩类,红者如枣,绿者发翠,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其构图运笔多以写意为主,纹饰人物、花鸟常见。
红绿彩瓷常与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时期瓷器装饰艺术中的特点。
上个世纪国内外的古陶瓷学者关于对景德镇窑烧制红绿彩瓷的起源,还知之甚少。历史文献与传世实物的匮乏,使得景德镇早期五彩的研究长期处于混乱,且模糊的边缘课题。
由于红绿彩瓷是金元景德镇窑业烧制的一类特殊的品种,80年代上海硅酸盐学会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这个时期的彩瓷未作任何提及,其稀少状况可想而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陶瓷界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就曾对于景德镇早期五彩瓷的起源开篇立论,剖析了收藏在日本的几件元末明初五彩器物,并引用了北京、杭州地区发现的两片珍贵的红绿彩瓷标本,使得元末明初景德镇早期五彩瓷初露端倪。
♦红绿彩的鉴别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有土壤附着的现象,表面有一层锈壳,这个很难伪造;其次。红绿彩的胎土,新旧也有明显差异,新的特别硬,密度大,老的就相对酥松一些。新旧红绿彩釉面的矾红和绿的变化,也有明显差异。辨识这些“明显”差异,前提是得特别熟悉红绿彩,否则还是很难看得出来。“在赝品丛生的当下,红绿彩的收藏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