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0:19
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
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历近15个世纪。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时代的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释义
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并非使用品,也不可在市面上进行买卖。
♦史记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 。但红铜的硬度 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 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中国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历近15个世纪。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青铜器文化是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时代的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分类
按用途分:
1.工具:如小刀、钻、锥、凿等,基本上是仿石、骨工具制作的,造型十分简单。工具
2.农具:斧、铲、鱼钩等。农具
3.兵器:较多如戈用于钩杀。弓形器、盔、兽头刀、雕脊刀等)
4.饮食器:仿陶器而制,如大方鼎、园鼎、还有大量成套使用的饮食器。
5.酒器:爵——铜制带足带把的酒杯,三条腿、觚、盛酒器具,尊、酒杯。
6.梳妆用具:有盥、洗手洗脸的用具。铜镜现存最有价值的铜镜是976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周代的妇好墓里的四面铜镜,共有四件,其中大型一件、中型两件,小型一件。镜面为弓形,背面有花纹。水器,有盂、罐、盆、瓢,出土数量较少。酒杯
7.车马器:即车上的装饰品,如铜铃、符。符就是符节,当时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8.玺印:就是印章,铸或刻在铜材料上,是权利的象征。
9.乐器:埙,古代吹奏乐器,象红薯一样,中间有眼。又如编钟,编钟是西周中后期以后出现的,这时的编钟以三枚为一组。目前最早的编钟是陕西宝鸡茹家庄所出,共三件,大小相次。以后在陕西长安也发现了三件西周的编钟。在陕西扶风县还发现了八枚一套的周末的编钟,春秋时期的编钟,由周末的八枚发展为九枚。的编种,其音域,表达能力都超过春秋。最杰出的代表是楚国一个县候叫曾乙候拥有的楚国编钟。在曾乙候墓中发现了65枚编钟,其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这套编钟的音阶俱全,可与现代乐器媲美!
♦纹饰
青铜纹饰有两个重要的艺术法则。
重组变形法则
我们知道青铜器上的纹饰主要是怪兽,其中最多见的也是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饕餮纹。饕餮纹是重组变形法则最集中的体现。饕餮是什么呢?《辞海》解释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礼器上多刻其头形作为装饰。夏、商、西周、的饕餮形象不尽一致
♦人兽共生
人兽共生图案的演变显示出上古观念演变的逻辑阶段。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普遍采用的纹饰是把具体形象抽象化了(如人面鱼纹),而在殷商和西周,则是人兽合一、人兽共存的图案,如前面介绍的四足尊,前足象鸟爪,后足是人头,通身则是龙和鸟的花纹。显然这就是人兽合为一体的图案。总的来看,商周时期青铜器皿上的纹饰是以怪兽为主的。不同时代的青铜器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商代的青铜器形质繁缛华丽,纹饰多兽面纹,充满了神秘、威慑的气氛。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春秋后期到战国,器形奇巧,轻灵,纹饰易于理解。秦汉时期向轻便、精巧方向发展,往往以独特的造型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