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機構: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Auctioneer: Habsburg International Auction Co., Ltd.
<拍卖主题:2023大型高端海外拍賣會
<拍卖类别:中国古瓷器、中国玉器、中国古书画、中国杂项、中国古錢幣等。
<買家群體:來自全球各地区,重要買家來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地區。WeChat:hbsb889988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臻品(符合市场需求);2.選擇好的市場;3.公司平台的實力;4.有實力的買家群體;.5價位合理
收藏近二十年,甄陶轩主人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作品艺术性的表达。闲云野鹤般的状态,豁达无争的心境,都是他身上特有的标签。是次拍卖第一次以专场形式推出藏品,共甄选瓷器作品24件,几乎皆是清代官窑。适于把玩的体量,宁静雅致的釉色或纹样,再搭配精细的画工,是本专场作品的统一特色,同时也是甄陶轩始终如一的选件标准。
清雍正 斗彩福山寿海图盘
直径 D 15.8
“大清雍正年制”款
桃株横空垂现,枝头结蟠桃九枚,其下青花淡描并填以绿彩,五红蝠翱翔。外壁荔枝一枝双实,其一上饰团寿字,敷黄彩娇艳,双果以青花点染明暗,其一又以矾红点缀轮廓,至为精细,寓意“利寿利福”。
纵观有清一代,内府御瓷纹样多暗含吉庆寓意,而往往凸显寓意,而画意稍逊,略有附会之嫌。此式斗彩福山寿海盘为雍正一朝所独创,偶见有碗,后世不曾再造,故而存世甚鲜。本品画面清新隽秀,构图画意十足,胎体细薄莹润,釉色柔和不艳,器型典雅俊美,兼顾装饰意境与吉祥内涵,值得珍视。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图134
清雍正 青花五彩忍冬纹茶碗
直径 D 10.2
“大清雍正年制”款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因其凌冬不雕,故有忍冬之称。忍冬作为清代御窑纹饰,应始于雍正一朝,《本草纲目》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因此,其又具有延年益寿的吉祥寓意。雍正皇帝极崇道教,渴望从道家炼丹方术中求得长生不老,亦有此方面因素。此式碗盘五彩者多于青花者,此式作品开创于雍正,此后成为官样定式,历代相因,其中又以雍窑作品质量最为精绝,但数量却最为稀少。本品即为难得佳例,器型规整,胎釉俱佳,五彩描摹精细,发色艳丽,值得关注。
参阅:《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1995年,图56
清雍正 青花岁寒三友图碗一对
直径 D 13.2
“大清雍正年制”款
古松枝干遒劲有力,松针自然晕散,意趣天成,既喻节操坚贞,又象征长寿。竹干劲挺,双线勾勒,竹叶交错,似迎风摆动,极具文人画风格。梅花作折枝构图,树干刺状物隐约可见,手法写实,花瓣细线勾划填色晕染,象征君子德行。
本品为清代官窑传统制式,其创制于清代康熙时期,直至晚清均有烧制,但自乾 隆时期开始,岁寒三友图被运用在内岁寒三友外庭园仕女婴戏图盘中更为大宗,此式岁寒三友图碗至晚清才逐渐多见。据《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五年(1740 年)四月初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首领开里其交:……三等:……新窑青花白地松竹梅碗一件……奉旨将头等二等三等磁器入干清宫配匣等次磁器内配匣盛装……钦此。”另据《御膳房统计康熙款磁器底文件》中记录:至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十月“御膳房现存康熙款:……青松竹梅瓷碗七十三件……。”可见,至乾隆二十一年,清宫所藏康熙此式膳碗,数量已不多,凸显本品之珍罕。康雍二朝此式均十分罕见,相较之下,似乎雍正者更为罕见,对于此式的序列收藏亦非常重要,本品今得成对见释,更为难得。
清雍正 青花福山寿海图马蹄碗
直径 D 17.7
“大清雍正年制”款
马蹄碗之造型于清三代御窑中应由雍正时期始见,康熙时期偶见圈足式马蹄形或折腰碗者。雍正御窑马蹄碗亦基本以装饰福山寿海者为多,至乾隆时期团花一类逐渐占据主流。马蹄碗之器型于三代御窑均属少见品类。福山寿海纹饰或收到康熙御窑影响,故宫博物院藏有康熙青花福山寿海花盆,或为此式提供母本。本品画面中山峰砥柱中流,浪花御风而行,蝙蝠展翅其上,山石气象万千之势,佐以蝠纹之吉祥寓意,是一件颇具吉祥寓意并且存世少见的雍正御窑作品。
清雍正 青花花蝶纹小盘
直径 D 9.2
“大清雍正年制”款
雍正时期常有相同纹饰以斗彩或青花五彩以及青花两类技法装饰者,此“一式二色”装饰手法常见于团菊纹、荷塘鸳鸯图以及忍冬纹等。本品纹饰布局则较为少见,检索公私典藏,仅见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只二十公分的青花淡描花蝶纹盘,中心绘双犄牡丹,四周各式花卉蝴蝶环绕。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参阅:香港2013年2013年5月29日春季拍卖会第2112号
(成交价8,070,000港币)
比较之下,本品勾画更细腻,较之标准淡描青花作品,晕染更丰富,而此式花蝶纹盘以斗彩装饰者,仅见2013年于香港释出摩根夫人旧藏的一只斗彩花蝶纹大盘,画面布局与本品相似,而不及本品紧凑。此二者均着重描绘四蝶与中心牡丹,虽纹饰细节略有差异,但与本品应有明显传承关系,此亦凸显本品之殊别之处,形制罕见,值得珍视。
清雍正 青花贯套如意纹杯一对
直径 D 6.8
“大清雍正年制”款
口沿以椭圆贯套纹装饰,开口一上一下,间以圆点,胫部近足处以贯套线条构成如意形开光,内再饰如意云头,贯套连绵不断,有如意不到头之内涵,颇具巧思。此式贯套如意和常见的忍冬纹以及忍冬寿字等均由其虬曲的藤蔓环绕发展而来,应是互有影响借鉴。而忍冬纹在雍正时期有青花、青花五彩两种装饰技法,可参见本场Lot3351和Lot3354。而相较于作为清代御窑官样的忍冬纹,贯套如意纹则大胆留白,在设计构思上,与康熙时期刘源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式之母本则可溯源至康熙青花贯套纹杯,而追其根本,似乎都源出忍冬纹。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器类选—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陈润民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图165
清雍正 斗彩缠枝花卉纹大盘
直径 D 27
“大清雍正年制”款
清咸丰 粉彩莲瓣文茶碗一对
直径 D 10.5
“大清咸丰年制”款
来源:
香港1990年10月8日拍卖会第701号
北京2005年11月5日秋季拍卖会第87号
此类荷花纹碗,其设计源于康熙铜胎画珐琅器作品。清代乾隆时期,应用于官窑瓷器装饰中,并成为定式,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第187、188页,图178、179
值得关注的是,道光时期,此式亦被选制“慎德堂款”者,可见碗、盘以及汤匙。咸丰时期,应是亦受到“慎德堂”此式影响,本品得以应运而生,观其书款,亦 具“慎德堂”侧峰书写的影响。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慎德堂款瓷器》,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 2014年,第102、103页,图21
咸丰一朝,内忧外患下加剧了清廷的衰落,造成御窑瓷器的烧造和呈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故而咸丰官窑瓷器的存世量相对较少,而若本品般之特殊品种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而本品保存至今,且为数不多的咸丰御窑佳作。本品取荷花之形装饰而成,设色娇艳,形制独特,尽显宫廷皇家气象。
Lot 3359
清咸丰 黄地洋彩连生吉庆开光吉庆有鱼必定如意图碗
直径 D 12.4
“大清咸丰年制”款
咸丰官窑御瓷的正常烧造只有咸丰元年(1851年)和咸丰二年(1852年)两年时间。其烧造量必然极少,特殊品种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而本品即为保存至今,且为数不多的咸丰御窑佳作。嘉德四季第57期,《瓯轩藏瓷》专场中曾见释黄民三博士旧藏一对咸丰黄地洋彩开光渔樵耕读图碗,除开光内纹饰不同外,其余内外纹饰均与本品相同,可资比较。
(成交价1,150,000元)
清咸丰 矾红御题三清诗文茶碗
直径 D10.8
“大清咸丰年制”款
“三清茶”以江南早春时节的梅花、佛手、松实和以紫禁城中采集的瑞雪调制而成,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为喜爱的茶品。乾隆十一年(1736年),乾隆帝秋巡五台山后,回程至定兴遇雪,于帐中饮三清茶,遂作《三清茶》诗一首。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回京后,乾隆帝即传旨唐英,特为此制作茶具,用于茶宴,并赏赐群臣。《唐英督陶记略》中即有乾隆十一年传旨烧造青花、矾红御题诗茶碗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记略中还记载此类碗在烧制中即分为盖碗和碗两类,而绝非全部带有器盖。此式御制诗三清茶碗可见矾红、青花装饰二种制式,传世者多见乾隆、嘉庆朝作品。咸丰朝三清茶碗极为珍罕,除前文提及咸丰继承“慎德堂”所制荷花茶碗,此式则应直追乾嘉,这一点从写款同样继承篆书款,亦可见一斑。
清乾隆 松石绿地洋彩仿掐丝珐琅福寿绵长图折腰盖碗
直径 D 9.8
“精进堂制”款
本品摹仿铜胎掐丝珐琅,主要体现在色彩和纹饰方面,以松石绿釉摹仿掐丝珐琅之色地,以金彩勾勒指代掐丝。瓷仿铜胎掐丝珐琅器在雍正传世御瓷中未见对应实物,于唐英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撰《陶成纪事碑记》中亦不见载,当为乾隆朝所初创,嘉道时期延续烧造,其后少见。中国嘉德 2019年《天民楼藏瓷》专场中,曾见释此式折腰碗成对,可资比较。
(成交价 253,000元)
清康熙 天蓝釉马蹄尊
直径 D 10.8
“大清康熙年制”款、带座
来源:
上海文物商店旧藏
上海2002年6月23日拍卖会第607号
北京2012年10月28日秋季拍卖会第843号
著录:
《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 (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第 69 页,图 71
《中国明清瓷器真伪鉴别—色釉瓷》,叶佩兰主编,大象出版社, 2005 年,第 334 页
此件作品,从款识推断为臧窑出品,其马蹄之形配以天蓝之釉色的设计亦为这一时期新创,其中必有当时著名造型设计师刘源和督陶官臧应选供御之殷情。传世所见熙朝马蹄尊见有二式,本品为一式,器身瘦长,多见青釉或白釉配以暗刻云纹装饰。另一式为广唇口,短颈,及底渐大,器身较本品略短,多见釉里红五彩装饰。本品承臧窑制出,且见于重要古陶瓷鉴藏著录《清代瓷器鉴赏》一书中,来源清晰,传承有序,颇具收藏价值。
著录:《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 (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第 69 页,图 71
Lot 3341
清雍正 红釉卧足碗
直径 D 13.2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北京2014年5月17日春季拍卖会第40号
雍正皇帝对红釉瓷器烧造质量的追求极其严格。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雍正 七年(1729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缘故,尔将此破瓷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瓷釉水烧造,钦此。”其对红釉瓷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与通常所见雍正单色釉大器不同。玫茵堂旧藏有一例红釉卧足碗,尺寸、器型与本品相当,2017年于香港见释,以826,000港币成交,可资比较。
参阅:《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二册,康蕊君著,伦敦,1994-2010年,第183页,图825
Lot 3343
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直径 D 12.5
“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香港2007年10月9日秋季拍卖会第1527号(两件之一)
豇豆红釉是康熙晚期创烧的特殊红釉品种,因烧制时偶见天然绿色苔点 颇似豇豆,故而名之,为康熙一朝所独有。目前所见康熙豇豆红釉作品 主要有八种,皆为文房案头清玩,俗称“八大码”,为康熙晚期著名文 臣刘源所设计,督陶官臧应选精心督造,其造型皆清灵秀美,釉色娇艳 宜人,在古今中外享有极高声誉。
Lot 3348
清乾隆 釉里红团凤纹碗
直径 D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