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9 16:58
微信请添加+HBSB8899
一提到“武林”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还有那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和万人思求的武林秘籍,然而在100年前并没有“武林高手”、“武林秘籍”这些词汇, “武林人士、武林中人”仅仅只有一种意思——杭州人。《梦粱录》卷七:“杭城号武林,又曰钱唐。”南宋《武林旧事》以及清丁丙《武林坊巷志》等均以武林指代杭州。
20世纪30年代,近代武侠小说家宫白羽(1899~1966)或由“文林”(泛称文化界)获得灵感,衍创“武林”一词,用以通称武术界,从此武林的意思发生了重要变化。不过,杭州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武林人,直到1949年之前,因不满民国政府“杭县”的行政编制,杭州本地人对外介绍自己时,仍自称武林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文学里的“武林越来越乱”,现实中的杭州越来越好,儒雅的杭州人,也渐渐不再称呼自己为“武林人士”了。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杭州就是武林,武林就是杭州。但是,却有很多人知道杭州的武林路。奇怪的是,它的命名是因为“武林”,而它的出名却是因为“女装”。它现在是“中国时尚女装第一街”。
其实,在武林路的称呼被“女装街”代替之前,这里就早有盛名。武林路以古武林门得名,清时称武林门直街、西大街,民国时称西大街、万寿亭街,1956年改名长征路,81年恢复原名武林路沿用至今。老杭州城区以延安路为中轴线,“西大街”与“东大街”(即现在的建国路)对应。西大街是杭州城西的最东面,最早的杭州城西以此为界。
放大《民国十四年(1925年)杭州市区街巷图》,可以看到当时的西大街武林路是一条踩碎一片瓦都能散落无数旧闻碎片的地方,历史人文遗存众多,古武林门、古钱塘门、近代石库门建筑、都锦生丝织厂(以前浙江铜元分局所在地)、沙孟海故居(若榴花屋)、龙兴寺经幢(唐代古迹)、梅鹤堂(林和靖后裔居所)等都在此地。
而其中有个流金淌银不差钱的地方最让老辈人记忆深刻,那就是这里曾有过横跨清朝到民国的“印钞厂”。武林路到环城西路这一段在清末、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建立后十多年里,这里一直叫“铜元路”,现在是凤起路的西段,它名字的由来是有历史原因的。据明万历《杭州府志》及清光绪十八年的《浙江省城图》记载,都锦生丝织厂所在的位置,是唐代至宋代的钱塘府治,清雍正八年(1730年)此地设宝浙局(清政府的铸币厂),开炉铸币。币圈众多“宝浙局”名誉品便出自此处。
1905年改为铜元分局,隶属户部。1919年,在北洋政府的指令下,杭州“铜元局”更名为“杭州造币厂”,改铸银元,并增添了厂房和设备。杭州造币厂初为官督商办,不久收归中央管理,隶属财政部,全名“财政部杭州造币厂”,主要受上海、杭州两地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委托代铸银元。
在此地发行的钱币中,最珍贵的就是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三帆银币。该币是国民政府在1929年研拟新国币以取代袁大头及孙像开国纪念币,邀英、美、意、奥、日五国造币厂刻制统一的以孙中山像为主要特征的样币,币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像,上环列中华民国十八年,背面有波涛起伏中的三帆船,左右分列壹圆面值。孙像三帆币由外国造币厂设计刻模,由杭州造币厂试铸,共有六种模板,均未流通,数量极少。由于该币版别设计新颖,做工精细,铸工精良,极具艺术价值,为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当属中国银币中罕有的珍品。
微信请添加+HBSB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