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用途级别:通用
-
是否进口:否
-
形状:颗粒
-
售卖地区:全国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1. 可降解:可降解塑料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降解后不会对环造成污染。
2. 生物可降解:可降解塑料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 可回收利用:可降解塑料可以与其他塑料混合回收利用,减少塑料废弃物的数量。
4. 高度透明: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可用于制作高透明度的包装材料。5. 保鲜性能好:可降解塑料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能,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总的来说,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环保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
服务特点:
1、客户反馈:收到客户反馈后,团队能及时响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2、排查:对问题进行排查,确认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3、服务执行:团队会根据客户需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维修、保养等服务。
4、客户反馈:在服务结束后,向客户咨询反馈,了解服务满意度,对服务进行改进。
吉林纤维素可降解塑料生产厂商定制
生物分解塑料分类
按照原料组成和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天然高分子及其改性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目前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分解塑料有:聚乳酸(PLA)、聚3-羟基烷酸酯(PHA) 、聚ε-己内酯(PCL) 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
聚乳酸(PLA)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生活、回归于自然,是以玉米等含淀粉生物质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高光纯乳酸,将乳酸制备成环状二聚体丙交酯,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生产聚乳酸,不以石油为原料,只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聚乳酸制品的废弃物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生物质并继续成为聚乳酸发酵的原料,是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也是世界应用的终极材料,可应用于医院用品、养老院用品、学校学生、社区养老、酒店用品、母婴用品、居家用品、家具用品、美容养生用品、航空用品、高铁用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聚3-羟基烷酸酯(PHA)
聚羟基脂肪酸酯是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种很多种微生物合成的细胞内聚酯。
聚羟基脂肪酸酯是由微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酵而合成的不同结构的脂肪族共聚聚酯。其中最常见的有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戊酸酯(PHV)及PHB和PHV的共聚物(PHBV)。PHB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热塑性聚酯,尤其常在细菌细胞间发现。PHB的许多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与聚丙烯塑料接近,但它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体内可完全降解成β-羟基丁酸、二氧化碳和水。用这种生物塑料制成的材料可用于药物释放系统、植入体及一些痊愈后在人体中无害分解的器件,但相对聚丙烯来说,PHB比较硬,且更脆一些。通过PHB与PHV共聚(PHBV)可以改善PHB结晶度高、较脆的弱点,提高其机械性、耐热性和耐水性。
热氧降解塑料:由热和(或)氧化引起降解的塑料;热氧降解属于氧化腐蚀,只能使聚合物引起部或的损坏。塑料袋碎片存在于环境中生物降解塑料袋,依照的标准规定塑料袋在某种条件下,如温度达到70度、CO2充分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生物降解。因此,当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进入海洋等非标准中规定的环境均会降低塑料袋的可生物降解性能。所以,选择合适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还应在合适的环境要求下对使用后的袋子进行处理。
明年将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那么使用可降解塑料袋能够给环境保护带来多少好处?可降解塑料袋和纸袋相比哪个更?领导决策了,老百姓执行就好,影响没多大,无非是多出一点钱嘛。少数人会发大财,少数人破产。对也没啥影响,因为塑料袋的去向一般是垃圾填埋,焚烧,与否,没区别。要想了解可降解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力,先要可降解塑料制品对我们的危害说起。以外卖行业为例,我国的在线餐饮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2017年外卖市场规模达到2045.6亿元、2018年交易规模达到4415亿元,2019年交易规模6035亿元。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严重依赖两款点餐软件。然而这些外卖的塑料餐盒,塑料袋,还有一次性筷子,吸管,一起被扔在小区楼下的垃圾桶里。据统计外卖平台每天消耗的塑料制品超过6000万个。不客气地说,外卖行业的发展,正在加速塑料污染危机。
PBAT:属于热塑性可降解塑料,一般以脂肪族酸、丁二醇为原料,经石化途径或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冲击性能。由于PBAT的成膜性能良好,易于吹膜,广泛用于一次性包装膜及农膜领域。PBAT因其材料成本更低,技术工程更加成熟,投资强度更小。结合PBAT的性质、使用领域、生产成本,未来有望成为大的可降解塑料品类。2000年前海外已经开始PBAT工业化生产,而国内落后并不多,中科院理化技术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等等机构在2000年左右也都投入到PBAT工业化的研究之中。随着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率先突破,2010年左右国内自主技术的PBAT工业化装置也开始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