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钡锶型专用阻垢剂性能:本品是一种有效阻止钡、锶离子成垢的阻垢剂,对水中的其它成垢离子如钙、镁等离子形成的难溶性盐的沉积亦有优良作用。
用途:本品主要用在油田注水系统、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是Ba2+、Sr2+离子的有效稳定剂。
质量标准:
名 称 钡锶型专用阻垢剂 指 标
外观 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
固体含量/% ≥ 20.0
pH (1%水溶液) ≥ 8.0
密度(20℃,g/cm3) ≥ 1.10
阻垢率%(Ba)(40mg/L,80℃) ≥ 80
阻垢率%(Sr)(40mg/L,80℃) ≥ 80
使用方法:本品投加时宜采用连续投加方式,投加量应根据水质而定,投加量一般在30~50ppm。
包装:25㎏深色聚乙烯塑料桶。
储存:密闭保存,防止暴晒,存放期1年。
注意事项:本品为碱性物质,请勿直接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口、眼中,请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污染担责”在2014年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当中被修改为“损害担责”。污染担责指谁污染谁治理,大多数为异性的罚款。“损害担责”的内容要广泛,相当于一种无限担责,包括生态修复,土壤的生态破坏或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都由污染者承担责任。
利好政策密集“铺路”环保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17年起,我国进入“大气十条”的考核年,京津冀区域煤改气、超洁净排放等市场将持续成长。此外,根据发改委的规划,到2020、2030年,我国非化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将分别达到15%和20%左右。
一直以来,排污许可证未将环评提出的污染源排污特征、排放量、环境管理与监测等信息相应载入,未能充分发挥精细化管控排污行为的作用。二是环评提出的污染源管理要求得不到落实。一方面,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薄弱,排污许可“重发证、轻监管”。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树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思想,这也许短期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环保督查制度的出现正是为了加快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督政与督企并举,双向改造经济对“量”的追求,转而围绕“质”的核心实现发展方式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