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磁州窑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1126年冬天,金兵攻破了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金兵掳走北宋皇帝宋钦宗、太上皇宋徽宗、北宋宣告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为了躲避战乱,大批中原工匠,到长江以难避难,磁州窑窑区的工匠,迁居到江西、安徽,和浙江一带。位于江西吉安的吉州窑在唐代和五代时已经烧造瓷器,宋代晚期,因为磁州窑工的迁入,也开始烧造大量白地黑花的瓷器,如今专家在划分窑系时就将吉州窑划分到磁州窑体系之下。
相对于宋代五大官窑,磁州窑瓷器因为大多是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肯定产量很大,且流传到今天的数量也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来讲,毕竟也经过了近千年的世事变迁,尤其是十年动荡,极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于多到到处都有磁州窑老器。因此,发现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脱釉的宋金磁州窑瓷器时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