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出手大清乾隆珐琅彩瓷器最合理

名称:怎么出手大清乾隆珐琅彩瓷器最合理

供应商:深圳中盛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1.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4002号鸿隆世纪广场B座13层

手机:13006616306

联系人:刘总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84078545

更新时间:2016-03-26

发布者IP:58.60.223.48

详细说明

  清乾隆朝(公元1735—1795,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在位六十年,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珐琅彩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黄地轧道珐琅彩缠枝花卉纹描金敞口碗,该器采用罕见轧道工艺,轧道工艺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扒花。碗敞口,描金,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花卉,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底款落有“大清乾隆年制”, 整体造型端庄,胎薄体轻,为乾隆轧道工艺珐琅彩瓷中属凤毛麟角之品。

  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17世纪初,当法国传教士第一次将画珐琅器贡奉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被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决定把珐琅这种新型装饰效果,移植到他最爱的瓷器上。由此规定,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再由宫廷画师依样画到瓷器上,最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但是,在瓷质坯上用珐琅彩釉进行绘画,比起铜胎上作画难度大很多,入窑后烧造时间极难掌握。因此,经过反复实践,直到康熙末年1720年,瓷胎画珐琅才烧制成功,最终了却了康熙帝长达30年的夙愿。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泛起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其时的成交价钱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2010年秋拍,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钱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买卖的新国际纪录,超越估价40倍。2015年一件清雍正珐琅彩虫草纹葫芦瓶在澳门中信举行的大型精品秋季拍卖会上以4370万成交,该藏品估价才1200万。使清三代瓷器又一次崭露头角,一时受到很多业界人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