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公司:福州翰恒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元青花
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花钴料主要有进口料、国产料、混合料三种。进口的钴料主要是“苏麻离青”,此种钴料属于高铁低锰型,青花发色蓝艳并带有铁锈斑。而国产料属于高锰低铁型,发色较为浅淡,且无铁锈斑。在学术界上一般将元青花分为两种类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型元青花。前者是以英国大维得基金会所藏的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象耳瓶为断代的标准器物。学术界普遍认为此类型元青花主要生于元代中晚期(约1341-1368年)。而后者主要是以江西九江延祜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为标准器。生产的时代大致在元代早期(约1319-1340年)。这两种类型的元青花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采用进口钴料,呈色艳丽且带有铁锈斑,伴随有晕散现象,纹饰多密集,层次繁多,造型多高大。后者采用国产料,纹饰较为简单草率。
元青花成交记录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2013年春季拍卖会 估价HKD 380,000,000 成交价 HKD 504,000,000 |
元青花人物故事罐 2014年秋季拍卖会 估价HKD 160,000,000 成交价 HKD 322,000,000 |
元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瓶2014年春季拍卖会 估价HKD 200,000,000 成交价 HKD 253,000,000 |
元青花四季花卉纹八方执壶带盖2014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90,000,000成交价 HKD 115,000,000 |
元青花云龙纹大罐 2013年秋季拍卖会 估价HKD80,000,000成交价 HKD 101,200,000 |
元青花市场价值:
元代的青花瓷由于实物标本少,带有纪年铭的实物标本更少,因此其真面目还不能了解得相当清楚。就目前考古资料来看,元青花瓷大体可分为青花加彩时期、青白釉青花时期和至正型青花时期。
在市场上行情最好的元代瓷器便是“至正型”青花瓷器。元代瓷器市场以大件青花瓷器最为名贵。历代瓷器多以小件为精,只有元代青花瓷例外,有越大越精之趋向,这可能跟元青瓷外销的主要目的地——中西亚地区人民习惯较大的器型有关,并且随着元代制瓷技术提高,才可以制造出硕大仍不失精美的器物,在市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价格多以造型、纹饰的发色以及画工品相等等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大件的元青花瓷器在国际拍卖会上以400万至700万港币左右成交的记录不少,至于最高成交纪录达到1500万港币也有,不过那是少数的特例。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最高的一件是2002年6月23日在天津德丰拍卖的元青花莲池水禽松竹梅纹碗,以950万元成交,是目前为止的最高价。从1994年至今拍价上百万元的元青花瓷器数量不到10件, 这跟明清时期的青花价位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不能由此草率得出元青花的市场不如明清时期这样的结论,因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元青花瓷存世的数量不多,一旦有器身高大平稳、纹饰华美大方、风格庄重古朴、器型别致完整的元青花在市场上出现,必定是极具抢手的拍品。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7月7日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拍品号为640的一件元青花花卉缠枝牡丹纹大梅瓶连盖便以其完整硕大的器型、精美华丽的纹饰引起了广大买家的关注,最终以932.7735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近年元青花瓷器拍卖市场上少有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