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

名称:斑点叉尾鮰

供应商:广州市花都区狮岭联民水产养殖场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益群村奇才经济社

手机:13822286087

联系人:崔平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53483195

更新时间:2020-01-03

发布者IP:

详细说明

  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生物学特征

  生态习性

  斑点叉尾鮰为大型淡水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欢生活在中等或缓慢流动的清洁水体中,主要栖息于有砂砾、石块的湖泊、河流的底层,较喜有机质丰富的水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0-38℃水温范围内均能生存,最适生长温度为18-34℃.正常生长要求溶氧3.0mg/L以上,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pH值在6.5-8.9间均可生存,以偏碱性为好,适应盐度为0.2-8.5.斑点叉尾鮰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既可单养,又可混养.

  食性与摄食

  斑点叉尾鮰在4cm以下时偏重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故可采用我国传统的肥水下塘方法进行苗种培育4cm后开始转入人工饲料为主.10cm到成鱼阶段摄食人工饲料及个体较大的生物(如水、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以及有机碎屑等.刚下塘的鱼苗4-5天可不喂食,或少量投喂混合饲料.4.5cm以后可将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喂,苗种长到6-7cm时投喂粒径为1.5-2.0mm的配合饲料.鱼种生长到12cm左右时可使用直径为3.5mm的颗粒饲料.

  斑点叉尾鮰因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品质好、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当前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

  技术要点

  1.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

  (1)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水深1.5—2米,池底平整,淤泥少,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每5亩水面配套一台1.5 千瓦的增氧机,

  (2)放养 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氯制剂清塘消毒。鱼种放养时应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放养时水温应低于8℃。

  (3)鱼种质量、规格及放养量 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配养鱼(滤食性鱼类)100尾。( 鱼种规格比较小的可以分级养殖)

  (4)饲料投喂 养殖前期(前2个月)饲料蛋白质含量36%以上,养殖后期(2个月后)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32%。饲料以配合配合颗粒料为好。一般日投饲率为3%,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水温、水质、气候变化、鱼体重量等灵活掌握,每次投饲量以达90%鱼饱食度即可。饲料投喂要做到“四定”。 坚持投饵定人定点:每人每天固定投喂相同位置;边喂进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定质:保证饲料成分全面,饲料新鲜,无霉变,无异味,颗粒适口,粉末少;定时定量:斑点叉尾鮰属有胃鱼,正常情况下每次摄食量可达体重1%-2%,食物从摄入体内到排出需6-8小时;每天坚持同一时间投喂能促进食欲,保证鱼体内相关消化酶同时达到最高值,以提高饲料消化率。

  投喂方法每次投喂开始时量要少些,间隔时间要长些,投速慢些,待鱼集中抢食时数量多时,间隔时间短些,投喂快些,在喂到后期,间隔时间再长些,即遵循“少-多-少”、“慢-快-慢”的投饲技术,至80%左右的鱼不激烈抢食时停止投喂。

  (5)水质管理 应定期加注薪水,及时开启增氧机,确保池水容氧充足。6-8月份时,每半个月要换掉一部分老水并及时加新水。同时,每15天应用生石灰15公斤/亩,化浆全池泼洒,调节水质,预防鱼病。高温季节和阴雨天气要严防缺氧,及时开启增氧机补充池水氧气。

  (6)鱼病防治 斑点叉尾鮰在池塘养殖中病害较多,危害性比较大,疾病防治工作极为重要。应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春季主要是寄生虫危害较大,可用硫酸铜、甲醛等药物防治,夏秋季细菌、病毒易流行,可用生石灰、氯制剂等药防治。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

  1.网箱结构

  网箱采用聚乙烯双层封闭式网箱。目前网箱规格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大网箱,其规格为外箱4米×4米×2.5米,内箱3.6米×3.6米×2.5米,网目视鱼体规格而制定;另一种是小体积网箱,其结构采用9股的聚乙烯网线织成的网片,缝成1米×1米×1.30米的全封6面体网箱,网箱底有1米×1米×0.3米的饲料台,饲料台上加0.95米×0.95米的用12圆钢筋制成正方形框架作沉子,使其成立方体形状。

  2.网箱设置

  网箱设置在风浪较小,来往船只少的水域,以减少饲料的损失及鱼体能量的消耗,每只箱间距1.0~1.2米,用1.0厘米聚乙烯绳抛锚固定于水面成一直行。

  3.鱼种放养

  斑点叉尾鮰的网箱养殖,目前采用二级放养。第一级从4-8厘米养至150克,第二级从150克养至750~1500克。也可直接从50克左右的鱼种养成商品鱼。

  (1)网目大小与放养规格

  网目的大小必须适当。网目过大,虽水体交换量大,但易逃鱼;网目过小,虽不会逃鱼,但容易被水体中的丝状和网状藻类附着而堵塞,有碍水体交换,影响鱼类生长。所以网目大小应根据投放鱼种的规格来确定。

  (2)放养规格与密度

  从鱼苗到5厘米,这一阶段不宜在网箱中进行,应按传统的方法在池塘或水泥池中进行培育。5厘米以后直至成商品鱼可以在网箱中饲养。5厘米入箱时,放养密度为1400~1600尾/平方米。8~10厘米时分箱,放养密度为350~400尾/平方米。150克时也可重新分箱使养殖密度变为150~250尾/平方米。

  4.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管理技术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管理技术是从鱼种进行开始到起网收获为止,每天或经常要进行的作业,主要包括给食投喂、巡视检查、修补或清洗网箱、防治鱼病、起捕收获、并箱越冬等。

  (1)投饲技术

  投饲标准是根据生长过程中鱼体的重量、水温、溶解氧及其季节变化,确定并随时调整每日的投饲率和投饲量、投饲次数和投饲时间。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一般不宜饱食,饱食往往是发生鱼病的内因。饱食的饲养方法不但效果差,而且很不经济。一般来说,斑点叉尾鮰的日投饲量应控制在其饱食量的70%~80%为宜。

  投喂方法的好坏关系到饲料系数的高低,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投饲工作应特别注意:

  ① 鱼种放养入箱1~2天后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然后再开始投饲。

  ②在投饲初期需要用适度的响声将鱼诱集到水面食台附近再投食。喂食训练最好在鱼群适当饥饿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情况下,斑点叉尾鮰第二天就能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

  ③初期投饲如果比较顺利,当水温达到15~16℃时,可采用渐进的投饲方法安排投饲量,即第一至第二天投喂鱼体重量1%的饲料量,第三至第四天投喂1.5%,第五天可采用正常的饲料量进行投喂。在鱼群聚集良好的情况下,即使一开始就投喂每次投喂量的40%~50%,所投饲料也能很快地被摄食完,不致流失,但是剩下的饲料应慢慢地投喂。

  ④立秋以后水温下降时或放养密度过稀时,往往会出现投饲时鱼群不浮到水面上争食的现象,此时应适当减少投饲量,投喂间隔时间应适当地拉长。

  ⑤如果前一天还正常摄食的鱼群,突然对声响不产生反应,投饲后鱼群不聚集到水面吞食饲料,应赶快检查网箱有无破损而逃鱼或者其他外界的刺激、水流不畅、溶氧过低等异常情况。

  ⑥每日投饲次数是影响投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以4~6次为宜。日投饲量和投饲次数的安排,以下午多于上午为好。因为一天之中,下午的水温和溶氧量均高于上午,下午鱼群摄食旺盛,适当地增加投饲量和投喂次数,有利于鱼类的正常生长。

  (2)日常管理

  ①网箱检查。

  网箱在安置前应经过仔细的检查,鱼种放养后要勤作检查。时间最好是在每天傍晚和第二天早晨,方法是饲养人员将网箱的四角轻轻提起,仔细察看网衣是否有破损的地方,特别要注意离水下面33厘米左右处。水位变动剧烈时,如洪水期、枯水期,都要检查网箱的位置。要勤检,并随时调整网箱的位置。

  ②鱼体检查。

  通过定期检查鱼体,可掌握鱼类的生长情况,不仅为投饲提供了实际依据,对产量的估计也有可靠的资料。一般要求一个月检查一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网箱污物的清除。

  网箱下水3~5天以后就会吸附大量的污泥,以后又会附上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丝状藻类或其他生物,堵塞网目,从而影响水体的交换,不利于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必须设法清除。目前国内在网箱养鱼中清洗网衣有以下几种方法:

  人工清洗:网衣上附着物比较少的时候,可先用手将网衣提起,然后抖落污物或者直接将网衣浸入水中漂洗。当附着物过多时,可用韧性较强的竹片抽打使其抖落。操作要细心,防止伤鱼破网。洗网的间隔时间以不使网目堵塞为原则。机械清洗:使用喷水枪、潜水泵,以强大的水流把网箱上的污物冲落。

  沉箱法:各种丝状藻一般在水深1米以下处就难以生长和繁殖,因此,将封闭式网箱下沉到水面以下1米处,就可以减少网衣附着物的附生。生物清污法:利用罗非鱼、鲴鱼等鱼类喜刮食附生藻类,吞食丝状藻类及有机碎屑的习性,在网箱内适当增放这些鱼类,让它们刮食网箱上附着的生物,使网衣保持清洁,水流畅通。利用这种生物清污法既能充分利用网箱内的饵料生物,又能增加养殖种类,提高鱼产量。

  ④做好网箱饲养日志。

  日志是检查工作、积累经验、制订计划、提高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实行科学养鱼,一定要做好每只网箱的日志,这是最基本的管理工作。网箱日志应包括日期、天气、水温、放养、捕鱼记录,鱼体长度记录,投饲种类及数量,鱼类活动情况,鱼病情况及防治措施等项目。

  ⑤起网收捕及并箱越冬。

  起捕的时间应根据水温、网箱中鱼群生长的状况和市场的需要来决定。一般水温下降到15℃时就可起捕,供应市场。春季放养 的大规格鱼种,一般当年都可达到上市规格,而不需要进行并箱越冬。如秋末养殖的大规格鱼种,这时就要并箱和越冬。并箱须在天气晴朗、水温10℃左右时进行,并箱的鱼要停食两天以上。越冬的密度以每立方米放鱼种1.5千克左右为宜。斑点叉尾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网箱越冬不成问题,但是北方地区必须将网箱封盖以后沉入水底进行越冬。

  ⑥鱼病、敌害及其防治。

  网箱中的鱼群比较密集,一旦发病就极易传播蔓延。目前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生产中常见疾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烂鳃病等。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采用的药物预防措施是:鱼种下箱时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浸洗后入箱;用硫酸铜挂袋及投喂药饵;在发病季节来到以前用磺胺类药物预防肠炎病;结合拉网检查,用药物浸洗鱼种。网箱内治疗鱼病采用投喂药饵和浸洗法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