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非鱼(彩虹鲷)

名称:红罗非鱼(彩虹鲷)

供应商:广州市花都区狮岭联民水产养殖场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益群村奇才经济社

手机:13822286087

联系人:崔平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52867356

更新时间:2019-12-27

发布者IP:

详细说明

  1红罗非鱼(RedTilapia),广东又称红鳓鱼,台湾称红吴郭鱼,日本称红绸,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烟,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养虾业受病害的影响,许多虾池闲置,利用虾池养红罗非鱼受到了经营者的重视,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推动了红罗非鱼养殖,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10多年来,已经先后引进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进行选育和养殖推广,较系统地掌握了该鱼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

  2、苗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kg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约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红罗非鱼鱼种。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10000尾;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150—350尾/立方米,为减少雌鱼产仔对饵料的损耗,提高生长率,最好放养全雄性的红罗非鱼苗种,也可混养适量的个体比红罗非鱼种小的斑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的鱼种进行控制。由于红罗非鱼苗种起捕运输易受刺伤,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种处理,使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3、饲喂管理:

  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两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4、水质管理:

  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池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20—25cm。可每亩用15—20kg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控制池塘有害物质,改善水质,防病效果较好。

  5、鱼病防治:

  红罗非鱼抗病力强,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很少得病,但在养殖条件不好时也会发病死亡,影响成活率。冬春季节受冻伤或运输、扦捕受伤容易引发水霉病,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季节主要病为嗜水性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主要是养殖水质变坏、低氧、饲喂不善等应激因素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该病可以用口服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用量为每100kg鱼每天用药3—6g拌料投喂,连喂5天。防治鱼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做好日常投喂管理是防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