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臭氧的发现及研究
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法国科学家(Schonbein)将此异味确定为O3,而命名为OZONE(臭氧)。自此以后,欧洲的科学家率先开始研究臭氧的特性和功用,发现广谱的灭菌效果后,开始工业生产应用,其中瑞典一家牛肉公司用于臭氧对牛肉存储的保鲜,自1870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1、自然界中的臭氧
人类科学家在不懈地对臭氧技术投入研究,现在对臭氧的特性及应用已非常明确。其实在自然界中,臭氧是广泛存在的,只是不同条件下浓度差别很大,不易被人察觉而已。现在人们普遍了解的大气臭氧层,是阻挡太阳紫外线的天然屏障,它是由太阳光的一种特定波长光谱的光照射空气后产生的;雷雨过后人们会呼吸到一种特殊的清新味道,实际就是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提高(一般在0.04ppm左右),容易被人们察觉,臭氧浓度之所以提高,是因为闪电(高压放电)电离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森林中,旅游地带,空气格外清新,是因植物在吸收CO2过程中制造了[O],氧原子在形成过程中,部分形成O2(我们呼吸的氧气),一部分形成O3(臭氧)。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在适合的条件下繁殖迅速,人类在发现细菌后,甚至谈虎色变,生怕人类被细菌吃掉。自然界的一切都处在平衡状态,人们没有必要忧虑,现在我们可以断定,正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臭氧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在控制着细菌的生存平衡,保护着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