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的机构﹐有凸轮(踏盘)开口机构﹑多臂开口机构和提花开口机构几种。踏盘开口机构(图2 踏盘开口机构 )是利用凸轮控制综框的升降及其顺序。一般用2~8页综框﹐适于生产各种平纹﹑斜纹﹑缎纹和灯芯绒等织物。多臂开口机构(图3 多臂开口机构 )是由拉刀﹑拉钩和提综杆等控制提升综框﹐由花筒和纹板﹑纹钉﹑重尾杆等控制综框的升降次序。为了织造各种小花纹织物﹐可以使用16~32页综框。
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成都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共同将“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为例”申报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的专项课题。研究人员对出土的4台模型及相关文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测绘,全面研究和还原了汉代提花织机的结构和提花生产技术。
由于原始腰机的张力有限,提花综杆的数量受到了限制,因而织物的纬向花纹循环无法扩大,纹样图案的织造产生了局限性.。对于花纹循环大、组织复杂的大花纹,如花卉纹、动物纹等,织造起来就显得相当困难了。人们为寻求更好的织造原理及方法,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大约在秦汉时期逐步发展成花楼束综提花装置,这里所称的“花楼”,是一种高耸于织机上部、控制提花机经线起落的织机部件,因此,束综提花机又称“花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