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数字时代,电子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镀银电路板、电脑主板及交换机等设备逐渐被淘汰,成为电子废料的重要来源。这些废料看似失去使用价值,实则蕴含丰富的贵金属与可循环材料,科学回收不仅能缓解资源短缺压力,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是推动电子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镀银电路板因银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频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等精密电子领域。其表面的银镀层厚度虽仅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但银含量可观,每吨镀银电路板可回收银 100-300 克,部分高端设备的镀银电路板银含量更高。此外,电路板基材还含有铜、锡等基础金属以及树脂、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然而,若镀银电路板随意丢弃或被非正规处理,银等贵金属会被浪费,且电路板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可能渗入土壤和水源,危害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比如,部分地区非正规作坊采用高温焚烧法处理镀银电路板,不仅银回收率低,还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电脑主板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结构复杂且资源密度高。主板上分布着 CPU、内存插槽、显卡接口等众多元器件,含有金、银、铜、钯等多种贵金属,其中铜的含量最高,每吨电脑主板可回收铜 200-300 公斤,同时还能回收一定量的金、银等贵金属。另外,主板中的塑料、树脂等非金属材料经处理后也可循环利用。但目前大量报废电脑主板被随意丢弃,或被非专业人员拆解,导致部分高价值元器件损坏,资源回收率大幅降低,且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交换机作为网络通信的关键设备,在数据传输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废后同样具有较高回收价值。交换机内部含有大量线路板,这些线路板不仅有铜、锡等金属,部分关键触点和线路还采用镀银处理,可回收银等贵金属。同时,交换机的外壳多为优质塑料,经破碎、清洗、造粒等工艺处理后,可重新用于制造塑料制品。但由于交换机回收渠道不畅通,很多报废交换机被闲置在仓库或混入普通垃圾,造成资源浪费,且其内部含有的有害物质也存在潜在环境风险。
针对这三类电子废料,需采用专业且环保的回收技术。处理镀银电路板时,先通过人工或自动化设备拆解,分离出非电路板部件,再采用 “化学溶解 - 提纯” 工艺,使用环保溶解剂溶解银镀层,随后通过还原、沉淀、提纯等步骤获取纯银,基材中的铜等金属则通过机械分选和冶炼回收;回收电脑主板时,先进行精细化拆解,提取可二次利用的元器件,再对剩余部分进行破碎,通过气流分选、静电分选等技术分离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混合物经电解精炼得到纯金属,非金属材料则制成再生塑料或建材;对于交换机,先拆解外壳与内部线路板,外壳按塑料类型分类回收,线路板则参照镀银电路板和电脑主板的线路板回收技术,提取贵金属和基础金属,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当前,镀银电路板、电脑主板与交换机回收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回收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门的回收网点和渠道,导致大量废料无法及时回收;二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回收企业采用落后工艺,资源回收率低且污染环境;三是公众和企业回收意识薄弱,对这些废料的回收价值和环境危害认识不足,主动交投意愿低。
为推动这三类电子废料高效回收,需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设立专项补贴,鼓励企业建立专业回收体系,同时加强监管,打击非法回收处理行为;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回收技术水平和资源回收率,加强与电子设备生产企业、用户的合作,建立定向回收渠道;公众和企业需提高回收意识,主动将报废的镀银电路板、电脑主板和交换机交至正规回收企业,共同助力电子废料循环利用。
镀银电路板、电脑主板与交换机回收,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这些电子废料将不再是 “垃圾”,而是宝贵的 “城市矿山”,为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