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电子类载体的销毁需针对硬件结构特性制定专项方案,主板、电子配件与控制器因集成度高、存储信息敏感,需采用物理破坏与数据清除双重手段。
主板销毁需聚焦核心芯片与电路层。首先拆除 BIOS 芯片、南桥北桥芯片等存储单元,采用喷砂处理(粒度 80-120 目金刚砂)破坏芯片内部晶圆结构,确保数据无法读取。主板主体需通过专用液压破碎机进行挤压破碎,破碎后碎片粒径控制在 5mm 以下,重点检查 PCB 板上的布线层是否完全断裂。对于含加密模块的工业主板,需额外进行高温烘烤(温度≥260℃,持续 30 分钟),使加密电路彻底失效。
电子配件销毁需分类实施精准处理。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可采用高温熔炼(铜基配件熔炼温度 1083℃),使元件物理形态完全改变;连接器、接口等部件需通过剪切机逐个剪断金属触点,防止被二次组装利用。对于存储类配件(如内存条、SSD 模块),需先经专业设备进行数据擦除(符合 DoD 5220.22-M 标准),再进行芯片研磨处理,确保存储颗粒表面电路完全磨除。
控制器销毁需兼顾数据与功能灭活。嵌入式控制器需先连接专用设备读取并清除内部固件程序,再拆解外壳,对核心 MCU 芯片进行机械碾压(压力≥500MPa),使芯片封装与内部电路彻底分离。工业控制器的 I/O 接口部分需使用强酸溶液(如 30% 硝酸)腐蚀金属引脚,消除信号传输可能。销毁后需进行功能测试,通过万用表检测关键节点电阻值,确认电路完全断路。
三类电子载体的销毁过程需全程防静电处理,操作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手环与手套,避免因静电击穿导致部分芯片残留数据。销毁产物需按金属、塑料等材质分类回收,交由具备资质的环保企业处理,防止重金属污染。所有销毁操作需记录设备型号、序列号、销毁时间及处理人员信息,存档期限不少于 5 年,确保可追溯性与责任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