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配电电力设备、配电柜及配电箱的科学回收,是保障电力安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鉴于其带电作业风险与电气特性,需采用专业化、规范化的回收流程。
回收前期,组建由持电工证的专业人员、电气工程师及安全监督员构成的团队。对配电电力设备、配电柜与配电箱进行全面检测,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线路老化程度、绝缘性能及是否存在漏电隐患。同时,制定详细断电计划,明确需切断的主电源、分路开关,准备绝缘手套、验电器、绝缘梯等安全工具,划定作业区域,设置警示标识,确保回收作业安全开展。
拆除作业时,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范。先通过验电器确认设备无电,断开所有开关并悬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对于配电柜与配电箱,拆卸前标记线路走向与接线端子编号,防止混淆;依次拆除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等电气元件,拆除过程中避免拉扯线路,防止损坏。配电电力设备拆除时,若涉及变压器、高压开关等大型设备,需使用起重设备配合,在确保断电、接地的前提下,拆解外壳、内部线圈等部件,妥善保护绝缘材料。
运输存储环节,根据设备类型与精密程度选择合适方式。小型配电箱使用防震包装运输,避免颠簸导致内部元件松动;配电柜与大型配电电力设备用封闭货车运输,并做好固定,防止移位。抵达存储场地后,将电气元件、金属柜体、绝缘材料分区存放,电气元件置于防潮柜内,金属柜体喷涂防锈漆,避免受潮生锈影响后续处理。
后续处理阶段,各类部件发挥不同价值。可修复的断路器、接触器等元件经检测、调试后二次利用;金属柜体通过熔炼再生;废旧电线电缆去除绝缘层后回收铜、铝等金属;绝缘材料交由专业机构处理,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全过程严格遵循电气安全与环保法规,对产生的废油、含重金属的电子废弃物规范处置,确保安全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