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茶叶 > 茶具 > 茶盘
六堡茶促销打折团购包邮-芊河六堡茶

名称:六堡茶促销打折团购包邮-芊河六堡茶

供应商: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

地址: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

手机:18269020032

联系人:郑先生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52176098

更新时间:2019-12-19

发布者IP:

详细说明

  堡茶促销, 六堡茶打折 陈年六堡茶

  一级六堡茶 100g  淘宝价:18.8元

  链接:

  特级六堡茶 500g 淘宝价:108元/500g  活动:买一送一(送100g六堡茶饼)

  链接:

  追溯历史,六堡茶曾用过的名称不少,其名气渐大后也有很多其他茶冠以“六堡茶”之名外销。笔者翻阅现存史料,试图拨开历史迷雾,从六堡茶名称的种种变化中,纵观其发展历程,从其名称的虚实更替、产区范围的大小变迁、茶青原料的适制选用,透视六堡茶的前世今生。

  (上)

  六堡乡镇及周边地区自古产茶,茶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秦汉、三国、晋代至唐宋,从野生药用、煮羹食用一直发展到开始人工种植,作为岭南民众消暑辟瘴的凉茶和日常饮料,乃最初的“肇始阶段”;第二阶段为宋元两代及明代初期,为“活跃阶段”,受当时整个中国茶业兴盛及茶区中心南移影响,南方茶业发展进入一个兴盛期;第三个阶段是从明中期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为“兴起阶段”。第四个阶段,则是进入了清中期(道光、光绪年间),马来西亚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吸引了大批华南移民,也带动了岭南民众所钟爱的六堡茶大量出口南洋,从这个阶段起直至抗战开始的1937年,是六堡茶业发展史上的“鼎盛阶段”。

  前两个阶段,六堡茶尚未得“六堡”之名,第三阶段开始,六堡茶才以“六堡”之名销往南粤大地,到了“鼎盛阶段”,六堡茶因需求量猛增,开始与西江沿岸及各地“青茶”混称,并以此名销往南洋诸国。

  宋元时当地已种茶制茶

  <如修仁茶的黑茶雏形

  六堡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近代驰名粤港澳及南洋,为人们所熟知,并进入茶叶专著及教科书在黑茶的章节,成为不可忽略的历史名茶。

  可以明确的是,明代之前,六堡一带尚未得“六堡”之地名,所产茶不叫六堡茶,但从留存下来的数百年树龄的老茶树估计,当地起码在宋元两代已经开始种茶制茶。

  这点与普洱茶非常类似,“普洱”地名之得名也是在明代,明代万历年学者谢肇淛所撰写的《滇略》中首先出现“普茶”一词,在清代康熙年间章履成的《元江府志》里才提到“普洱茶”,同样以老茶树为证,在明代之前当地及周边已经开始种茶制茶。

  从明代开始推行的保甲制度,至清代相沿。苍梧县下设多贤乡等十一个乡的建制,多贤乡设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六堡由此得名,“六堡茶”之名也开始出现,更多以大箩筐装散茶形式在民间售卖,因此也称六堡散茶。

  那么,在明代之前,六堡茶叫什么呢?

  成书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左右的《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王文楚点校本,2007年)中对南方产茶的记载要比唐朝详细和丰富。书中3139页【岭南道】八【封州】条【土产】中记载有:“春紫笋茶,夏紫笋茶。”苍梧五堡、六堡地处山区,山路崎岖,极为难行,所产茶历来都是经水路东安江入贺江,再经封州出西江。据笔者考据《太平寰宇记》所记载的封州春紫笋茶,夏紫笋茶大多出自当时六堡山区一带,其实就是六堡所产的紫芽品种。在宋代,是属于绿茶的工艺。

  另外,当时北宋诗人郑刚中(公元1088~1154年)的一首七律诗序有记载:“予嗜茶而封州难得有一种如下等修仁殊苦涩而日进两杯”,诗中提到的类似“修仁茶殊苦涩”的茶之工艺特征,对比传统六堡茶制法,可作佐证断定其记述的这些茶都是出产于当时的六堡山区一带的产茶区域,并通过水路沿江贩售。只是当时这种“土产茶”也没有正式命名,嗜茶的诗人也只好比作“下等修仁”来“称呼”了。

  明代起始有六堡茶名

  <古法“青茶”在珠江流域推广

  明代始有“六堡”地名,所产茶叶,周边乡人多冠以地名称之。

  明代,人们泡茶的方式、器具乃至制茶都发生生了很大改变,大茶壶的泡饮逐步流行。直至淸代、近代,在岭南的广府文化区,人们习惯用一种民窑粗瓷洋桶大茶壶来泡茶饮用,缸瓦铺里也有大瓦壶出售。富有岭南特色的佛山石湾当年也生产许多形形色色的大茶壶供民间使用。

  正是广东人的这种爱茶嗜茶的生活习惯,刺激了六堡茶在广东(特别是珠江流域沿岸)的消费,也促成了后来的六堡茶大兴盛。在咸丰、同治年间,六堡茶以其味厚、耐泡、隔夜不变馊的特点,已经深入到人心,成为广东很多地方的民众日常用茶,“六堡”谐音“六宝”,意头甚好,其茶名在广东民间颇为“开名”,六堡所产“茶特别靓”成为了人们的口碑。

  当年在六堡合口街设庄收六堡茶的,有来自广东省城、郁南、云浮、鹤山、江门等地的老板,他们在将六堡茶运销港澳的同时,也批发给周边茶庄。当时有茶庄出于减少竞争的原因,刻意隐去产地地名,把六堡茶称作“青茶”、“桂青”在市面上售卖。在广东民间老茶客所流传的当时饮用的青茶、桂青等,以及在很多广东老茶庄所保留的进出账目中,青茶特别是桂青,其实就是六堡茶。因为传统工艺的六堡茶新茶,在口味和外形上,与民间常说的绿茶、清茶、青茶比较相似。

  这种情况在现在梧州及广东茶楼中,依然可以得到佐证,一般的茶客及伙计都“默契”地将绿茶称作“青茶”,而不会理解为真正属于“青茶”的铁观音等乌龙茶。

  将六堡茶和其他地方的“青茶”混作一谈,有利于周边地区产制的六堡茶促销和消费方面的原因。

  因为随着岭南民众对六堡茶消费的增加,六堡山区内的茶产量未能满足需要。很多地方也种植、生产六堡茶,供应市场。包括周边的如苍梧四堡五堡、岑溪、藤县、贺州(当时称贺县)、广东罗定、郁南、高要、四会等地。资料显示,这些地方所产的茶,也以六堡茶或青茶之名大量销往粤港澳及南洋。

  广东的一些老茶庄资料显示:清中期起,大量“青茶”开始运销南洋。当时西人是不大饮用青茶的,整个南洋的华侨总数超过千万,闽人多饮乌龙,粤人(尤其是广府人)多有饮青茶的习惯,当时广东的茶叶资料有“南洋消费青茶最多”的记录,所指大多就是广西桂青———六堡茶。当然,也有一些茶庄采购其他地方的绿茶,充作桂青茶六堡茶出口南洋的情况。

  清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六堡与各地“青茶”之名混用

  据1946年十月第五卷9、10期《广西农业通讯》载刘文庆之《广西茶叶今昔观》:“苍梧茶产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又名烔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品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本县茶以六堡乡为多,其栽培面积几占全县茶区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本县接近广州香港,交通堪称便利,所产茶叶,向来销售转运国外为多”。另有记载:“畅销穗佛港等埠。当六堡茶收成时,粤商在合口圩设庄收买,再烹炼制成茶饼,甚为精致,熬而饮之,味与普洱茶同,年产约50万斤。”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当时的状况:“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按其所述“六堡乡几占一半”,算来这“其余所产”规模也占了过半的面积及产量。这部分的茶(从现存的部分老茶树看来,相当部分也是引种于六堡茶乡),也以六堡茶或青茶之名,运销粤港及海外。

  这里提到六堡茶又名烔茶,就很能说明问题。笔者曾多次走访六堡镇各村老人了解这个情况,都说没有“也称作烔茶(峒茶)”的流传。而事实上,该文提到的这个峒茶,当时是岑溪所产,也称岑茶。清同治12年版《梧州府志》卷三物产篇有“岑溪产峒茶”的记载:岑溪“归义下乡山心村”所产“山心茶”,有大峒山岭、“大石峒”山头所产为佳而有“峒茶”之别称,笔者就此求证于岑溪当地人,该地归义下乡“大石峒”确实以前曾有产茶,品质颇佳。据推测,应是当时六堡茶在广东销售畅旺,周边所产茶虽品质优秀,但亦愿意“混迹”于六堡茶中,以利销售。

  同样的,周边的包括罗定、郁南、肇庆甚至四会等地,当时都贩售“西青”“肇青”“桂青”等“大三青”茶,甚至有的干脆直接也打上“六堡茶”的名称。

  1941年7月由民益书局出版的钱承绪所著的《华茶的对外的贸易》中就有这方面的描述:“南洋侨胞集中各地,以马来亚销茶为最多,年约二十余万件,越南次之,约十余万件,泰国荷印缅甸及非律滨亦各销万件至数万件,其由香港转口者,为数尤多”、“战事以后,因闽茶来源不旺,南洋侨商颇多采购粤茶。”并述:“按茶叶销售南洋各属,其属吾国所产的,大都来自闽粤滇三省……”在“粤茶”里面提到“罗定所产茶,有西青土青六堡等名称,所谓西青即系西江绿茶,土青为土制的西青茶,其品质均甚佳”此外,并有“四会产有六堡茶”这些说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周边以及西江沿江而下的民众,将西江上游来的茶称作“桂青”、“广西青”、“西青”、“土青”、“上河茶”,或以当地命名作“肇青”,或与六堡茶混为一谈,将六堡茶改称罗定或四会所产,以利商业销售。

  旧时,六堡茶的命名相当混乱,有“桂青”“西青”(“西江青”的简称)、“广西青”、“上河青”、“土青”、“上河茶”、“峒茶”等,但在需要表述正宗正货的场合,如茶庄店铺则标上“正宗苍梧六堡茶”的茶名,以示正宗。

  1937年由当时行政院新闻局印行的《茶叶产销》一书所绘民国时期茶区茶市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梧州(图中红色圆点处为梧州)及周边和以北的贺州、桂林周边已经是“其他茶”的大产区了。而且,作者对茶叶特性很熟悉,已经在图上将六堡茶作为“其他茶”而不是绿茶,区别标注了。

  六堡茶这种繁荣的产茶制茶运销粤港南洋的局面,在抗日战争开始的1937年被打破了。更为准确的时间是1938年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切断了西江航道的水路运输,六堡茶的产制运销被彻底专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