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这件西周夔龙纹青铜方鼎:1984年于山东省滕州市庄里西遗址,被一位老农捡拾后扔在自家柴草堆旁,后被下乡的文物事情者征集。
该鼎通高17.6厘米,长14.9厘米,口宽11.2厘米。其形体方正,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柱,四隅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口沿下饰四组夔龙纹,纹饰以云纹衬底,腹上有三排乳钉纹,排列成“凹”形,四柱顶端同样饰有浮雕兽面纹饰,壁内铸铭文(图3)一行三字:“作□彝。”底、连范,由四范合成,在每一鼎的内侧可见显着的范痕。
夔龙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单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形貌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收支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其名曰夔。”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夔,神魅也,如龙一。”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玉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商末周初的方鼎一样平常都是口大底小,四壁略外斜,立耳,柱,平底,四角方正,四角及壁面多带扉棱;至西周中期变为口小底大,附耳或立耳,下腹倾垂,底圜平,四角圆钝的圆角式方鼎。下腹倾垂是显着的时代特征。圆角方鼎是西周早中期前后泛起并盛行的鼎式,往往成双泛起,西周中期以后方鼎少见。
近几年龙纹青铜鼎市场行情价格:
春秋蟠虺纹青铜鼎四双----------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7-07-13
鼎大多为三圆形,但也有四的方鼎,从传世品和考古发现看,方鼎的数目远远少于圆鼎,因此,每一件方鼎都是很是珍贵的,而此鼎从造型、纹饰、铸造诸多方面来看,皆堪称精品。
考古与文献可以证实,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饰是对中原地域上古文化的继续与生长,体现着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生物进化与历史地理的研究功效,又为商周青铜器上龙纹饰的生物原型是中华扬子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于此基础上讨论龙纹饰的文化意义,实应导源于上古四灵看法的形成。四灵作为类属之长,是种种现实动物的代表,也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泉源,而此正是四灵纹饰与青铜食器建设关系的泉源所在。
龙纹是青铜礼器上主要的装饰,主要分为具象的龙纹与抽象的夔龙纹两个类型。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平面龙纹及其立体造型,多为仰面状,前额双角十分蓬勃,虽未如后世之龙长身多,也没有详尽描绘指爪,仅以侧面图所示的两体现前后两对龙,躯体不长,卷尾上翘。商代中期以后,具象龙纹的姿态愈加富厚,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等。此处例举的五种龙纹构图方式,沿用了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中国青铜器》一书的纹饰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