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身上继承了旧都特有的文化涵养,对于宋徽宗的绘画与书法情有独钟,还从缂丝和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终形成了富丽堂皇、雍容大气的“于派”花鸟新风。
陈之佛出生于浙江余姚,早年留学日本专攻图案设计,归国后在多所美术院校从事工艺设计与教学工作,将西方绘画的元素和图案设计的理念融入到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从而形成了典雅清新、疏淡灵性的艺术风格。因为创新理念,再加上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地域文化底蕴,于非闇、陈之佛各自在南北方创造出两种艺术风格。
于非闇牡丹蝴蝶轴--------------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6-04-13
于非闇1955年作红杏枝头----价格:RMB1,530,000----日期:2017-03-25
于非闇仙鹤飞舞图镜心纸本------价格:RMB3,130,000----日期:2017-08-06
于非闇近现代白梅山茶图轴------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6-06-13
于非闇刘奎龄双鸡图立轴--------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7-11-14
近几年于非闇字画市场行情价格:
于非闇书法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7-02-09
于非闇刘奎龄双鸡图立轴--------价格:RMB3,420,000----日期:2016-12-22
于非闇近现代白梅山茶图轴------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6-12-04
于非闇临宋徽宗天水金英秋禽----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6-04-01
于非闇书法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7-02-03
《群仙祝寿》是1936年于非闇应刘金镛委托,为刘氏祝贺长辈寿诞而作。刘金镛,字振周,黑龙江人,民国年间于北京经商,经营材及皮货生意,与军政界人士过从甚密。上款“凤翁老伯大人、伯母谭太夫人”虽不可考,但据于非闇在民国画坛的地位,刘金镛敬赠尺幅如此阔大的作品以为贺礼,亦可见其非富即贵的地位。画面布局热闹丰富,色彩鲜亮,松柏、水仙、苍石、翠竹、绶带,呼应群仙祝寿的题材,洋溢着六六双庆的吉祥气息。
于非闇青年时代随民间画师王润暄学习养花养虫养鸟和制作颜料,对花鸟的生态、性情作过深入观察,为他的花鸟画创作奠定了沉实的基础。从1935年开始,他转而研究工笔重彩花鸟,由陈老莲入手,上溯五代、宋元,尤倾心于宋徽宗,以之“为中心环节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而渐知“天命”在斯。
《群仙祝寿》作于1936年,正是其“拟宋人笔”的新貌。画面撷取理想化的山涧一隅:以水墨勾皴坡石一角,并以线条勾画出坡石间流淌的溪水,坡石之上,苍石挺立,丛丛盛开的水仙摇曳生姿,古柏与乔松分别在苍石前后,呈斜势向右上方伸展,于画面上方三分之一处几乎逸出画面,然后挺拔向上,中间一根柏枝,则探向左下方,与下方横向左生的松枝形成呼应,两竿微斜的翠竹,将右上方柏树似乎断掉的连接起来,共同环卫着柏枝上的一对绶带鸟。画中选择的题材,松柏、水仙、苍石、翠竹、绶带等,可谓将神仙眷属、寿比南山、松柏长青等美好寓意,搜罗殆尽。
于非闇曾回忆他小时候家藏“几轴宋代的好画,赵子固画九十三头水仙长卷,也在我家。”画中水仙婀娜,俨然赵子固法乳,但又一变其水墨法为青绿设色,新意陡生。水墨勾勒点染的松柏、坡石与青绿设色的苍石、翠竹,既有山水与花鸟的结合,又形成鲜明而沉稳的对照,冷色调的青、绿、白,拱卫着画面上半部两只红羽白腹的绶带鸟,冷暖对比强烈,彰显出画面的祝寿主题。
此作继承了两宋绘画的现实主义技法,同时吸收了宋人缂丝轮廓明晰的装饰趣味。布局严谨,形象生动,用笔劲健,设色明丽典雅,以挺劲婀娜的笔力为骨,又以色彩的丰富表现为肌,将水墨勾勒、皴擦、点染与青绿设色相结合,浓丽庄重中,兼具清淡雅逸,并与瘦金体题识达到和谐的统一。画面富丽而充满诗意,在继承中大胆融入自己理想化、充满明丽之心的审美情趣,正是对宋人花鸟情怀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