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比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和瓷器,青铜器的市场价值及其所占份额还有很大差距。业内专家表示,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即使现代工艺品,也无法达到当时的制作水平,这一直也是现代工艺无法攻克的难题,所以,青铜器稀缺性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一旦青铜器所蕴含的各种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其价格必将上涨到与价值相匹配的价位。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严重且持久的时期之一。从春秋时代初期的140多家诸侯,到战国初期的20余家,其中又形成以秦国、齐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燕国为代表的“战国七雄”。
春秋时代,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佩剑开始在社会各阶层人物中流行,以显示自己的礼制和道德高度。剑身普遍被加长到50~60厘米。在抵御外族入侵与群雄争霸的过程,青铜剑显示出它的威力,成为武士好的伙伴。
嵌金绿松石青铜剑--------------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3-21
青铜剑------------------------价格:RMB2,560,000----日期:2017-07-24
战国青铜剑--------------------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11-25
战国青铜剑--------------------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7-08-23
剑嵌金绿松石青铜剑------------价格:RMB1,760,000----日期:2016-09-16
近几年青铜剑市场行情价格:
青铜剑------------------------价格:RMB3,680,000----日期:2016-02-17
战国青铜剑--------------------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12-16
战国青铜剑--------------------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7-08-14
汉青铜剑----------------------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7-08-15
嵌绿松石青铜剑----------------价格:RMB2,390,000----日期:2017-09-14
很多人对于战国时代大名鼎鼎的青铜剑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虽然历经2000多年,青铜剑依然锋利无比。据许先生介绍,他的宝贝长约36.5厘米,剑身宽处大约4厘米。记者看到,其通体呈现暗黄色,由于年代久远,有些不规则的斑点,但并不是锈,剑面还是泛出淡淡的特有的光泽。
战国晚期青铜剑长度加长的原因是铸造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复合剑。含锡量高的青铜硬度高,含锡量低的青铜硬度低。工匠们将低锡的青铜铸成剑脊,在两刃的部位嵌合上高锡的青铜合金做为剑刃。如此一来,当青铜剑受到冲击,较软的剑脊可以吸收强大的冲击力避免折断,而较硬的、比以往更加锋利的剑刃仍可以保证杀伤力,刚柔相济的复合剑的出现,使得青铜剑可以越做越长。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何会在丹凤县境内发现?刘军民说,丹凤是秦楚文化交融地,早是属于楚国的地界,这把青铜剑器物特征与楚国时代特征相符,具有历史传承、科研等价值。
鲁青合副局长说,这把青铜剑如果当时不用铬盐处理,现在可能锈迹斑斑,甚至可能看不出是一把青铜剑。他介绍,战国时期的楚国剑与秦国或别的国家的剑比较起来,楚剑稍短,剑体前部有一个收腰,整个剑显得比较秀气。当时在楚国,成年男子都有佩剑的习俗,死后会用青铜剑殉葬。因为剑体没有铭文,从剑刃的锯齿状程度来看,剑主人生前可能是一名楚国勇士。
但愿咱们的忠实巴交的陕西水泥工李磊不需要也像笑话里的那位美国小男孩一样,给上帝写信,抱怨那另外9500元钱被文物局的大员们给私吞了。
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剑是珍贵历史文物,市场价格居高不下。2011年07月10日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卖一件青铜剑(长56cm),以183.1万成交。2008年10月26日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卖一件战国早期嵌松石双箍剑(长57cm;宽5cm),成交价格176万元。战国青铜剑铸造精良,古意盎然,十分精美,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李磊上交的这把古剑长46.5厘米,宽4厘米,重约610克,比上述两把青铜剑要短一些,应属于中士佩剑,市场价格自然要小一些,但也应该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他无偿上交给了国家文物部门,这样的做法值得嘉许,文物部门给他一些物质奖励也是应该的。按国家《文物保护法》第十二条,“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