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藏家介绍,龙凤是古人想象中的祥瑞动物。春秋战国以后,凤作为“四神”中的南方朱鸟,成为天下安定的象征。这块龙凤玉佩源于战国时期,将寄寓祥瑞的两种神兽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巧妙,造型雅致。
海口市博物馆馆长张健平表示,李女士的玉坠是产自辽宁的岫岩玉,又称岫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鹰形玉坠荷花玉珠串饰----------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1-02
新石器·大汶口文化后期红陶----价格:RMB1,710,000----日期:2016-11-09
大汶口文化玉鸮----------------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6-05-08
大汶口玉串饰一百四十四粒------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1-08
鼓钉纹长方扁勒玉坠------------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7-05-20
近几年大汶口玉坠市场成交的价格:
18K白金天然翡翠玉坠--------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7-01-10
神人面玉坠--------------------价格:RMB2,890,000----日期:2016-07-16
蝉形玉坠----------------------价格:RMB2,750,000----日期:2016-01-17
双联管式玉坠------------------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6-08-26
新石器·大汶口文化后期红陶----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7-07-26
春秋、战国迄秦、汉时期的玉器、礼玉渐少,而佩玉增多。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镂空、浮雕等手法普遍应用。当时,带有政治、道德与迷信色彩的成组配列玉器盛行,称为组玉,玉璧、玉环、玉龙、玉璜、玉管等皆成为组玉的一部分。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关于各类组玉的组合形式与《三礼》所记的玉器制度,多有不符,因此,尚需从古代社会礼仪制度、习俗规范等方面,探索有关组玉的种种问题。汉代玉器引人重视的,是不断有金缕、银缕玉衣,生活用玉大量制作。
大汶口遗址晚期10号墓的玉环佩在死者右臂上,玉铲放在股骨上,玉指环放在坑角处。35号男女合葬墓,玉管戴在女性颈部。胶县三里河墓葬,璿玑放在胸部,玉琀出于口中。景芝镇2号墓,玉镯戴在左腕。7号墓,玉镯戴在右腕。2号墓玉璧放在胸间,与江苏省新沂县花厅村墓所放位置一致。2号墓玉坠放在胸间。1号墓玉珠放在颔下,与西夏侯墓位置一致。玉器也见于遗址地层中,江苏省邳县刘林遗址上层有玉饰,表明这些玉器大部分为生前装饰品。
那些凝聚着天地造物精华的古玉,蕴涵着古老璀璨的文化,后世被尊奉为儒家文化象征物,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精神情感之物的瑞物载体,它们的价值如果一旦体现出来,将是无法估量。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在中国古代,单看官员佩戴的为何种玉器便可判断此人是文臣还是武将,还富贵人家还是贫民百姓。玉文化一直融于古代的封建体制之中,佩戴何种玉体现了其所处地位、官职大小等。近年,因为高古玉这种历史研究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独特等独有的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实力收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