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铜佛像收藏板块,出自明代,特别是永宣两朝,由宫廷铸造的佛像历来为人们所看重,观音造像也不例外。目前位列黄铜观音造型成交排行位的即是一件明宣德十年制作的鎏金铜“南海观音”坐像,在2011年上海古玩古玩心春拍中,这件高约78厘米的罕见精品以3314万港元成交。
在市场来看,汉传金铜佛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价格,就是说我们有心的话,偶尔能到一些古玩市场,有些文物商店能看到汉传金铜佛,在国内有时候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因为现在还没有得到广大藏家的认可。
由于汉传金铜佛的造像跟藏传金铜佛有很大的区别,有些造型很多人不一定看得懂,这便是汉传金铜佛的高难之处。除此之外,汉传金铜佛历史跨度长,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并且千姿百态,因此,要收藏汉传金铜佛,一定要对各个时期的金铜佛的特征有所掌握。
1415世纪黄铜四臂观音------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6-02
-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6-09-07
苏频陀尊者--------------------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6-02-02
清中期18世纪铜鎏金叶--------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7-03-12
清乾隆黄铜漆金四臂准提佛母----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6-07-08
近几年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观音--------------------------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6-09-28
清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6-01-17
明代乐铜鎏金龙王菩萨----------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7-09-11
宝冠释迦牟尼------------------价格:RMB1,680,000----日期:2017-05-19
明永乐铜鎏金观世音菩萨像------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7-02-23
明代时期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近年来,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行情一路看好,升值空间较大,特别是高质量的明清金铜佛像,尤其值得收藏投资。而相比投资价值,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更甚。
以真品翻模制作。这种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伪法,乍一看整体很像,但拿在手中就会有过重或过轻的感觉,铜质也很生硬,锈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电镀法鎏的金,光泽极不自然。古代是用法鎏金,色泽很沉稳,给人以厚实的感觉,虽然经过长期的磨蚀会露出铜胎之色,但古意盎然,这是仿品无法比拟的,翻模的伪品往往在细部上交代不清。
不过,目前从市场价格上看,东南亚的佛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据了解,在近两场大拍中,纽约的佳士得东南亚艺术专场中有50多件佛像,其中七八件是较重要的拍品,成交价大多在30万-50万美元之间,高成交价为280万美元,其次为180万美元。而纽约苏富比拍卖的30余件佛像相对比较普通。“这些东南亚的青铜佛造像的价格在现今的商业市场上非常贵,但与汉藏佛像或是瓷器等品类相比,数量非常少,价格标准尚未完全成型。”叶晖说。
所谓金铜佛,通俗一点讲就是表面鎏金的铜佛像。有学者将表面不鎏金的银质、铁质、铜质佛像统称铜佛,笔者十分赞同。中国金铜佛制作大约有两千年历史,但具体始于何时尚无定论,需进一步研究。现代人将中国古代金铜佛分为“汉传”和“藏传”两大类。汉传金铜佛自东汉始造,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历史跨度漫长;藏传金铜佛像以元明清传世品多见。汉传金铜佛像,大部分受印度“犍陀罗”样式的影响。
汉传金铜佛像的鉴别
佛教艺术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佛教造像以其能体现佛教教义而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艺术风范。我国自两汉以来,各个时代都创造出了不少工艺精湛、纹饰绚丽、造型优美、面目慈悲的造像精品,佛教造像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神圣与庄严感,也总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并有着其他艺术品难以比拟和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