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翡翠雕龙形带钩应该怎么上门收购

时间:2018-02-14 06:31

  在荣禄六十岁生日时,慈禧特别把一只翡翠雕龙带钩赏赐给了荣禄。荣禄死后,葬于高碑店的荣家茔地,墓中随葬大批金、银、玉器珍品。这件翡翠雕龙带钩也成了荣禄的随葬品。

  带钩起源于西周时期,战国到秦汉时期被广泛的使用,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尽管带钩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到了清代带钩已经不再是实用器,而是更多的转向把玩件、观赏物。带钩的材质有很多种,青铜的、玉的、金的、铁的、水晶的、骨头的、的等等,目前市场上的带钩既有战汉时期的,也有元明清时期的,其中明清时期的带钩主要以玉质多见,而且玉带钩的价格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一路上涨。有资料显示:2001年12月,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166万元。到了2003年,仍旧是北京翰海拍卖会,一件估价70000元的明代玉羊首带钩以169万元成交。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钩曾拍出150万元的高价。而在2008年11月,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曾以82.525万英镑的高价,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进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创造了当时世界玉器拍卖价格的高纪录。

  玉,凝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光华,蕴山川之秀美,正应了那句“赏玉容天地”。玉号称是自然界美的,而翡翠享有玉石之王的美称,千变万化的色彩,晶莹剔透的质地和含蓄的水头都符合甚至是超出了人们的审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玉的民族,拥有是世界上二的玉文化。自古以来,人们视玉为吸天地之气,凝日月精华的圣物,是天人交流的媒介,是能为佩戴者带来吉祥如意,为其辟邪祛病,转运赐福之物;氏族部落出现后,远古人类产生了阶级意识,经过细心穿凿打磨过的美玉成为部落首领的专属,也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台湾人对珠宝的消费,以人年平均计,约为1800美元左右,高居世界首位。台湾人对翡翠的沉迷溺爱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在香港举办的佳士得和苏富比的珠宝拍卖会上,大多数超级的翡翠饰品都有台湾人不惜高价拍得。台湾人到大陆旅游,很多都是来找喜欢的翡翠。台湾珠宝市场上的宠儿就是翡翠,其次才是珍珠和钻石。

  在首都博物馆的玉器展厅内,一件特别的翡翠雕龙带钩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这个带钩由一块完整的翡翠玉石雕琢而成,长13厘米,宽2厘米,是清代制作的翡翠珍品。带钩巧妙地利用翡翠白色的地方作底,深绿色的地方则雕刻出龙的形象,这种技法在清代称为“巧作”。工匠利用翡翠原料结合带钩的实际用途,用立雕、透雕的技法将带钩雕刻成了一只神采飞扬的翠龙。这只翡翠雕龙宽额阔嘴,眼睛凸出,双角后弯,造型灵动,体现出制玉工匠的巧思。

  乾隆爱白玉,慈禧爱翡翠,慈禧对翡翠特别地钟爱,把品质好的翡翠尊称“皇家玉”,使翡翠身价百倍,名声大噪。慈禧还把喜爱的翡翠饰品送给喜欢的人,比如这件翡翠雕龙带钩,或许它见证了这样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