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12 05:37
收藏玉纽扣意在剑走偏锋
盛世兴藏,姜新生就是个收藏爱好者。早在十五六年前,他就开始涉收藏业,从瓷器、字画、竹刻到玉器,初也交过不少学费,慢慢地成为个中行家,对收藏的痴迷也与日俱增。
上善若水、德行天下,玉器收藏,玉质为先。据悉,由北京尚品润博拍卖公司倾力打造的第六届中国玉雕大师精品拍卖会将于2016年1月1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作为价值数千万的大手笔,拍卖会汇集了近百位玉雕大师和玉雕名家精心雕琢的232件经典之作,流连于历史与现实觥筹交错的恢弘盛宴,相信以玉养心的你定会对天作美玉一见倾心。
软玉是中国矿物学家对英文Nephrite的译名。这一英文名称源于希腊语,有“脏”之意。这是因为古代洲认为将这种玉石佩挂在腰部可以病(久术武夫:《宝石贵金属辞典》)。然而不论欧洲人也好,喜欢玉器的墨西哥和新西兰人也好,都没有中国人使用软玉的历史悠久。中国在世界上有“玉石之国”之称,这同发现和使用软玉的悠久历史有关。软玉在中国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
75副纽扣从明代到民国
收集到75副完全不同的玉纽扣并非易事。为了收藏纽扣,老姜北上黑龙江、吉林,南下福建、澳门,光是台湾就去了六次。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寻找自己的联络人,专门收集藏品的信息。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会会长杨伯达曾对于明清玉器受追捧的现状分析是说,近来不论是佩玩今玉还是在收藏古玉方面,都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由过去长期重视沁色、器重工巧而转向崇尚玉质,收藏家已从迷恋“高古玉”转向鉴藏近玉甚至今玉。这充分表明,收藏家和民众对我国玉文化的传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谓“返璞归真”。
“君子比德于玉”,近年来人们对玉制品的偏爱和追捧愈加愈加广泛,像玉牌、玉佩这样的小摆件也都成为近来人们追寻的收藏对象,尤其明清时期的玉器,因其做工考究精细而备受藏家喜爱。这些小东西一眼望去尽管不太起眼,但置于掌中慢慢品味把玩,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玉石材质正如不加修饰的人,人品是人的本真美,玉德即玉的质地美。儒家提出玉有德的主要根据是玉质的优越性,也是美石为玉的另一个版本。玉料是不可复制的,好的玉料又是稀缺的。上好的玉料温润莹泽、坚韧缜密、色彩纯正、无瑕玷绺裂。这样的玉质本身便带有君子之风、儒士风范的东方神韵,就该尽量保存其天然性,可谓“好玉不琢”。即便不加雕琢,也依然极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