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开放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历朝历代都保持着与外界的经济、文化往来。尤其与西域很早就建立了联系,在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后,中原文化广泛传播到了西域各国,甚至远播欧洲。同时中原地区也接纳包容了西域文化,西域的服饰、饮食、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的东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中原文化。
在与西域长期的交流中,中国的文化艺术逐渐吸收了西域的风格特点,瓷器是各类艺术样式中较突出的代表。汉代的西域胡人陶俑、唐代的三彩骆驼以及各式各样的胡人俑、宋代的瓷制皮囊壶等等,都是典型的带有西域风格的陶瓷实物。
明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盖罐--------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06-07
明宣德青花海水疆崖行龙--------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10-21
明宣德青花镂空花卉海浪纹------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02-28
明宣德青花「水波双龙」图------价格:RMB3,740,000----日期:2017-01-25
明宣德青花海水疆崖行龙--------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6-06
近几年永宣青花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价格:RMB3,330,000----日期:2016-05-23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7-07-23
明宣德青花镂空花卉海浪纹------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6-07-15
明宣德青花「水波双龙」图------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3-23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6-05-05
应当说永宣青花瓷器由于用途十分特殊,绝大多数用于的对外赐赠,所以造型、纹饰也很特殊,几乎所有新创的品种都能在文物中找到范本。
清《南窑笔记》中提到:“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用这种青料绘制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形成了不可模仿的特征。同时制瓷工匠们熟练地运用不同含量的青料,烧制出不同的青花,如淡描青花、蓝地青花等,青花瓷器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具体到各种纹饰,几何原理的应用,环带、开光、分段切割、多角对称的处理手法,加之普遍密集的花纹布局都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广泛使用的西蕃莲纹样(一种团形的多叶莲花)就是从痕都斯坦,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一带的玉质盘子上的蕃莲图案移植过来的。明代文献中多次提到的"回回花"就是这种纹样,永宣青花瓷器上的回回花装饰无所不在,即使是传统的龙凤纹样,也总是以西蕃莲为底衬的。有的则干脆书写可兰经的语录,直接歌颂真主。
以上所举诸例形制,时代特征十分鲜明,永宣以后则很少烧制,是景德镇御窑奉皇帝之命,专门为西域诸国定烧的,它们或者作为礼品赏赐给西域诸王;或者作为贸易瓷用于与西域国家换取良马。随着明对外政策的转变,宣德朝以后,这种几乎完全化的官窑瓷器基本停烧了。说起西域,古人与今人的解释不同,明朝所称西域是指甘肃以西,(包括新疆)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以及沿地中海东部的一些国家,那里的人们从古至今大多信奉教,为艺术的集聚地。
充满了西域风情的青花瓷器,不仅得到外国王室的喜爱,也同时受到明朝宫廷的认可,它们独特的造型和新颖的纹样超尘脱俗,不同凡响,大有将相之风,为一代青花瓷器之冠。它如此地灿烂,不仅得助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明,而且得助于伟大的艺术,是中国瓷器装饰融汇外来文化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