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2 03:44
在2012年至2013年的拍卖市场,田黄石的价格在每克8000元至10000元之间,今年田黄石的市场价格在每克1.5万元至2万元之间,收购底价达到了每克1.5万元。据保利和香港佳士得的拍卖记录显示,田黄石的价格已经拍到了每克7万元。
“石以印贵”。田黄石因其材质长于制印,被称为“印石之冠”。中国印章的美学价值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个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
钱松的篆刻,受到浙派篆刻诸子尤其是丁敬、蒋仁等人的影响。但他在刀法、篆法上都有所蜕变,因而终蹊径独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的用刀,以切带削,轻浅取势,富有顿挫起伏,故线条更为古厚生涩。他的一些以披、削用刀为主的作品,对吴昌硕有所影响。在篆法上,钱松方圆兼使,故面目丰富多样,意境极为高古。他在浙派篆刻中独树一织,这是钱松胜于同时代西泠诸家的独到之处。
除了品相、材质、工艺精细度之外,专家认为收藏印章还应看重文化内涵。印石的收藏价值文化附加值权重大,例如印石雕刻者和使用者是不是大名家,工艺是否精湛,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的主人是否是名人名家,具有专门用途的价值高于一般名章或成语章。
钱松(1818~1860年),清代时期篆刻家、书画家。字叔盖,号耐青、耐清、铁庐,别号未道士、西郭外史、云居山人,室名未虚室、不虚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流寓上海。
前两年,田黄石行情持续大幅上涨,成为艺术品领域中炙手可热的收藏品种,精品田黄进入千万级行列更是宣告了“田黄时代”的到来。田黄石市场行情看好,主要因资源为王,而“资源为王”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中的隐性规则,田黄石资源日渐枯竭,市场上已经多年不见大块原石,而田黄也逐渐在市场形成稳定的“以克论价”的价格体系。从市场表现来看,品质较高的田黄每克价格集中在5万元至8万元之间,个别珍品甚至在每克20万元以上。即便在市场为低迷的时期,田黄仍然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热门的板块。
今则田坑久绝,有价,田黄可以无价矣”。可知田黄石极难开采,是田黄绝少的原因之一,再者,笔者所见收藏家之旧田黄印章,多为数分高之矮印,从纽式可知原为盈寸之石,(多为薄意形钮),均为得之者磨去印文,刻已名号,碾转数人,已成“侏儒”,若再磨则无法制印。由此可知不少田黄印多因履磨而消失,此为田黄印绝少的原因之二;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底之砂层中,产石地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清代末已遍挖一百余年,今石农挖之数月而不得一石,旧日石农偶而寻得,亦被台湾人购运国外,此为田黄印绝少的原因之三。
篆刻承浙派余序,淳厚浑朴,气势非凡,虽列“西泠八家”殿军,实乃溯汉追秦,推陈出新之巨擘。赵之琛深叹其能:“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细审其迹,天资之外,盖得力于尝摹汉印二千方,人莫及也。刀法总结前人经验,创造一种切中带削的新刀法,立体感很强,富于韵味,颇有新意,为吴昌硕所取法。严荄将他与胡震的篆刻作品编为《钱胡印谱》,也有人将他个人作品辑为《铁庐印谱》。
我国所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全世界也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田黄石,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主要是出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而值得收藏的、高价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