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25 07:21
笔者所接触到的一些青铜器藏家在两年前就预测我国的文物法律法规会随着时代与时俱进。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逐年增大,海外流失文物逐年被国内的有识之士回购,大批文物回流国内,这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特别是与明清官窑、名家书画、当代艺术来比,它没有投机炒作,没有泡沫,较低的价格与其古玩的地位很不匹配。本次西泠首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只有16件拍品,却拍出了4000多万的总价,首件拍品商晚期“青铜兽面纹觚”以5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连续抢夺,就以115万元落槌,终以132.25万成交,情形令人震惊。而接下来的卢芹斋旧藏“商晚期·青铜兽面纹斝”400万元起拍,场内场外买家多轮抢夺,更是以以830万元落槌,954.5万元成交,令人瞠目结舌。
青铜器市场国内受到的冷遇,这个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和文物法规影响,当然还有国内很多藏家并不清楚中国艺术史,不清楚青铜器是处于中国艺术品的地位,也是世界艺术品上顶端的地位,所以国内青铜器价格不高,可以说是一个收藏与投资的洼地,我们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青铜器价格一定会达到它应该的地位。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而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夏商周以及秦汉时期高超的冶炼技术与传统文化。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
这则消息无疑在国内收藏界迅速发酵,古玩藏家们感慨这国内可以说是2014年收藏界大的新闻来的是如此的突然又是那么的姗姗来迟。由于众所周知的政策问题,国内收藏界有三个板块在拍卖市场一直没有开放,那就是青铜器、高古瓷和古玉。解放后的我国为了保护我国文物不被破坏和盗采,在这三个板块一直严格管制,所以,虽然国外拍卖市场这三大板块已经很成熟,但是国内拍卖市场一直没有开放。这就造成该三大板块的收藏群体人数很少,价格上也很低,当然这也是相对于其它板块而言。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内地的青铜器价格还是低于港澳及海外,这也说明内地的青铜器收藏,处于顶端的青铜器价格和它的价值不相匹配。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青铜器具代表性的商晚期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皿占据高价位,这也是未来收藏的一个升值大的板块。随着收藏家群体的认知以及自身修养的提升,这个收藏洼地会随着西泠首拍的成功,毫无疑问会水涨船高。
对于收藏家们来说,一直有一个说法在圈子里流传,那就是不懂青铜器、高古瓷和古玉,算不得大藏家。这也是说明了这三大板块的内在价值,没有渊博的学识和专业研究,是不可能对这三大板块有充的认知的。尤其是青铜器,这是我国乃至人类文明的浓墨重彩的一个大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