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圣宋元宝鉴定收购

时间:2018-01-17 05:30

  圣宋万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万年(公万1101年)所铸“圣宋万宝”银质钱,是仁宗“皇宋通宝”之后的又一种不以年号命钱名的非年号钱。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圣宋万宝303枚。宋“圣宋万宝”,直径1.96CM,厚0.19CM,又称“宋大褂子”或“开裆万”。

  此币钱文本为篆书,而开宗“圣”之“耳”、“口”却是隶书,“耳”字运用古隶书家的“减笔”(即“计白”)写成了“目”字,此书意出自商周贵族盥洗用的“盘”器铭文,圣字之下“王”形篆书笔意,其上一横折篆却是楷书,似今简体“圣”字形。此“圣”书独具特色,非隶非篆非楷,系运用了汉代“六书”的象形、会意等手法,给人以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之奇,后人郑板桥所谓独出心裁的“六分书”也不过如此。其“宋”、“元”二字源于盛行商周圆形、三炊器“鼎”铭文。“宝”字出自古代盛饭用具“匡”(筐)和西周《虢季盘》帖中“宝盘”之“宝”书。钱文“宝盖头”为“圆宝盖”;“贝”之“目”中二横画淡而虚,中间色过渡,如小溪涓涓流淌的音符;“贝”下两点却不是“八寸金莲”,其长大而不露筋骨,如大河一泻,充分体现了汉简隶书“”的存在和变化特征。此“圣宋元宝”钱文所创造出的一种融各体于一身的“亦篆、亦隶、亦真,非篆、非隶、非真”的独特书体,堪称古代铸钱艺术大师宋徽宗皇帝的又一惊世之作。

  北宋圣宋宝背上月隶书折二------价格:RMB3,660,000----日期:2017-06-28

  圣宋宝行书大样------------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7-09-07

  圣宋宝背仰月折三铁母----------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6-10-17

  圣宋宝背星月及“大二宝--------价格:RMB1,760,000----日期:2017-11-19

  圣宋宝长冠宝--------------价格:RMB3,180,000----日期:2017-10-28

  近几年圣宋元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北宋圣宋宝背上月隶书折二------价格:RMB3,210,000----日期:2017-02-05

  圣宋宝背星月及“大二宝--------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09-11

  圣宋宝背仰月折三铁母----------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7-12-09

  圣宋宝通宝手--------------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7-04-28

  南宋圣宋宝长宋篆书------------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6-10-01

  看铜质

  汉代的银币,多在赏赐、租税、赎罪、珍藏,或与外国通商时使用早见于文献的法定银币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铸造的白金三品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形成齐。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齐加热,蒸出,便得到了红铜粉。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说明楚国已经使用了圆饼形式的银铸币。1974年在河北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4枚。,以银锡合金为币材,质色纯白。

  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凭证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圣宋万宝图片及价钱_2011年第31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圣宋万宝图片及价钱_2011年第31周一共有303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6882次,加入总人次到达111人,出价次数383次,其中价钱高的是圣宋万宝(长点宋),藏家为关注的圣宋万宝图片及价钱_2011年第31周如下:北宋圣宋万宝二级通宝手、圣宋万宝(中冠宝)、圣宋万宝。其中竞争为强烈的圣宋万宝折二(铁)订价8万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2万,在经由19次出价后,后以44万的价钱成交!

  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试铸“建国通宝”后,即大量铸行“圣宋元宝”钱。在版别复杂、多寡不一的“圣宋”钱中,这枚以“金文”书风和外廓缘铸“空心月”为版式特征的“圣宋元宝”钱为青铜质,钱径2.5厘米,厚0.1厘米、重4.1克,鸭蛋浅绿锈植入一层乳白色包浆,钱体鎏金,虽饱经900余年的风雨沧桑,但残金仍显当年鎏金之光彩。笔者认为,此币有值得泉币界珍视和探讨的必要。该钱钱文书法别具一格,商周“器铭”风骨犹存。经笔者查阅大量书法资料,惊奇地发现此币钱文出自商周时期的古器铭文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