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挂釉紫砂的衰弱,有的人认为彩釉壶虽然是紫砂的一种,但总不如紫砂本色。
在广东衡益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雷宇看来,杨子此次以2.128亿元拍下了38把“顾壶”,可以说是捡了大漏:“平均每把壶的价格为560万元,这与顾老的作品近年来在各大拍卖会上动辄千万的价格相比,实在算不上很高,甚至是价格偏低了。杨子此次无疑是捡了大漏!”
清邵正来手制紫砂五蝠窑变壶----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6-10-12
紫砂壶邵正来款----------------价格:RMB5,710,000----日期:2016-07-05
邵正来款紫砂壶----------------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08-18
邵正来款南瓜青蛙紫砂壶--------价格:RMB5,150,000----日期:2017-05-14
紫砂壶邵正来款----------------价格:RMB4,890,000----日期:2016-05-08
近几年邵正来紫砂壶市场成交的价格:
邵正来款紫砂壶----------------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7-08-21
邵正来------------------------价格:RMB4,160,000----日期:2016-01-21
邵正来宫灯--------------------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6-06-08
清邵正来款紫砂圆壶------------价格:RMB5,460,000----日期:2016-12-12
紫砂壶邵正来款----------------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7-04-20
信息时报记者以“顾壶”为例,翻查了近年的拍卖纪录:本月4日,新近举行的上海匡时秋季拍卖会,一把顾景舟制、刻吴湖帆书画《石瓢壶》以2702.5万元成交;今年5月19日,顾景舟于1948年创作的刻有吴湖帆、江寒汀书画的《大石瓢》以2817.50万成功拍出;今年的11月19日,顾景舟《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8960万元天价成交,再度刷新拍卖纪录……
紫砂壶始于宋,发展于明清。在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从原来以实用为主的“素面素心”到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在紫砂壶上题铭刻画并参与壶形设计的“曼生壶”之外,又出现了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其装饰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为主,尤以梅、兰、竹、菊为胜。将书法、诗词、绘画集中在紫砂器上,使之与紫砂艺术完美结合,相映成趣,使人称奇叫绝。
这时的紫砂已不是一件实用品,它已经成为宫廷显示国力昌盛的标志。而贵族们却使其成为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在2010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有一件清雍正紫泥粉彩描金花鸟纹笠帽壶,估价40万至5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9.6万元(图2)。此壶泥质细润,色泽深褐,雄浑壮硕,气度不凡。高身壶体折肩平顺,圆转周正,笠帽形壶盖板沿宽厚,与高颈壶口密合,壶流粗壮上翘,流口宽大,壶把扣于壶身,制作工艺精湛。
“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东正拍卖会上,顾景舟先生制作的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惊人的8000万落槌,被明星藏家杨子购得,刷新了由去年中国嘉德春拍九头咏梅茶具所创下的2875万元的顾景舟制壶拍卖高纪录。近日,杨子又在远方拍卖以2.128亿元拍下一套传承有序的38把顾景舟紫砂壶作品,引发业内新一轮的紫砂收藏热。”
鉴定紫砂壶,首先要明了各个时期紫砂壶造型的基本特征,以及紫砂壶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给人一种朴质的感觉。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