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始于宋,发展于明清。在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从原来以实用为主的“素面素心”到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在紫砂壶上题铭刻画并参与壶形设计的“曼生壶”之外,又出现了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其装饰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为主,尤以梅、兰、竹、菊为胜。将书法、诗词、绘画集中在紫砂器上,使之与紫砂艺术完美结合,相映成趣,使人称奇叫绝。
如明人时大彬善制六方或六瓣壶、僧帽壶、高提梁壶等,落款多为楷书刻款,笔道熟练、有力,所制之壶胎色赭红,含有小泥粒,壶面一般光素无纹。当时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这类推崇的诗句。
清邵正来手制紫砂五蝠窑变壶----价格:RMB1,660,000----日期:2016-11-05
邵正来款南瓜青蛙紫砂壶--------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6-08-10
邵正来六方紫砂壶--------------价格:RMB1,530,000----日期:2017-05-04
邵正来款紫砂壶----------------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8-21
清道光邵正来制狮钮朱泥壶------价格:RMB2,680,000----日期:2016-05-10
近几年邵正来紫砂壶市场成交的价格:
邵正来款彩绘花卉纹茶壶--------价格:RMB3,680,000----日期:2016-12-18
清邵正来款紫砂圆壶------------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6-05-07
紫砂壶邵正来款----------------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04-16
邵正来款铺砂莲子壶------------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6-07-16
邵正来款朱泥圆壶--------------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7-09-22
在今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中,一件澹然斋的紫泥蓝地粉彩博古图汉方壶,成交价达到了10.35万元(图1)。而在上海的春拍中,有一组澹然斋、华凤翔挂釉紫砂壶(两件),仅以3450元成交。巨大价差的背后,实际上是挂釉紫砂的盛衰史。
清早期盛行紫砂彩釉壶,是因为宫廷炫耀“康乾盛世”而被看重。这类紫砂彩釉壶,是不惜工时、精工细作而成的。为了使本色紫砂器绘上釉彩,再进行二次烧制。从事描绘彩釉的能工巧匠们用各种色彩的釉料,描绘人物、山水、花卉以及书法各种图案等等,使壶的彩釉装饰得雍容华贵,艳丽多彩。一些皇室贵族们也纷纷仿效,不惜花费重金订购此类紫砂彩釉壶。
再如清代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所创“曼生壶”,一改当时附庸风雅、追求繁缛、因循陈袭、仿作模制的媚俗之气,集书法、绘画、金石于一身,设计出“曼生十八式”等独特壶型,又结识当时的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兄妹和邵二泉等紫砂名家,有设计、有制作,成为前所未有的一大特点。石铫(diào)壶、匏瓜壶、井栏壶、半瓦壶、葫芦壶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信息时报记者以“顾壶”为例,翻查了近年的拍卖纪录:本月4日,新近举行的上海匡时秋季拍卖会,一把顾景舟制、刻吴湖帆书画《石瓢壶》以2702.5万元成交;今年5月19日,顾景舟于1948年创作的刻有吴湖帆、江寒汀书画的《大石瓢》以2817.50万成功拍出;今年的11月19日,顾景舟《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8960万元天价成交,再度刷新拍卖纪录……
“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东正拍卖会上,顾景舟先生制作的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惊人的8000万落槌,被明星藏家杨子购得,刷新了由去年中国嘉德春拍九头咏梅茶具所创下的2875万元的顾景舟制壶拍卖高纪录。近日,杨子又在远方拍卖以2.128亿元拍下一套传承有序的38把顾景舟紫砂壶作品,引发业内新一轮的紫砂收藏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