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耳濡目染,尤其与传教士们经常接触,特别与比利时籍传教士鲁日满交往密切。其四十五岁上,专门以抒情笔调绘制了一幅江南湖滨小景——《湖天春》,赠送给鲁日满。五十岁左右,吴历正式加入天主教,随之去澳门修道,并学拉丁文。五十七岁时,吴历成为天主教的传教士,在上海等地传教三十年,过着清苦的生活,八十七岁病逝于上海。这一时期,由于致力于宗教活动,故留下的画作甚少。有《墨井画跋》《墨井诗抄》传世。
巨崖下的沙滩上,有人在持竿垂钓,茅屋内有人透过窗口往外观览景色。呈现出人类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和谐相宜的境界。远景,群峰耸立,主峰则是奇石垒叠,以浑厚、雄健无穷的生动形象,奠定其成为众山的中心地位。整个画面展现出无比深远、雅静与寥廓的自然形象,给人真山真水的立体感悟。
吴历山水镜心绢本--------------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6-06-08
吴历寒云秋林图----------------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7-01-11
吴历山水镜心绢本--------------价格:RMB4,670,000----日期:2016-05-16
吴历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5,620,000----日期:2017-01-22
吴历山水----------------------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7-04-21
近几年吴历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吴历山水----------------------价格:RMB5,320,000----日期:2016-08-21
吴历壬午1702年作仿--------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6-10-12
吴历山水----------------------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8-28
吴历乔松石竹图立轴纸本--------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1-03
吴历山水----------------------价格:RMB3,850,000----日期:2016-10-20
从题跋语中可知,此画乃因“王叔明”的“静深秋晓”图引发而来。“王叔明”,乃元代绘画“四大家”中的王蒙,“叔明”,是王氏的字。王蒙是位具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家。明代大家董其昌曾评其画为“天下”,吴历见其画能“寤寐不忘”,说明吴历对王蒙的崇慕。是画作于“乙亥春”的“上洋”,“乙亥”,即康熙三十四年(1697年),时年吴历六十六岁。
“上洋”,乃上海的别称;后将画“携来练川”。“练川”,乃寓为上海嘉定。因“民誉”见此画而“嘘好之”,又因时年为“民誉”之“花甲”(六十岁)年,再加上画中有“松柏之茂”,即将此画当作贺岁之礼品,赠送给了“民誉”这个人。题跋的落款是“壬午年秋”,“壬午”,则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是年吴历七十一岁。可知,此画由吴历六十六岁作于上海,于七十一岁时,又将画作为贺岁之礼,在嘉定赠于人。
我们先赏吴历的《松亭垂钓图》,纸本,纵148.7厘米,横30.2厘米。整个画面平远铺设,用笔沉着谨严,近、中、远的青松渐远渐小,给人以深邃深润之觉,山石富有立体感。山间溪水,奔流而下,溪水之上,筑有一连接溪水两岸的阔大平板式建筑,既是供人歇息的山中之亭,又充当桥梁之用,因在松荫之下,故名“松亭”。
他的书法,直追王羲之、苏东坡一体;他的诗,由明末著名诗人钱谦益传授;他的绘画,先从王鉴为学,后又在王时敏门下作徒。十三岁上,明朝灭亡。作为“国破山河在”之明朝遗民,唱出“到处荒凉新第宅,几人惆怅旧衣冠”的悲恸诗句,过着“隐居只在一舟间,与世无求独往还”的隐居读书生涯。三十一岁上,寡母与妻子又相继病逝,促使他思想上更加消沉,兴起脱尘出世的念头。
吴历在绘画上,宗法宋、元、明各大家,但他能摹古却不泥古,融诸家之长,独创新意;又能遵从自己“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师法大自然的观念,富有真实感;加之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西洋画法,以致他迥异于他的老师王鉴、王时敏,迥异于整个“四王”的摹古之路,成就为颇具特色的清初画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