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诚指出,齐家文化制作、使用的玉器,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但器形形制简单,显得素雅而精致。其用途广泛,包括各种手工工具、装饰品和礼仪用品,各种及作为财富专门用品等,充盈于齐家文化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出夏时期西北一隅的文化气息,并在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中国古老玉文化中独树一帜。
齐家文化玉器,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中原地区玉文化存在着密切关系,这种密切的玉文化关系应该与夏王朝形成之前至夏王朝被灭以后这一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发展时期中原与陇西之间的社会背景有关。
“所以,齐家文化玉器与玉文化的发展、兴衰以及复杂的文化面貌,应隐含着鲜为人知的夏时期前后中原与陇西之间的一段秘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齐家文化素面玉琮--------------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08-18
齐家文化青玉琮----------------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08-13
齐家文化素面玉琮--------------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7-03-18
齐家文化素面玉琮--------------价格:RMB2,270,000----日期:2016-11-18
齐家文化素面玉琮--------------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6-01-06
近几年齐家文化玉琮市场行情价格:
齐家文化素面玉琮--------------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6-12-17
新石器齐家文化玉琮------------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7-04-15
齐家文化青玉琮----------------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6-04-08
齐家文化玉琮------------------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6-08-21
齐家文化玉琮------------------价格:RMB1,520,000----日期:2016-11-24
玉琮是原始人祭祀宗教活动的产物,是《周礼》所讲“六大礼玉”之一。在《周礼》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的记载。随着社会文明化的进程,壁琮也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从考古学成果采集得知,北方的齐家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商周等墓葬中大数量璧琮随葬,科学印证了这一史实。
1984年全区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展。西吉县钱币博物馆创馆人李怀仁同志走乡串户,一日来到白崖乡红套村一农户家,在院子和主人闲聊中发现主家手中拿件刨制光滑,中部穿孔外形规整的器物砸磷肥,他立刻叫停拿起檫亮一看,器物一壁有阴线刻划的鸟纹图案,当时,李馆长认定这是件有价值的古物。
立刻询问其来历,主人说明数年前父亲从自家农地耕出来的,于是李馆长让主人带他到那块地,那是一块阴山地,背风、附近红泥烧土丰富,土质潮湿,宜耕种、居住,烧陶。李馆长细心翻看地中及其周围大面积地方,有夹砂陶片、彩陶片和灰坑等,文化内涵堆积丰富。主人也说这里时常会有陶片,从分析中李馆长认定这是一处远古人类遗址。
天色渐晚,李馆长和主人返回家中,向主人讲明县里的政策,说:“这件东西可能是件古物,我要将它带回县里研究,明天我骑车送你一袋磷肥换取,怎么样?主人大喜,立应!”当时一袋磷肥计人民币约12元。
这件玉琮通高11.7厘米,宽6.8厘米,钙化严重,玉为土黄色,两端有射,射高约1厘米左右,中孔系两面对钻,玉琮的一面有阴线刻划的鸟纹图案,其站姿雄健,高冠、长啄、似大鹏的翅膀,孔雀大尾。从鸟纹形态上讲,其符合古人理念中那种神鸟--“凤凰”的特征。
“龙凤”的传说与神威贯穿于我国古文化发展的始末,也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脉。华人既龙的传人,皇帝既“真龙天子”以相配的是皇朝“凤”这样高贵的女性。“龙凤”具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它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多么的神威与崇拜。
李馆长为了进一步取证,他曾多次带专业人士对该遗址勘探、试掘弄清这是一处新石器晚期“齐家文化”遗址。为了确证,1985年他带着器物来到北京历博,史树青、石志廉等众多专家对此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从玉琮的质料、色泽、器形工艺等角度确定为典型的“齐家文化玉琮”距今约4200-3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