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重宝”钱是我国唐代(可称唐、大唐)中期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所铸行以铜材为主的,制内方外圆,亦为“重宝”钱名的开端。初铸品钱径大多26~30毫米,重6~10克,以一当十与唐“开元通宝”并行。翌年,此钱又行大小径不同的“重轮”,一当开元钱五十枚,被百姓呼为虚值,短期便引起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引发私铸充斥,大幅贬值,物价狂涨,斗米自盛唐时的十钱左右飙高至七千钱,正常商品流通秩序被打乱,带来的后果是民声怨恨,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经济出现紊乱。
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乾元重宝为圆形,内有方孔,铸有凸文“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乾元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乾元重宝初以1当开元通宝10,两种钱币同时流通。
唐代“乾重宝”背下月、北------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7-12-02
唐“乾重宝”一组三枚----------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6-04-21
唐代“乾重宝”一组三枚--------价格:RMB3,630,000----日期:2016-02-18
唐乾重宝背龟鹤人物------------价格:RMB2,390,000----日期:2017-10-25
唐代“乾重宝”一组三枚--------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6-02-04
近几年乾元重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朝鲜“乾重宝”背“东国”------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6-10-10
唐代乾重宝背重轮右月----------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7-08-02
乾重宝背瑞雀------------------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7-05-20
唐乾重宝背洪、背下祥云二------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12-12
新莽小泉直一铜母范------------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6-09-17
仅半年,市面出现了混乱,通货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低落和私铸盛行。由于“开元通宝”每枚重四克,五枚即可私铸一枚重轮乾元钱,可获十倍的利益,良币“开元通宝”很快就退出流通市场,而“犯私铸者日有数百,州县不能禁”。第五琦因推行减重政策,引起物价狂涨,被贬职。
隋代以前多以重量为名称,自唐始改称“通宝”、“元宝”、“重宝”,取其通行宝货(宝钱)的意思,统一了称谓。除武德四年(621年)开铸“开元通宝”外,以后各代所铸钱币大都冠以当时的年号,钱的形制、大小、重量等也是各代相延,差别不大,币制标准化程度经不断改进、整合,已达臻于完美的地步。唐代“宝钱”制的创立符合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经济发展规律,完善了体系,给市场经济带来极大便利,国家获利强盛,人民受益富。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自高祖李渊到德宗李适(780年)近一百六十年间,所铸钱币整齐划一,品种繁多,数量相当可观,在开元、乾元、天宝三个时间段全国钱炉近百处,年产量达三十多万缗。这时的大唐政治稳定、社会宽松、经济繁荣,与邻近地域及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作为一般种类的唐乾元等铸币经物贸与人员交往后不断流向现朝鲜半岛、日本等东南亚各地,对这些地区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先导作用。
天宝十六年(公元757年)唐将郭子仪率领收复长安,唐肃宗李亨回京后,第二年改元“乾元”。为了筹措军费,填补财政亏空,肃宗根据御史中丞兼铸钱史第五琦的建议“奏请改钱,以一当十,别为新钱,不废旧钱,冀实三官之资,用收十倍之利,”“宜听于诸监别铸一当十钱,文曰乾元重宝。其开元通宝者依旧行用。”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发行了“乾元重宝”当十钱。该钱钱径2.6--3厘米,重约6—10克,每缗(一缗一千枚,也称吊)重十斤,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的“乞”字成钓鱼钩状。版别分狭缘,阔缘,光背,背星,月,祥云,瑞雀,背十,背洪等,按照一当十的比价与“开元通宝”并行流通。
“乾元重宝”钱,实则钱轻价重,成为替朝廷服务的“工具”,富豪赢利的“化身”,百姓负重的“债鬼”。尽管“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通行的以榨取人丁内役为主的赋税形态,明确了税收等级与范围,扩大了收入面,算是一个进步。但各式乾元钱从中扮演的“重宝”角色,却使唐中后期币制混乱,私铸成风,屡禁不止。这一弊端又影响到后世,特别是清代“咸丰重宝”大钱,在清的“伪装”下,其币制走向了更乱的极端。
不过,乾元重宝中价格高的可能要数背“十”了。在1985年的上海“中日展览会”上曾经展出民国大藏家的藏品乾元重宝背“十”了该枚珍品被当时的媒体称誉为“世界孤品”,并称其价值约为150克。按目前市场行情估计,该币价格应该可以超过4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