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四乳丁铜镜上门收购咨询

时间:2018-02-20 05:59

  1974年在扬州东风砖瓦厂一座古墓中的新莽西王母羽人博局纹镜,直径为17.8厘米。整个铜镜主纹以博局纹、四圆圈和四方八极分隔成四组图案。其中一组正中是西王母,只见西王母头发上戴胜,席地跪坐,其右上方是羽人手捧一枝三头灵芝,面向西王母,其右下方是玄武图案,其左是一虎。

  唐代铜镜发展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唐代铜镜现存很多,有的,也有传世的。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1999年在仪征胥浦汉墓中的西汉西王母玉兔博局纹镜,直径为11.6厘米。整个铜镜主纹以博局纹、四个圆圈和四方八极分隔成四组图案,其中有一组右侧是西王母。只见西王母头发戴胜,衣领交叉,席地而坐,左侧则是一只玉兔面向西王母举杵朝臼捣。

  汉镜的主要特点是“刻画精巧,文字瑰奇”,形状一般为圆形,汉镜的缘从突缘发展成平缘、斜缘,镜钮采用半球形钮、连峰钮、兽形钮等。镜背面的纹饰由静化趋于动化,出现了象征祥瑞的青龙、、朱雀、玄武以及各种瑞兽、瑞鸟分布四方作主要装饰,外缘加各种水波云纹、连续云藻文等。汉代铜镜铭文凸起、寓意深刻。铭文的内容主要表达当时人们尊崇神仙,祈求吉祥富贵和子孙繁昌的愿望,反映了汉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及社会的历史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盛唐以后,以花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装饰方法有浮雕、彩绘、镶嵌、鎏金等到,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涂釉、涂漆等新工艺。唐代铜镜党演变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方面继承隋代传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另一方面又受外影响,出现海兽葡萄镜。

  日光连弧铭带镜(图1):直径8.2厘米,圆形,半球钮。纹饰分内外两区,内区圆钮座外有线纹,并饰一周内向八连弧纹;外区两周栉齿纹内饰铭文带,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每字间有符号相隔。文字属篆隶式变体,素宽缘。日光镜是汉镜中常见的一种样式,因其镜铭多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或“见日之光,长毋相(见)忘”而得名。流行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期。

  镜华流光—扬州博物馆藏汉唐铜镜展”正在扬州博物馆二楼古代艺术厅展出。记者昨获悉,我市一些文物专家研究后,发现扬州西王母题材铜镜数量增至5面,并确定这类铜镜出现的时间应为西汉中期。汉唐古镜极负盛名,扬州历史悠久,在汉唐两朝均是中国重要的筑镜中心之一,出产的铜镜质精艺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