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象。玉璜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与玉佩同样赢得收藏家们的偏爱,尤其在台湾、新加坡市场行情看好。
之所以对“南瓜黄”古玉颜色产生不同的看法,主要归咎于南瓜的蔬果品种不一。其表皮色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土黄或带有褐色的,另一种是桔黄色的,而二者里面的肉质都是桔黄色。那么“南瓜黄”古玉应该算表皮色、肉质色还是表里一致的颜色?这就存在了对色质定义上的争议,也就是直接影响鉴定时对器物正确定义及其价值观的判断。而笔者捡漏到的器物较为罕见,仅属于后一种蔬果,是南瓜表里一致的,稍微偏红一点的桔黄颜色。可是在流行中俗称的“南瓜黄”古玉则是像前一品种而已。
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03-14
良渚文化青玉璜----------------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7-10-21
良渚文化玉璜------------------价格:RMB3,430,000----日期:2017-06-03
良渚文化青玉璜----------------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6-09-27
兽面玉璜疑良渚文化------------价格:RMB2,890,000----日期:2017-11-05
近几年良渚文化玉璜市场成交的价格:
良渚文化玉璜------------------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6-04-24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7-12-28
良渚文化青玉璜----------------价格:RMB3,410,000----日期:2016-10-08
良渚文化玉璜------------------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4-26
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6-04-15
古时玉璜以和田玉为主,历来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慱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近些年来,玉璜成为有一定实力收藏爱好者的追逐目标,玉璜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更成为收藏爱好者频频出手的动因。各式玉璜因久远的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更是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追捧。
玉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上海古玩古玩心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再说玉璜是中国古代六大礼器之一,以拱形、半月形或镂空状作为佩饰类的器物。早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从现场科学挖掘中已经有此圆体拱形物,再从两头顶端部各有系孔来判断,此为当时早挂在颈部的佩饰品器物,已被今人俗称为“扁担璜”。其材质都以岫玉或非岫玉的地方料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器形的演变,才由拱形圆体逐渐变成半月形片状物,而玉璜的形制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一直被延续至世后的战、汉以后。
在上海古玩古玩心的一次秋拍中曾以428万元高价拍出过一件蚕纹玉璧,于澳门买家群中传为佳话。在2010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秋拍中上拍的一件螭龙玉璜终以以420万元的天价落锤,一时之间将古玉收藏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古玉向来都是拍卖场上竞相追逐的宠儿,上海古玩古玩心此次征集来的这组玉璜,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十分少有,历经岁月,价值不菲。
这是出自本地玉贩之手的器物,估计该器属于市场内不被看好的回流物,经沪语交流与砍价后就很容易达成交易。“南瓜黄”原本为俗称,在大众相传下一直缺乏正确的定义。事后笔者借助网络搜索这方面的资料,总觉得所谓“南瓜黄”的标准色都是参差不齐的,而且还无法与此器物相媲美,这样对良渚“南瓜黄”古玉颜色的正确界定就有了疑问,同时也为此感到困惑,觉得有必要继续探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