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钱秦、汉均铸过,存世量较多,并且大小轻重不一,文字变化各异,半两钱至今尚无确切的定论,从许多考古资料中可大致分出时代特征。钱币集藏界一般认为:文字古朴隐起,呈金文大篆风格的属战国秦半两。直径在3.5cm以上,重量在7.8克左右,文字笔划方折规整的为秦半两。至于汉高后时所铸的八铢半两,虽常与秦半两混杂一起,但由于其过于轻薄,文字扁平疲软,略带汉隶气韵,其直径在2.7—3.2cm之间,重量一般在4.5—6克左右。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亲密的伙伴,自古以来钱币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是占据着首要的位置。我们生活中几乎每一项活动都是和钱分不开的。不管是吃喝还是出行,即便是基本的人际交往也是需币的。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经数十个朝代,在每一个时期都是会有属于那个时期独特的钱币的,所以在今天来看中国的古钱币就显得复杂而繁多了。事实上在秦朝统一以前,钱币的雏形就已经有了。
战国秦半两一组六十枚----------价格:RMB2,310,000----日期:2017-03-10
秦半两二枚--------------------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6-09-19
战国战国秦半两大字一枚--------价格:RMB1,830,000----日期:2017-08-06
秦半两十枚--------------------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7-06-05
战国秦半两一枚----------------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6-07-08
近几年秦半两市场成交的价格:
战国秦半两大字一枚------------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6-08-21
秦半两------------------------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6-10-26
秦半两------------------------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6-02-16
秦半两小篆文、辽大康通宝小----价格:RMB1,430,000----日期:2017-06-09
战国秦半两一组十八枚----------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7-01-24
其中岐山的两件铜范,经仔细观察,文字的细微之处一样,其范型制也完全相同,这两件铜范应该是同一母范所铸出的范,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母范铸铜范的工艺。因此,这件陶范母即为生产铜范之范母。
从此范面上分布的钱型浇道等观察,其中流道规整,文字清晰,边缘与过渡处圆润,没有发现刀刻痕迹,应是模制而成。即为模制,就应该有用来脱模的祖范。祖范上的钱文应当是阴文,陶范母以此类范为祖,模制而出。
秦半两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根据上海古玩古玩央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半两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半两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一共有2210枚拍品上拍,总浏览180905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41人,出价次数6691次,其中价格高的是06半两正银,藏家为关注的半两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如下:西汉“半两”大型权钱、战国半两、民国寅字半两金锭。其中竞争为激烈的秦战国半两(35)定价800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5000元,在经过95次出价后,后以175.5万元的价格成交!
另外,从其实用和审美观看,铜钱造成方孔圆形,主要是为了使用方便。因为圆形钱使用时易于携带,还可以减少周围磨损。另一方面圆形钱刚铸造时,轮廓不整齐。为了使周边整齐,必须修挫,如果逐个修挫很费工,于是工匠们就想出在钱的当中开个孔,将若干钱贯穿于方形铁棍上,一次便可挫成许多,如果孔是圆形的,就会来回转动影响修挫。所以千家驹、郭彦岗在《中国发展简史和表解》一书中说:“方孔钱,可以减少钱身的周转磨损,又可以贯穿起来。”由此可见,秦半两的方孔圆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古有石刻阴范,但石范经过火烧浇铸等高温,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同时其质地也受到影响,表面易酥易脱落。如果有石阴文范,其色泽又保持较好,则很有可能用于制作范母。有了祖范,用之翻出这种陶质母范。范母的制法用陶泥在祖范上制模,然后放入陶窑中烧制,在高温下,陶土变为红色,成为红陶范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