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带官字款瓷器收购哪里成交率高

时间:2018-01-15 05:39

  耀州窑遗址发现“官”字款瓷器14件,1984——1992年发掘12件,采集2件,均为青釉瓷器,是五代时期所烧造。

  一“官”和“新官”字款瓷器的种类、年代、产地迄今发现的“官”、“新官”字款瓷器的数量,据初步统计,已逾200件

  有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二种,以白釉瓷器的数量为多。器型有净瓶、瓶、注壶、壶、盖罐、罐、洗、碗、盘、碟、把杯、杯、盏托、盒、枕等,以碗、盘为主。

  定窑遗址共发现“官”、“新官”字款瓷器17件,均为白釉瓷器。其历年来调查采集2件,皆为“官”字款;1985——1987年发掘15件,其中“官”字款14件、“新官”字款1件。窑址以外或发现的“官”、“新官”字款白釉瓷器的数量较多,据谢明良先生1987年统计,至少有149件,加上1985年河南巩县宋太宗元德李后陵(1988年发表)的16件、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1993年发表)的1件、1994年河北曲阳五代墓的1件、1995年河北定州尧方头的2件等,至少有169件了。这些瓷器虽不能肯定全部是定窑所烧造,但绝大部分为定窑所生产应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发现或可确定烧制“官”、“新官”字款瓷器的窑有: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浙江越窑。

  越窑遗址发现“官”字款青釉瓷器2件,均为考古调查时采集,一件器型是盘,年代为五代时期;另一件是盏,年代为北宋早期偏晚。此外,1970年浙江临安板桥五代墓的1件越窑青瓷双系瓶、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年)陈国公主墓的1件越窑青瓷花口盘,分别在肩部、底外侧刻、划“官”字款。

  邢窑是隋唐时期我国北方白瓷的代表,也是我国早的白瓷窑址。白瓷的发明结束了商代以来青瓷为主的局面,并为后来花瓷特别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对我国以至国外的陶瓷业都产生过影响。明清时期有关陶瓷著作中就提到了唐代邢窑的白瓷,20世纪初就有学者对邢窑进行专门研究,1980年,河北省临城县发现了邢窑遗址,之后几年内丘县境内也发现了邢窑遗址,这些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7年起,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主组成的邢窑考古队进入内丘、临城发掘,曾了隋代薄胎透影细白瓷,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近千年。

  这次新发现的邢窑窑群遗址位于内丘县城旧城墙附近,窑群遗址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约10米,已发现有十多个窑,呈一字排开。已发现的窑群中有两个窑被初步确定为瓷窑,其余为陶窑。目前已的文物种类有:陶器,包括陶碗、陶盘、陶瓶、陶壶、陶马、陶俑;瓷器包括大批带“盈”字款的瓷碗、瓷盘及碎片,少数带“官”字款的瓷碗、瓷盘及碎片,次的印花、刻花透影的白瓷。其中,带“官”字款瓷器,印花、刻花透影的白瓷,在邢窑遗址为首次发现。“官”字款瓷器在邢窑历史上并无记载,以前学术界一直认为宋代定窑是“官”字款白瓷的发源地。